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法國消費者雜誌評估美容和衛生產品 三分之二有問題

法國消費者雜誌評估美容和衛生產品 三分之二有問題

巴黎12月11日電(魯佳)法國《6000萬消費者》雜誌於10日發布一份調查報告,稱化妝品製造商仍需努力,減少產品配方中的不良物質。

據《費加羅報》報道,這份由法國國家消費者研究所出版的雜誌分析了14類近160種美容或衛生產品,其中涉及卡尼爾(Garnier)、多芬(Dove)、小馬賽人(le Petit Marseillais)、絲芙蘭(Sephora)、伊夫·黎雪(Yves Rocher)、歐樹(Nuxe)等上百個品牌,其中僅有約50種沐浴露、牙膏或面霜被認為安全,值得推薦。該雜誌指出,安全產品不到三分之一,比例太低,這些品牌仍需努力使用更健康的化合物來取代刺激性或致敏性的化合物。

這項審查中發現,約有30種化妝品屬於應禁止使用的紅色類別。其中,粉底產品的問題最為嚴重,抽查的12種粉底當中有7種屬於紅色類別,含有丁基化羥基甲苯(BHT)、甲氧基肉桂酸乙基己酯等涉嫌擾亂激素系統的物質。

被評估的產品中大多數屬於橙色類別,亦即在沒有其他更好選擇的情況下使用的產品,這些產品包含五種或以上的致敏原,通常在產品所含的香精、洗滌劑、防腐劑中。大多數沐浴露和護膚霜屬於橙色或紅色類別,因為含有過量的致敏原或刺激性的表面活性劑;洗髮水中則含有過多的硫酸鈉和硫酸銨,對眼睛和皮膚具有刺激性。該雜誌指出,一些製造商使用更溫和的乙氧基化劑作為替代成分,但釋放在環境中很難降解。另外還可以使用可可糖苷來替代,這是一種對皮膚和環境都更加有益的植物糖衍生物。

該雜誌還首次評估了24種目前非常流行的固體化妝和衛生產品。樣本中有一半的除臭劑和三分之一的固體洗髮產品符合製造商對環境和健康的承諾。但該雜誌指出,在某些所謂「天然產品」中也存在不良成分,例如在一些固體產品的配方中,發現了可疑的致敏物質和內分泌干擾物。此外,一些散裝銷售的產品,雖然可以減少浪費,但微生物污染的風險更大。

法國美容用品企業聯合會(FEBEA)對於該雜誌的評估方式表示遺憾,認為評估完全不清晰,也不考慮產品的有效性,只會引起消費者的焦慮,「目的不是讓消費者了解情況,而是讓他們擔心。」

文|魯佳?轉載自旅法華人戰報(ID:DailyFR)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歐洲 的精彩文章:

片單丨這些要代表法國出征2021奧斯卡的電影,你一定得看看
最新民調:法國20%父母沒錢送孩子聖誕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