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趣味 > 松鼠如何在冬眠中保持健康?

松鼠如何在冬眠中保持健康?

阿拉斯加費爾班克斯大學的研究人員抱著一隻冬眠的北極地松鼠。

當地時間12月7日,美國阿拉斯加大學費爾班克斯大學(UAF)的研究人員在《自然新陳代謝》雜誌上發表論文稱,通過研究北極地松鼠冬眠時的身體化學成分,他們發現,地松鼠能夠循環利用自身的營養物質來度過漫長的冬季。這一發現也許能解開更多關於冬眠的謎團,為人類醫學帶來新見解。

科學家們在實驗室環境中對北極地松鼠進行了為期兩年的觀察,監測了冬眠期間它們體內難以察覺的營養物質流動情況。

結果表明,當北極地松鼠的肌肉在略高於冰點的溫度下慢慢分解時,它們能夠將自身產生的遊離氮轉化為氨基酸。利用這些氨基酸,地松鼠能夠在肺、腎和骨骼肌等組織中合成蛋白質。

北極地松鼠的深度冬眠期很長,它們一年內有8個月時間幾乎完全處於「宕機」狀態,不吃不喝,每分鐘只呼吸一次。儘管如此,冬眠的地松鼠對肌肉損失和長期細胞損傷有著獨特的復原能力。

「這種極端的冬眠動物,在冬眠期間不吃不喝,但身體卻沒有受到任何潛在損傷,」論文第一作者、UAF北極生物研究所的博士生Sarah Rice說。

人們猜測,冬眠動物可以回收尿素(一種隨尿液排出的廢物),在極端禁食的情況下也會循環利用氮來保障身體組織正常運行。這項新研究首次從新陳代謝的角度證實了相關機制的存在。

了解更多關於冬眠的生物化學知識對研究人類的潛在治療方式有益,包括預防癌症和老年人的肌肉流失。而了解冬眠期間的生物適應性有助於治療創傷,也能使宇航員的太空之旅受益。

Rice說:「通常情況下,大家都在關注克服和治療創傷的療法,而我們則關注了冬眠動物是如何保持自身健康的,逆向思考這些問題很有趣。我們要研究的不是哪裡出錯了,而是怎樣才是正確的。」

科界原創

編譯:花花

審稿:西莫

責編:陳之涵

期刊來源:《自然新陳代謝》

期刊編號:2522-5812

原文鏈接:

https://phys.org/news/2020-12-arctic-ground-squirrels-recycle-nutrients.html

版權聲明:本文由科界平台原創編譯,中文內容僅供參考,一切內容以英文原版為準。轉載請註明來源科技工作者之家—科界App。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技工作者之家 的精彩文章:

數學模型確定新冠肺炎治療的最佳時間
對付顆粒物,哪種口罩最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