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147.諸菩薩和世間主,又向佛請問這二十種「海」的道理|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147.諸菩薩和世間主,又向佛請問這二十種「海」的道理|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147

唯願世尊。哀愍我等。開示演說。

一切菩薩和一切世間主說:「現在我們唯一的願望,是請世尊大發慈悲,哀憐愍念我們一切眾生,明顯的為我們開示,演說一切法,我們願聆聽慈音。」前邊二十個問題,佛在不思議品和離世間品中答覆。

又十方世界海一切諸佛,皆為諸菩薩說世界海。眾生海。法界安立海。佛海。佛波羅蜜海。佛解脫海。佛變化海。佛演說海。佛名號海。佛壽量海。?

世界因為太多,猶如大海,所以稱為「世界海」。又有十方世界海,在每一個世界中,有一位說法主,也就是教主,即是佛;在那裡轉大法輪,教化眾生。

這一切諸佛,都為一切大菩薩說法,說世界有無量無邊,如同大海,所以稱為「世界海」。又說眾生也是無量無邊,如同大海,所以稱為「眾生海」。世界和眾生都在法界里。

法界是怎樣安立起來?法界猶如大海,所以稱「法界安立海」。在法界里有很多的佛,佛猶如海之多,故稱為「佛海」。佛所說到彼岸的法門,猶如大海,故稱為「佛波羅蜜海」。

又說佛得到解脫的法門,故為「佛解脫海」。佛有大神通變化海,故為「變化海」。佛演說三藏十二部一切經典之義理,猶如大海,故為「演說海」。每位佛都有自己的名號,積集如海,故為「名號海」。

佛的壽命,如同大海一樣的廣大無邊,在華嚴經有壽量品,在法華經也有壽量品,都說佛的壽量無有窮際,所以稱為「佛壽量海」。

及一切菩薩誓願海。一切菩薩發趣海。一切菩薩助道海。一切菩薩乘海。一切菩薩行海。一切菩薩出離海。一切菩薩神通海。一切菩薩波羅蜜海。一切菩薩地海。一切菩薩智海。

在前邊是諸佛為一切菩薩說十種海。現在又為一切菩薩說另外十種海。這十種海,只說其大概的意思,等到後邊會詳細的說明。

什麼是一切菩薩誓願海?所有的菩薩,皆以四宏誓願為根本:

眾生無邊誓願度、

煩惱無盡誓願斷、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我們天天作晚課時,都念一遍四宏誓願,但我們有沒有依照這四句誓願去修行?如果沒有的話,就是在佛前打妄語。將來的果報將不堪設想,一定會墮於三惡道。

【眾生無邊誓願度】:眾生無邊誓願度:眾生包括人非人等,一切眾生有無量無邊之多。在每個眾生的身中,也有無量無邊的眾生。人就是一個大蟲子,在大蟲體內又有無量無邊小蟲子(細菌)。

這些小蟲子寄存在大蟲的體內,仰仗大蟲的布施供養而生存。可是這種布施供養不是自動,或心甘情願,而是被動,出於強迫所逼。不布施是不行的。

因為這些小強盜,是來搶奪你的血肉,可是又無法和他們脫離關係,因為沒有小蟲子,這個大蟲子也活不了,所以有互相幫助的因緣,大家共同生存。

每個大眾生,都養活無數的小眾生,好象獅子和龍,何其厲害,百獸具畏,可是它們身上有無數小蟲子吃它的肉、喝它的血。因為無量眾生中又有無量眾生,所以說眾生無邊。雖然眾生無邊,但也要度眾生。

怎樣來度化?所謂「欲令入佛智,先以欲勾牽」。想教眾生開悟佛的智慧,首先要給眾生一點好處,令他發生好感,才有興趣,然後引進佛門,研究佛法。這是度眾生的方便法門。也就是用權巧方便法門來度一切眾生。

【煩惱無盡誓願斷】:修行佛法,要經得起考驗,要受得了考驗。凡是一切境界來了,無論是好的或是壞的,都是考驗。平等自己認為已經將一切看破又放下,覺得沒有執著了。

結果境界一來,經不住誘惑,現出原形,被境界所轉。如果有定力,境界來了,心不動搖,好像沒有境界一樣,這樣才能轉境界,這種修行的功夫才是真正到家,才是真正看破放下。

譬如你在打坐用功的時候,來了一個境界,或是一個人,或是一個魔。手拿鋼刀要砍你的頭,這時,有定力的人是一副無所謂的態度,心想:「隨你的便,我不管,請你砍吧!反正生死是一樣,這是助我成道的好機會。」如果能這樣想,就不害怕了,這才是真正的功夫。

從前有個人,想出家修行,便道一間寺廟來問善知識(老和尚):「我出家可以嗎?」善知識說:「當然可以。但是有個條件,你能接受,才有資格出家。否則就不能出家。」

這個人問:「什麼條件?」善知識說:「你如果誠心出家,就要聽我的指揮,我教你做什麼事情,你必須去做,不可違背。你能這樣,我便收你為徒弟」。

這個人說:「我願意遵奉師父一切的指揮」。善知識又問:「你家中有些什麼人?」這個人說:「有父母、兄弟、姐妹、又有妻、又有子。他們都能自己生活,不需要我照顧,所以我想出家修行」。

