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千萬遠離不停消耗你的人

千萬遠離不停消耗你的人

文 |?焰燃?·?主播?| 常浩

十點邀約作者

作家蘇岑說:「不必把所有人,請進生命里。」

人生如旅,所遇之人形形色色。

對的人,能互相滋養,讓彼此成為更好的人。

但有的人出現在生命里,帶來的卻是損耗:你給他溫暖,他卻讓你寒心,你本自信滿滿,他卻讓你陷入自我懷疑……

這一生,我們無法決定遇到誰,卻可以決定親近誰,遠離誰。

餘生很貴,無論交友還是談情,都要遠離不停消耗你的人。

負能量滿滿的人,趁早遠離

記得看過這樣一個故事:

有個人經常感到壓抑沮喪,於是去諮詢心理醫生,自己是否得了抑鬱症。

醫生給他開了一個藥方:從身邊找一個每天都過得很開心的朋友,早、中、晚各去探望他一次。

這人將信將疑地照做,半年後,「癥狀」居然都消失了。

他帶著滿心疑惑回到醫院,醫生笑著解釋道:「要讓自己開心,就要和有趣的人在一起。沒有什麼葯能比一個朋友的良性影響更有療效。」

人與人之間的情緒,真的是會傳染的。

生活中,和開朗的朋友在一起,情緒也容易被帶動起來。和樂觀的人相處久了,凡事也願意向好的一面看。

而抱有負面思維的人,看什麼都不順眼,一開口總是抱怨,受他們影響,身邊的人往往也會變得焦慮悲觀。

有句話是這麼說的:「懶人會教你如何偷奸耍滑,小人會教你如何坑蒙拐騙,牌友會催你快點出牌,酒友會勸你不斷乾杯,負能量的人會告訴你世間險惡,做啥啥不行的一萬個理由。」

所謂「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

不要小看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力量。

人生不長,風雨很多,遠離總是負面情緒滿滿的人,多和積極樂觀的在一起,讓心情多一些向上生長的動力。

積極心理學之父馬丁?塞利格曼在《活出最樂觀的自己》一書中也說:

「面對周遭那些容易帶給別人負能量的人,如果你不是一個心理醫生,不能有強大的心智去消化別人的負能量,那麼默默遠離和屏蔽,應該是最好的選擇。」

一味索取的人,不如舍下

綜藝節目《奇葩說》里,陳銘分享過家裡的一些過往:

陳銘爸爸出身農村,靠自己的努力在城市裡安家落業。

後來,經常有老家的親戚上門找他幫忙。有的想要找工作轉戶口,有的要求介紹城裡的對象,還有借錢蓋房子的…

陳爸爸是個講舊情的人,總是儘力相幫。

沒想到,上門的親戚越來越多,要求也越來越多,而且還理直氣壯的。

甚至大過年的還住在陳家,不幫忙就不走,陳家人都快崩潰了。

一次趁著酒勁,陳爸爸氣得摔了酒瓶:「以後不要再來往了!你們沒我這個親戚了……」

自那以後,家裡終於過上了清靜的日子,那些萬事只想依賴他人的「巨嬰」親戚,也學會了自己想辦法解決問題。

這世上,沒有誰欠誰的。

很多時候,別人願意幫忙是情分,不幫,是本分。

但在不知感恩的人眼裡,卻成了「幫,是本分,不幫,是無情」。

願意付出的人,即使並不期待回報,但對方如果接受幫助後,覺得理所應當,甚至得寸進尺,那再熱的心,也會漸漸冷卻。

很贊同一段話:

人生那麼短暫,憑什麼讓不在乎你的人來影響心情;

人心如此珍貴,何必讓不懂珍惜的人來消耗你的感情。

生活中,那些一味索取的人,該拒絕就拒絕,該翻臉就翻臉,不要讓善良沒有意義地消耗。

你的好意和真情,要留給值得的人。

屢教不改的人,及時放手

有人說:「評價一段感情好不好,最重要的標準是,它有沒有把你變成一個更好的人,更熱愛自己、熱愛生活的人。」

一段感情,如果只是帶來頹廢、糾結、絕望,那不如及時放手,趁早結束。

某衛視一檔婚姻調解節目上,一位大姐哭著控訴自己的丈夫:

原來,夫妻倆剛結婚時一窮二白,後來憑藉兩人的努力,家裡的電器生意越做越好,積累了豐厚的身家。

於是,女人退出職場,一心一意照料家庭,不料男人卻出了軌。

為了家庭完整,女人選擇原諒,男人卻辜負信任,屢次在外面曖昧不清。

從此,他們的生活里只剩下懷疑和爭吵。

大姐整日患得患失,變得暴躁又衝動,後來檢查出了乳腺腫瘤。

曾經光彩照人的她,變得憔悴枯槁。

她心不甘又放不下,一直糾纏在錯誤的感情中不能自拔,讓自己的人生一敗塗地。

當一段關係給人的能量,遠低於對他的消耗的時候,當斷則斷。

糾結越多,失去越多。

網上有人對糾纏有這麼一個解釋:

一直糾纏=浪費時間 拖垮情緒 思慮傷身 患得患失 關係僵化……

沒有一段關係的連結,是為了讓彼此變得更糟。

如果已經用了心盡了力,還是不盡如人意,那及時止損就是最睿智的做法。

不要讓無止境的悲傷吞噬了心靈,不必為不值得的人消耗了理想。

如作家晚睡所說:

人生總要經歷各種失敗,走錯方向、愛錯人、選錯路,都是常會發生的事情,行到半程,愛到半生,才發現一切都是錯誤,而且是解決不了的錯誤,這時候,「止損」就是關鍵時刻用來救命的人生大智慧。

當你懂得放過自己,離開負面磁場,會發現生活還可以再次雲淡風清,重新出發。

而世界也只願意拯救,那些願意被拯救的人。

作家韓寒有句名言:

「一個人能走多遠,要看他有誰同行;一個人有多優秀,要看他有誰指點;一個人有多成功,要看他與誰相伴。」

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做的每一件事,都在悄無聲息地影響著命運,帶領我們走向不同的人生道路。

和什麼樣的人在一起,就有什麼樣的一生。

和誰在一起很重要,你是誰,也同樣重要。

心理學上的吸引力法則認為:一個人遇到的人和事,其實都是他身上的特質吸引過來的。

所以,要遠離消耗自己的人,靠近給你帶來正能量的人,也要好好修鍊自己,成為更優秀的人。

只有不斷優化自己,才可以吸引同頻的人同行,一起讓生活變得更好。

與朋友們共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十點讀書 的精彩文章:

八大山人:任何經歷,熬過去就是人生
欣賞一個人,始於顏值,敬於才華,合於性格,久於善良,忠於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