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格物日記:母親對錢財的認知直接影響女兒的金錢觀

格物日記:母親對錢財的認知直接影響女兒的金錢觀

01

下周二是媽生日,給媽買了一件羊絨衫。初心是媽一輩子沒給自己花過錢,這幾年經常撿我的衣服穿。在爸媽的吃喝上我沒少花錢,穿上關注少,這應該跟我不太在意穿戴有關。

我生下來就沒奶吃,全靠兩斤奶粉長大,吃什麼、怎樣吃能讓我活下來,在很長一段時間應該是媽關注和付出最多的地方。我自然承接了媽這種思維模式。所以我在爸媽吃的方面很上心,穿的方面想得少。今天我想人上了歲數,年輕時沒穿過好的肯定有遺憾,年紀大了有條件了就該穿點兒好的。一年年老去,又能穿幾年呢?

儘管初心是這樣的,但買完了卻鬱悶懊悔不安,心被牽著落入苦海。咋能是這個樣子呢?按理說給媽買了衣服隨了自己的心愿,自己應該高興才對啊,可為啥如此鬱悶呢?仔細格物自己的情緒,排除捨不得為媽花錢的原因。發現類似的情緒多次發生過,給丈夫花錢,給女兒花錢,甚至給自己花多錢時都有這樣的不安,覺得自己犯了錯誤,覺得花出去這些錢,日子過不成了,生活會受影響。

事實上家裡不是這樣沒錢,也不是靠這錢過日子呀?可我為什麼有這麼樣的心念?默默地照破,心裡忽然感到非常委屈,不由得潸然淚下,我看到了自己的真實念頭:「錢花完了,就沒有了!"

02

於是我緊抓住這個念頭,當下淚流滿面,回想起媽和我說過,她有一次和同伴相約去買一塊條絨布做衣裳。向姥姥要錢,起初姥姥不太願意,但最後也給了她十二元錢,說家裡就這些錢了。

媽拿著錢和同伴一起去商店。別人都買了布料,媽想到家裡就這些錢了,如果她花了家裡沒錢了,那生活咋過?所以媽兩手空空回來了。這就是媽對金錢的原始認知,覺得拿錢買衣服了,家裡日子就沒法過了。媽把錢看死了,以為花了就沒了,不知道錢是流通之物,花完了還會再掙來。

其實也是,在那個缺吃少穿的年代,除了掙工分能獲取點兒錢,還真是沒有其他來錢的道啊!我就這樣釋放出了自己金錢的匱乏感和無力感,釋放完打嗝,心情立即輕鬆多了。

上次女兒打電話,說花錢沒計劃好,以至於生活費有些緊,我說給她匯些錢,女兒說不用,她會堅持到發獎學金。我和丈夫說了這事兒,問丈夫是否需要給女兒轉錢,丈夫和我算了一下賬,說這月不用,下月給女兒轉。

今天和女兒說這事兒,女兒堅定地說:「媽媽,不用給我轉錢了,我會堅持到發獎學金的,等下學期再給我生活費吧。」我說:「那你別苦著自己呀!」女兒說:「媽你放心吧,我只是想體驗控制花錢的日子,我不會苦著自己的,真有難處我會向你和爸爸要錢的。」

然後女兒和我說通過這幾天過緊日子,她明白了錢不好掙,要省著點花。過去沒想過這些,這幾天才感悟出來的。一開始控制花錢有些不舒服,過幾天就習慣了,她感覺到這樣做很快樂,畢竟自己還沒掙錢。

女兒學校在市中心,真的是有多少錢都不夠花,所以要讓自己學會計劃花錢。目前,女兒不在外面吃飯了,改吃食堂了。課題組成員做完實驗要聚餐,女兒卻說:「你們去吧,我沒錢了,我要去吃食堂。」結果大家也都吃食堂了。

03

這樣的事情有兩次,女兒說,她以為她不會在同學面前說出她沒錢的話,覺得說不出口,沒想到她竟然自信平和地說出來了。女兒說:「人要學會說不。」

女兒還說陪同學買衣服,女兒也想買,想著我和她爸也會給錢。可是一算計,一件大衣相當於我上十天班的工資,是她一個月的生活費,就打消了買的念頭。

女兒還說這半年她特別滿足,通過這段時間控制花錢,她更覺得父母好,很知足。她說人就得接受現實,接受現狀,有錢日子能過,錢緊日子也要會算計過。女兒說等獎學金下來了,要給爸爸買條煙。我告訴女兒:「爸爸媽媽永遠在這裡,需要時我們會傾力幫你。」

聽著女兒在電話里述說,內心滿滿的感動:女兒的性格遺傳了丈夫,卻有一部分被我的稟性遮蔽了。隨著我清理性心身,傳給女兒的不良影響也慢慢在淡化,女兒美好的天性自然也就呈現出來了。不是我好了女兒才好的,也不是我變了女兒才變的,是女兒本來就好,從未改變,恢複本性而已。

感恩敬愛的老師,感恩一切。

聲明:

文中部分圖片來源網路,如有侵權,請告之,及時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和諧家庭幸福人生 的精彩文章:

格物日記:女兒感覺被忽視原來是……
格物日記:格物家族因果,找到姥姥、母親的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