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老外有話說】2020年和新冠大流行:對多邊主義思想的壓力測試 但也釋放樂觀信號

【老外有話說】2020年和新冠大流行:對多邊主義思想的壓力測試 但也釋放樂觀信號

作者:博喜文博士(Michael Borchmann),德國黑森州歐洲及國際事務司前司長,中國國際投資促進中心(德國)高級顧問

翻譯:席晶

今年年中,德國駐布魯塞爾大使館的主頁上寫道:「早在新冠大流行之前,多邊主義,也就是各國基於規則的合作已經情況不妙了。」有一位德國外交官對「多邊主義」一詞的描述是這樣的:「至少有三個國家相互合作,這也許是多邊主義最簡單的定義,但我們實際上所指的是通過區域合作甚至全球合作,來加強以規則為基礎的世界秩序。這也是過去幾十年來,國際社會特別是聯合國在世界架構和國際法方面的建樹。」而對於一開始提到的多邊主義的弱化,一位政治學家補充說,這一進程在美國總統特朗普上任後急劇加快:「美國退出巴黎氣候保護協定,特朗普在世界貿易問題上的態度,他對北約、七國集團等組織的深刻懷疑,退出伊朗核協議和中導、開放天空等軍控條約的終止,以及美國總統目前對世界衛生組織的攻擊,都是對多邊主義的沉重打擊。」

同時,新冠疫情在全球的突然蔓延,也導致了要求封鎖和拆除國際供應鏈的聲音不絕於耳。德國聯邦經濟部長在今年春季的一次國際會議上非常明確地表達了他的擔心,並宣布:鑒於抗擊疫情的鬥爭中各個國家的單打獨鬥,以及許多地方動蕩的供應鏈,政治界和許多公司都認為「巨大的挫敗」即將到來。人們擔心,全球化可能會逆轉,世界貿易開放的時代很快就會結束。歐盟、G20集團或聯合國等超國家組織可能失去影響力。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描述了擺脫危機的唯一可能途徑:「今天,多邊主義和協調的國際行動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類似於德國聯邦外交部國務部長尼爾斯·阿寧在一份報紙上所說:「新冠疫情的應對只能是更多的國際合作。」

此外,最重要的是,國際社會的成員們發出了許多信號,這些信號加在一起,加強了希望和信心:許多人認識到,只有緊密合作,才能成功駕馭未來。

例如,20國集團主席國在2020年3月26日邀請各成員國召開了一次視頻峰會。各國元首和政府首腦在會上決心減少對貿易和全球供應鏈的干擾,並向所有國家提供援助。

在隨後的一段時間裡,大約在年中,人們也聽到了許多與此相關的信號。例如,世貿組織在與所謂的「渥太華集團」 (由世貿組織長期成員組成的非正式協會,由加拿大擔任主席)部長會議上一致認為,重建一個強有力和有效的多邊貿易體系是克服當前危機的必然。

關於這場危機,歐盟委員會向歐盟議會提交了一份立場文件,其中說,一些專家認為新冠病毒大流行應當喚醒多邊主義、推動必要改革和振興多邊合作。這也是歐盟委員會主席根據她2019年的政治方針宣布的歐盟外交政策的目標。今年6月,在側重於具體問題的歐盟-中國視頻峰會上,歐盟委員會主席明確表示:「新冠大流行和眾多雙邊和多邊挑戰清楚地表明,中歐夥伴關係在貿易、氣候、科技與捍衛多邊主義等關鍵領域具有根本重要性」。接下來的九月,雙方的特別首腦會晤再次提出了這些想法:中國和歐盟應堅持和平共處、開放合作、多邊主義以及對話磋商,促進中歐關係的穩固穩定發展。

在中歐框架之外,也聽到了非常有希望的信息。比如2020年11月17日舉行的金磚國家首腦會議,其成員國明確表示進一步支持貿易便利化和加強多邊貿易體制,並對習近平主席的觀點表示了贊同:「要堅持多邊主義,維護世界和平穩定」。歷史昭示我們,恪守多邊主義,追求公平正義,戰亂衝突可以避免;搞單邊主義、強權政治,紛爭對抗將愈演愈烈。

經過8年的談判,於2020年11月15日正式簽署了《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這是多邊主義的務實體現,也創造了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貿易區。參與國包括東南亞國家聯盟10個成員國以及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和紐西蘭。新加坡總理李顯龍說,這項協議是「在多邊主義節節敗退、全球增長放緩之際向前邁出的一大步」。而德國之聲評論說:「中國和其他14個亞太國家已經成功了——通過協議,它們還發出了反對特朗普保護主義的強大信號。」此外,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UNCTAD)的報告中對此也只有讚譽:該協議將加強區域產業供應鏈,穩定外資,有效支持形成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在RCEP達成一周後,20國集團峰會的成果更是讓這種積極的情況錦上添花。首腦會議明確表示支持「多邊貿易體制」:「我們的目標是實現自由、公正、公平、非歧視、透明、可預測和穩定的貿易和投資環境,保持市場開放。」

儘管這一年有種種困難和隨之而來危機重重的副作用:未來也只能是多邊主義的,而且國際社會已經基本認識到了這一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際在線 的精彩文章:

美國華特迪士尼公司計劃裁員32000人
王毅國務委員兼外長接受沙特《中東報》書面採訪答問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