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聽菩薩說|獲勝功德過於彼

聽菩薩說|獲勝功德過於彼

頌? ?詞

若人於此勝願王

一經於耳能生信

求勝菩提心渴仰

獲勝功德過於彼

釋義

「若人於此勝願王,一經於耳能生信」:「此勝願」中的「此」是指一切普賢行願和普賢菩薩的十大願王,這是最最勝妙的願。願望和希求誰都有,世間人有,三惡道的眾生也有。但是願和願不一樣,希求和希求不同。為什麼說是「王」呢?因為這裡講的都是超越輪涅一切法、遠離二邊的,完全是大清凈、大平等的狀態。這裡講的都是不可思議的解脫境界,講的都是本具的大光明。

如果有人對此勝願王「一經於耳能生信」,聽到了、聞到了,然後生起信心了,那麼這個人是具有善根和福德的人,不是一般的人。不是人人都有這個根基和福報,真的是大根基、大福報啊!若你經常擦肩而過,就不算是大根基和大福報之人。

有些人懷疑:「哎呀,哪有這樣的事啊?我們不是每天都聞到了嗎?甚至每天都在念嗎?我還和以前一模一樣啊!」這是因為你自己沒有成為法器。是在聞,但是沒有真正聞到;是在聽,但是沒有真正聽到。僅僅用耳根來聽這個聲音,以眼根看見這個字,這不是聽聞。聽聞不只是以耳根聞,還要有甚深的智慧攝持。這裡講的是真正的佛法,講的是不可思議的解脫境界,以你的耳根和眼根能真正接受得了嗎?能真正消化得了嗎?不可能。所以對你而言,這就不是《普賢行願品》了,只是一般普通的文章了。

若是你真正聽聞《普賢行願品》,就要有智慧,要接受啊!這是從一真法界中傳來的消息。你通過眼耳鼻舌身意,包括末那耶識和阿賴耶識都不能接到這個信息。因為八識都屬於是世間的,都沒有超越,所以無法接到一真法界里播出來的信息。大家要有智慧啊!

一講念經、持咒的功德太不可思議了,都在懷疑。為什麼沒有生起真正的歡喜之心呢?為什麼沒有一點感覺呢?一講蓮師心咒的功德,一講觀音心咒的功德,就開始念……念一百遍、一千遍也沒有什麼變化,還想再多念一點……有的堅持不住了,就放棄了;有的還堅持,念十萬遍、一百萬遍。念了好多天,好多月,甚至是好多年,但還是和水裡的石頭一樣,沒有一點點的變化。邊念邊等:「那些功德和利益,那些廣大的福德、智慧、神通什麼時候發生在我的身上啊?」念經也是,一聽說念《普門品》、《普賢行願品》、《地藏經》、《阿彌陀經》的功德大,就開始念。念了好多遍也沒有變化,就開始懷疑了:「不是說病能好嗎?不是說什麼都能好嗎?不是說能圓滿廣大福德、廣大神通嗎?」

這些經咒確實有這麼大的功德,但是你先要成為法器。什麼叫法器?你必須要有接受它的能量的能力。若是沒有能力,你能接受得了嗎?你能消化得了嗎?為什麼說「不如法修行,正法也會變成惡趣的因」?就是這個意思,大家要懂得、要明白啊!若是你明白了,最起碼也不會對佛法生起懷疑心,生起邪見。現在要知道問題出在哪裡。

佛講的句句都是事實真相、事實真理。雖然我現在沒有什麼成就,但是對佛法不會生起絲毫的懷疑心,這是千真萬確的。現在是自己的定功不到位,是自己修行不到位,差就差在這。我不能說自己有修行,更不能說有成就,我覺得我現在剛開始修行。大家要生起信心,要有正知正見,以正知正見才能真正發現問題出於何處。不是佛的問題,不是佛法的問題,也不是僧伽的問題,更不是上師善知識的問題,而是自己的問題。

我經常講,我得到的方法、佛法不差,引導我的上師不差,我在這些方面沒有更多的希求。若是有一天我有其他的希求,那也是表法或有其他的意義。這不是分別或特意要求自己,都是自自然然的,確實已經沒有必要再希求其他的了。稍微內觀、稍微對照的時候,心裡真的非常慚愧。雖然遇到了這麼好的上師善知識,遇到了這麼好的法脈,但是到現在還沒有任何成就。

我從七歲出家到現在,穿袈裟也有三十多年了。我為什麼說我現在剛開始修行?是找到問題了。這個問題到底出在哪裡?不是上師善知識的問題,也不是法脈、竅訣的問題,而是自己的問題。我覺得這是很主要的。不要像無頭的蒼蠅一樣不知所措啊!

「一經於耳能生信」:真正接到信息了,就不得不生起信心了。信心是從明理當中產生的,若是不明理,就沒有觀察量,沒有智慧,怎麼能生起信心呢?即使生起信心了,也是迷信,不是明信。

所以大家要知道,聽聞和聽聞不同。你真正要聽聞《普賢行願品》,就要有觀察量,就要有智慧,有超越的心態。把心態調到超越、平等的狀態,才能接到佛在法界中播出來的真言。雖然佛每時每刻都在給我們直播真言,但是我們接不到啊!因為心態沒有調好,沒有調到平等的狀態。佛直播的是大圓鏡智,很難接到啊!現在好像都明白了。如果不明白,很容易生起懷疑心。

我以前沒有明白的時候也想過:「會不會是一種方便語啊?佛為了引導眾生,也有說假話的時候,佛是不是又在騙我啊?」後來明白了,這是真話。因為這裡講的是大乘佛法,講的是最究竟了義的法。佛也講過很多不了義的法。小乘和大乘里都有很多了義和不了義的法。比如小乘和大乘相比,大乘是了義,但大乘里也有很多不了義的法。這裡講的是完全平等的境界,是佛的境界,是最高的境界,是最了義的法。所以後來明白了,這不是佛說假話,這是真話。

「求勝菩提心渴仰」:「勝菩提」指究竟的果位,也就是普賢行願里講的入不可思議的解脫境界。「求」是生起信心了,有這種希求之心,「心渴仰」就是有歡喜心和希求心,並且這種歡喜與希求非常得強烈。

「獲勝功德過於彼」:這個人離不可思議的解脫境界不遠了,也許一瞬間就到了,也許一念之間就圓滿了,所以其他任何的福德善根都無法與之相比!「彼」指前面的廣大供養、廣大布施,它也是不可思議的。但是卻比不上聞經生信功德的百分之一、千分之一、萬分之一。可見,聞經生信的功德是不可言、不可喻的。

——摘自達真堪布《普賢行願品》講記25

《普賢行願品》偈頌

點擊「閱讀原文」觀看《普賢行願品》講記25視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達真堪布 的精彩文章:

快樂——痛苦的面具
入胎的四種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