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聽菩薩說|最勝安樂施天人

聽菩薩說|最勝安樂施天人

頌? ?詞

十方所有無邊剎

莊嚴眾寶供如來

最勝安樂施天人

經一切剎微塵劫

釋義

乙十、(願利益)分二:一、校量聞經利益;二、顯示眾行利益。

我們發普賢願和學修這些行願所獲得的利益。就好比點火了,灰自然就有。同樣,雖然我們不求功德,不求利益,但是學修了普賢的行願,並發了大願,自然而然就能獲得不可思議的利益。

丙一、校量聞經利益:

量是一種衡量的方式。通過比喻量來衡量聽聞《普賢行願品》這部經的利益。《普賢行願品》是《華嚴經》的一品,但是它也可以單獨成為一部經,所以稱「聞經利益」。

這裡講的只是聽聞的利益。只聽聞到《普賢行願品》這部經並且生起了信心,這個功德與利益就特別廣大,無法言表。這是佛在經中講的。佛是無欺者,佛不會欺騙眾生。大家每天都在念誦,不知道有沒有得到如是的利益?如果沒有,應該觀察一下,問題出在哪裡?

十方所有無邊剎,莊嚴眾寶供如來,

最勝安樂施天人,經一切剎微塵劫。

「十方所有無邊剎,莊嚴眾寶供如來」:「十方」指東、南、西、北、東北、西北,東南、西南、上、下,包括了一切處。「無邊剎」指無量無邊的剎土,就是無量無邊的世界。它不是指一個地球,也不是指一個星球,而是指一個世界。如娑婆世界,它是一個三千大千世界。無量無邊的世界都擺滿了各種各樣的珠寶,供養十方所有無量無邊的佛。次數不是一次,而是無數次;時間不是幾分鐘、幾個小時、幾天、幾個月、幾年,而是以劫為單位。經一切剎微塵數劫,在一切剎土中的極微塵數的劫當中供養如來。殊勝的福田是無量無邊的;所供養的物品都是珠寶,也是無量無邊的;時間是盡未來一切劫中,也是「恆無盡」。

供養的對境不是阿羅漢,也不是獨覺佛,而是佛;供養的物品不是吃的,也不是穿的,而是金銀珠寶。做一次這樣的功德,獲得的福德和善根都是不可思議的。

《大圓滿前行引導文》中有這樣一則公案:我乳輪王往昔轉生為一貧人時,(一天)拿著一把豌豆去看一位新娘,途中遇見德護如來去城中,他生起了極大的信心,將一把豌豆撒向佛陀。其中四粒落入佛的缽中,兩粒接觸到佛的胸口,以此異熟果轉生為南瞻部洲的轉輪王,以四粒豆落入佛缽中的果報,而統治四大洲的國政八萬年,兩粒豆接觸到佛的胸口,其中一粒的果報成為四大天王的主尊八萬年,另一粒的果報在三十三天第三十七代帝釋王朝與帝釋天平起平坐,執掌國政。這個權力、福報多大啊!他所供養的物品不是金銀珠寶,只是一把豌豆。

「最勝安樂施天人」:施予最殊勝、最美妙的一切無量無邊的安樂。「天人」也是指最殊勝美妙的人天的一切安樂。在世間,只有人間和天界才算稍微有些安樂,所以講的是天人。其實講的是一切無量無邊的安樂,都是無有邊際、無有窮盡的境界。我們感受的是珍寶、是世界,其實講的是不可思議的境界!希望大家都有悟性,悟到不可思議的境界里去,不要總抓這些相上的東西。「能有那麼多金銀財寶嗎?」不要想這些,希望大家具有智慧。

這裡所布施的物品是無量無邊的安樂,對境是無量無邊的眾生。即使稍微拿點東西布施一位貧困的眾生,這種功德也是不可思議的,更不用說布施一切人天無量無邊的安樂了。

「經一切剎微塵劫」:做這些供養和布施,次數不是一次,而是無數次;時間不是幾分鐘、幾個小時、幾天、幾個月、幾年,而是以劫為單位。在一切剎土中的極微塵數的劫中做這些布施。

供養時,供養的對境是如來,此殊勝的福田是無量無邊的;所供養的物品都是珠寶,也是無量無邊的;時間是盡未來一切劫中,也是「恆無盡」。將這些最殊勝、最美妙的安樂,恆時布施給無邊無量的眾生。這些福德和善根不可思議,所獲得的利益也不可思議。這是用比喻的方式,說明聽聞《普賢行願品》這部經的功德利益,這樣說更具體一些,眾生更能理解一些。

首先要明白做供養和做布施的功德利益,然後再去思維,心裡就會有特別的感觸。現在這些人都不知道做布施和做供養所獲得的利益,所以聽了也沒有太多的感受,更沒有覺得好,只覺得好奇。如果一個人真正懂得布施和供養的功德利益,甚至正在努力做,聽到這些後,也許就嚇壞了,「啊?這功德利益這麼大啊!」也許感觸特別深。然而我們都沒有太大的感觸,都成為耳邊風了。

——摘自達真堪布《普賢行願品》講記25

《普賢行願品》偈頌

點擊「閱讀原文」觀看《普賢行願品》講記25視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達真堪布 的精彩文章:

入胎的四種心
學佛一定要有老師指導嗎?可以自己在家自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