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這4個日常行為,正在摧毀你的腎,養護腎臟,堅持做好「五個字」

這4個日常行為,正在摧毀你的腎,養護腎臟,堅持做好「五個字」

人之初生,先從腎始。腎,為先天之本,生命之源。

腎臟,就像「凈化器」一樣,代謝人體內的垃圾毒素。

大約每分鐘,可凈化1升的血液,1小時,則可將全身的血液過濾12遍。

可見,如此強大的腎臟,實則也很「脆弱」,有很多的行為,都會損害其健康。

這4個日常行為,正在摧毀你的腎,養護腎臟,堅持做好「五個字」

行為1:喝啤酒,吃海鮮

這是多數人喜愛的組合,卻最傷腎。

二者一起,會導致體內尿酸升高,加重腎臟負擔,易導致高尿酸血症,甚至腎結石、尿毒症。

行為2:長期熬夜

熬夜,睡眠不足,會導致蛋白尿風險增加,腎功能下降速度更快。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順應自然變化,如若違背,則會傷陰血,損陽氣,身體陰陽失衡、腎精耗損,出現腎虛等疾病。

可見,想要保護好腎臟,一定要注意,切莫熬夜,保證充足的睡眠。

行為3:大量吸煙

長期大量吸煙,對於腎臟損害,尤為嚴重。

吸煙者,腎功能下降,較非吸煙者,整體高83%,下降速度較快。

吸煙與腎臟病,呈劑量依賴性相關,即吸煙越多者,其腎損傷風險越高。

香煙燃燒後的有害物質,會導致蛋白尿、血肌酐升高,加重腎病進展。

此外,還能導致普通人群的腎小球硬化,以及腎小管萎縮。

行為4:濫用藥物

臨床顯示,30%腎臟疾病患者是由於亂吃藥物,補藥,保健品導致的,藥物會增加腎臟壓力,損傷腎臟器官,產生噁心,嘔吐等不良反應。

最容易造成腎損傷的藥物,有抗生素、磺胺類以及非甾體類抗炎藥物。如:青黴素類、四環素、阿司匹林、布洛芬、對乙醯氨基酚、吲哚美辛等。

養護腎臟,堅持做好「五個字」

第一字:食

——少食咸,多食黑

1、少食咸

飲食有五味,酸苦甘辛咸。

其中,鹹味入腎,過咸則傷腎。

吃得過咸,會加重腎臟排泄負擔。

久而久之,容易誘發一些列的腎臟疾病。

所以,在飲食上,一定要注意,避免太咸。

2、多食黑

五色養五臟,黑色入腎。

多吃點黑色食物,可滋補腎臟。

黑芝麻,能夠不斷的滋養腎臟健康。

黑豆,形狀像腎,補腎強身、活血利水。

桑葚,可滋肝、補腎、明目、養血、黑髮。

黑枸杞,黑棗、黑麥、黑米等,也都是不錯的選擇。

第二字:飲

——少飲酒,多飲茶

1、少飲酒

喝酒不僅傷肝,也損害腎臟,不可忽視。

喝酒,會影響機體中氮的平衡,增加蛋白質的分解,增加血液中尿氮素的含量,便會增加腎臟負擔,飲酒還會導致血肌酐增高,是腎功能損傷強烈信號。

所以,不論如何,都要少喝酒,盡量做到「滴酒不沾」,對身體才是最好的。

2、多飲茶

飲茶,補充水分,促進身體新陳代謝,可減少腎臟負擔。

兩餐之間,用一些利尿的小植物,搭配泡水代茶飲,可很好的保護腎臟。

黃花苗棒子須茶,泡水代茶飲,利尿通淋、促腎排毒,防腎炎,呵護腎臟。

用黃花苗,棒子須、玉竹、玫瑰花,搭配在一起,熱水沖泡代茶飲即可。

黃花苗,俗稱婆婆丁,十分常見,有「尿床草」之稱,有強大利尿通淋之效,可以幫助腎臟排毒,減輕腎臟負擔,再加上其消炎之效,對於改善尿路感染、尿道炎等,十分有益。

棒子須,俗稱苞米須,歸腎經、膀胱經,用其泡水,可利尿、利膽,可改善腎炎水腫、泌尿系統感染等,還可減輕或消退浮腫,減低或消除尿蛋白等。

玉竹,可養陰生津,止消渴,補五勞七傷虛損,腰腳疼痛,還可提高腎虛者的免疫力。玫瑰花,性質溫和,起到中和調節之用,不寒不燥,泡水代茶飲,可促進腎臟健康。

第三字:暖

——少腳寒,多曬背

1、少腳寒

腎喜暖怕寒,而寒從腳下起。

因此,一定要護好雙腳,做好保暖。

做做暖足浴,也就是熱水泡腳,是不錯的選擇。

泡腳可舒筋活絡、促進血液循環,刺激穴位,溫補腎陽。

泡腳,一定要「泡透」,才能更好的刺激腳部的經絡,助力健康。

晚上9點左右,打一盆熱水,38℃-40℃左右,沒過腳踝,泡到微微出汗。

2、多曬背

多曬太陽,增強免疫力,還有益腎臟健康。

尤其是曬後背的督脈,主一身的陽氣,能補充人體陽氣。

而後腰有兩大穴位,命門和腎樞,讓陽光曬一曬這兩處,可補充腎氣。

第四字:動

——少久坐,多活動

1、少久坐

久坐不動,也是十分傷腎的行為。

靜坐易造成膀胱壓迫,出現膀胱經氣的運行障礙。

一旦膀胱的功能出現失常,就會引發腎臟變虛,不利於腎臟健康。

因此,要改掉久坐不動的習慣,每坐下45-60分鐘,就起來活動一下。

2、多活動

堅持練太極拳,可養肝補腎、舒筋活絡、暢通氣脈,增強自身抵抗力。

此外,經常踮腳尖,可刺激經絡,有助於溫補腎臟,改善腎臟的機能。

第五字:搓

——常搓腰,勤搓耳

1、常搓腰

腰為腎之府。

人體的腰部周圍,有許多穴位。

其中,刺激腎俞穴和命門穴,可壯腰健腎。

經常搓一搓腰部,有助於強健腎氣,溫煦腎陽。

首先,將兩手對搓發熱後,緊按腰眼處,稍停片刻。

然後,用力向下搓到尾閭部位,再向上摩擦,上下來回揉搓,有熱感為宜。

2、勤搓耳

腎開竅於耳,人體的耳朵,也被稱為「腎開關」。

經常搓搓耳朵,可通經活絡,補腎養肝,有助於強健腎氣。

伸出雙手,用食指、中指、拇指揉外耳廓,從上往下2分鐘以耳部微熱為宜。

圖片來源網路,如有侵權,麻煩聯繫刪除,謝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營養師雪姐姐 的精彩文章:

22歲女孩,昏迷不醒,搶救3小時保命,年輕人要懂得剋制
45歲後,步入生命高危期,為了健康,這6個小習慣,再難也要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