善知識又說:「現在我給你一把劍,你回家把家人統統殺死,你能做到嗎?」這個人說:「師父叫我這樣做,我就照師父的意思去做,絕對不違背」。

善知識又說:「你將家人殺完之後,將這把劍掛在門後,回來就度你出家」。這個人接劍之後,心在打妄想:「我怎麼可以殺死自己的親人?如果不這樣去做,善知識又不收我作徒弟」。

正在左右為難,不知如何是好。繼而一想:「位出家學道,只能如此。」於是把心一橫持劍回家,將家人全殺了,把劍掛在門後。然後回到善知識處,出家、修道。

這個人真的把全家殺了嗎?沒有。這是善知識的神通變化方便法門。來考驗這個人是否誠心出家?也就是令他斷了一切的親緣煩惱,心中清凈,有助成道。

當這個人持劍回家時,家人都在睡覺,他覺得是把家人殺死,其實是沒有殺,只不過,這是善知識的神通所現的境界。他按照善知識的吩咐,將劍掛在門後,即時返回寺廟。這把劍化成這個人,在門後上吊而死。

第二天早晨,家人起床之後,發現個人在門後上吊而死,留下很多珠寶,(善知識所變化的)家人認為他在外邊作強盜,搶來的珠寶,但又怕獲罪,所以上吊。於是乎,將珠寶作為生活之需,全家生活沒有問題。草草把屍體埋葬了。

他出家之後,以為家人都已被他殺死,乃下定決心用功修行,晝夜勤精進,不懈怠,不放逸。時時刻刻在提醒自己,如果不成道,怎麼能對得起被殺的家人?所以拚命地修行,完全沒有半點的煩惱和雜念。

所謂「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十二年後,完成道業,得到無生法忍。

這時,已得五眼六通,在定中知道家中父母、兄弟、姐妹、妻子等,不但沒有死,反而生活快樂,身體健康,心想:「如果不是師父這樣的安排,我焉能開悟證果」。於是便到師父面前頂禮謝恩。

由此觀之,修道人沒有煩惱,才能成就道業,如有煩惱,道業就不會有所成就。修道人為什麼有欲心?因為有煩惱。為什麼會犯戒?因為有煩惱。煩惱是最害人的東西。

為什麼會有煩惱?因為德行不夠,不能控制貪瞋痴的妄想,所以有煩惱。這是根本的問題,根本不解決,枝末是沒有用的。

【法門無量誓願學】:從抽象方面來說,法門是無量無邊,所以要發誓願來學它。具體上說,有八萬四千法門,都是成佛的法門。修道人要選擇一種與自性相應的法門來專一修行,一門深入即可得解脫自在。所以修道人要發此誓願。

【佛道無上誓願成】:佛說的道理,是無上甚深微妙法,沒有比佛再高妙了。佛是三覺圓萬德備的聖人,我們要學佛,所以要發願修到三業清凈,證到三德圓滿。

凡是修行人,都要具足這四大誓願,才能成佛果。所以在晚課的時候,念到這四句誓願時,要在心中觀想,如何度眾生?如何斷煩惱?如何學佛法?如何成佛道?否則,口在念,心不觀,等於唱歌,了無實益。

一位菩薩發四個誓願,十位菩薩就發四十個誓願,乃至無數菩薩發無數誓願,猶如大海之多,所以稱為誓願海。

什麼是一切菩薩發趣海?即是一切菩薩求菩提道,猶如大海,故為發趣海。

什麼是一切菩薩助道海?即是積集菩提福智等資糧,來幫助修行成道業。

什麼是一切菩薩乘海?乘是運輸的工具,也就是車,即是將一切菩薩從因地載運到果地。

什麼是一切菩薩行海?即是慈悲喜舍四無量心的行門。有這四無量心,再加布施、愛語、利行、同事。令眾生生親近之心,而信仰佛法。

什麼是一切菩薩出離海?即是永離業惑,而證得真理。也就是離苦海而得樂海。

什麼是一切菩薩神通海?菩薩的神通,廣大無邊,猶如大海,故稱為神通海。

什麼是一切菩薩波羅蜜海?就是修行到彼岸的法門。如前所講的十波羅蜜一樣。

什麼是一切菩薩地海?就是菩薩所修行的地位,如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

什麼是一切菩薩智海?菩薩的智慧,猶如大海。無論什麼法門,凡是無量無邊的情形,都用「海」字來形容其多的意思。

願佛世尊,亦為我等如是而說。?

唯願我佛世尊慈悲憐愍,為我們一切眾生,宣說這種道理。

世界海的問題,在華藏品中解答。眾生海的問題,在光明品中至十忍品中回答。世界安立海的問題,在世界成就品中答覆。佛海的問題,在不思議品中答。佛波羅蜜海的問題,在離世間品中答。

佛解脫海的問題在入法界品中答。佛變化海的問題,在阿僧祇品中答。佛演說的問題,在四諦品中答。佛名稱海的問題,在名號品中答。佛壽量海的問題,在壽量品中答。其後十海的問題,在菩薩問明品以下,答十因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正法明 的精彩文章:

皈依三寶的人,每天早上要在佛前發這四種願
133.另外十位菩薩摩訶薩所得到的解脫門|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