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中年早期,哪怕血壓只是微微升高,也會對晚年時的大腦造成損傷

中年早期,哪怕血壓只是微微升高,也會對晚年時的大腦造成損傷

近日,發表在《歐洲心臟雜誌》(IF=22.67)上的一項新研究中,來自英國牛津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中年早期的舒張壓(兩次心跳之間的血壓)與生命後期的腦損傷密切相關。更令人擔憂的是,在不需治療範圍內的血壓升高也會增加腦白質高強度(WMH)的風險。

腦白質高強度也稱腦白質高信號(WMH)。WMH造成的損傷在核磁共振腦掃描中顯示為較亮的區域,表明大腦中的小血管受損。這些損傷會隨著年齡和血壓的增加而增加。因此,WMH也是中風、痴呆症、身體殘疾、抑鬱和思維能力下降的重要風險因素。

這些發現來自一項對英國生物庫中37041名年齡40到69歲之間的普通參與者的研究。參與者的信息是在2006年3月至2010年10月期間收集的,包括核磁共振掃描在內的後續數據是在2014年8月至2019年10月期間收集的。

研究通訊作者、牛津大學納菲爾德學院中風及痴呆症預防中心的臨床研究員Karolina Wartolowska博士說:「並不是所有人都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出現這些變化,但在65歲以上的患者中,有超過一半的人存在這種變化,即使沒有高血壓,大多數年齡在80歲以上的人也會有這種變化,但血壓越高的話,發生這種變化和病情加重的可能性就越高。」

研究人員根據年齡、性別、吸煙和糖尿病等風險因素以及舒張壓和收縮壓等因素將這些信息進行調整。收縮壓是心臟每次跳動時達到的最高血壓,是測量血壓時的最高數值。

Wartolowska說:「為了比較人與人之間WMH的體積,以及根據人腦大小略有不同這一事實對分析進行調整,我們將WMH除以大腦中的白質總體積。這樣,就可以分析出WMH負荷,即它占白質總體積的比例。」

研究人員發現,較高的WMH負荷與當前的收縮壓密切相關但與之相關性最強的是過去的舒張壓,尤其是50歲以下的人群。血壓升高,即使是收縮壓低於140毫米汞柱,舒張壓低於90毫米汞柱常規治療閾值,都與WMH增加有關,特別是當人們正在服用降壓藥時。

收縮壓每高於正常範圍10毫米汞柱,WMH負荷的比例平均增加1.126倍;舒張壓每增加5毫米汞柱,WMH負荷比例增加1.106倍。在WMH負荷最大的前10%人群中,24%的WMH負荷可以歸因於收縮壓超過120毫米汞柱,7%歸因於舒張壓超過70毫米汞柱。這反映了一個事實,即老年患者中收縮壓升高的發生率高於舒張壓。

Wartolowska說:「我們有兩個重要的發現。首先,研究表明40多歲和50多歲人群的舒張壓與數年後更廣泛的腦損傷有關這意味著對防止腦組織損傷很重要的不僅僅是收縮壓,舒張壓也是需要考慮的因素。許多人可能會認為高血壓和中風是老年人的疾病,但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如果想在六七十歲時保持大腦健康,我們可能必須確保在四五十歲時血壓保持在健康範圍內。

第二個重要的發現是,任何超過正常範圍的血壓升高都與白質高強度增加有關。這表明,即使血壓在達到高血壓治療標準之前輕微升高,也會對腦組織產生破壞性影響。

這項研究結果表明,為確保能在生命後期預防白質高強度,尤其是在中年早期,即使舒張壓低於90毫米汞柱,也可能需要控制舒張壓,而在晚年控制收縮壓可能更為重要。

Wartolowska說:「中年血壓的影響與晚年大腦危害之間的長時間間隔強調了長期控制血壓的重要性,我們必須調整研究,以考慮到中年通常無癥狀問題的長期影響。」

白質高強度發生的潛在機制包括:隨著時間的推移,持續升高的壓力會對大腦中脆弱的血管造成損害,將直接導致血管損傷,從而引發血管內壁滲漏並導致白質高強度。另一方面,舒張壓可能會導致大血管隨著時間的推移變得更僵硬,從而增加大腦的血壓脈動,這會引起每次心跳時血壓升高、血壓快速變化、以及心跳之間的血流量過低,從而導致白質受損。

研究人員說,由於核磁共振掃描僅在一個時間點進行,因此無法直接量化白質高強度的進展情況。其他的局限性包括需要進一步分析來確定不同區域白質的差異。儘管研究人員發現吸煙和糖尿病與此關聯,但風險因素之間的潛在複雜的相互作用,包括高膽固醇水平、肥胖和腎臟問題等,還需要進一步研究。

https://doi.org/10.1093/eurheartj/ehaa756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生物技術網 的精彩文章:

NEJM:鋒芒盡顯,CRISPR基因編輯人類臨床試驗,治癒兩種遺傳性貧血症
《TIME》:2020年是歷史上最糟糕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