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沈騰「撞臉」兵馬俑,上《國家寶藏》自嘲「倒瓜子臉」

沈騰「撞臉」兵馬俑,上《國家寶藏》自嘲「倒瓜子臉」

封面新聞記者 曾潔

「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普通的秦國士兵在兩千年前的亂世之中,將體會怎樣的人生苦辣?12月13日晚,央視《國家寶藏》第三季繼故宮之後來到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節目組來到驪山腳下,讓觀眾感受到了兩千多年前為中華文明帶來大一統曙光的烈烈秦風。

節目中,國寶守護人沈騰、陳建斌、富大龍都是實力派演員,他們為觀眾解讀跪射武士俑、秦陵銅車馬、青銅仙鶴的前世今生。

從《羋月傳》到《大秦帝國》系列,秦國如何統一六國,一直是影視劇創作的靈感源泉。從嚴陣以待的大秦軍團,到敦厚儒雅的文官系統,再到爐火純青的製造工藝,秦始皇帝陵究竟還有哪些未解之謎?

喜感

沈騰撞臉兵馬俑

一提起秦始皇陵,多數人首先想到的就是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的兵馬俑。而在兵馬俑中最具有話題代表性的,則是跪射武士俑。他左腿下蹲,右膝著地,咄咄的英氣似乎是秦始皇成就統一霸業的最好詮釋。

作為秦始皇陵拿出的首件國寶,跪射武士俑擁有廣泛的群眾基礎。你看那陝西地圖的輪廓,或者陝西車牌上統一印的帥影,就知道這尊武士俑有多麼深入人心了。

秦兵馬俑坑發現於1974年3月,被譽為「二十世紀考古史上的偉大發現之一」。在跪射武士俑的「前世傳奇」中,沈騰「穿越」回公元前221年,演繹咸陽御手老趙假扮朝父被拆穿的故事。

此前《國家寶藏》釋放了一支先導預告片,不同於靳東的沉穩、陳建斌的霸氣、楊紫的靈動,沈騰的兵馬俑妝容被網友點評「太有喜感」,只見他八字鬍、下巴一撮小鬍子,髮髻略歪,喜感呼之欲出。

沈騰撞臉兵馬俑

節目中,沈騰不僅在兵馬俑中找到了自己的「前世面孔」,自嘲是「豬腰子臉」「倒瓜子臉」,他還在舞台上演繹一位以血肉之軀護萬里河山的秦代御手,娓娓道來「與子同袍」的戰友情深。

儘管兵馬俑氣勢磅礴,但如果你仔細觀察就能發現,每一尊兵馬俑千人千面,並非千篇一律的流水線作業。來自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的文物攝影師趙震分享了他為近8000尊兵馬俑辦「身份證」的故事。有趣的是,他將兵馬俑的文物總賬比作「戶口本」,將文物總賬的撰寫和更改比喻成我國的人口普查,「老的戶口本需要更新了,家裡添丁進口,人員變動都要重新修訂。」這一生動的詮釋,讓觀眾對文物普查更添興趣。

景仰

陳建斌還原劉邦

兩千多年前,秦始皇在自己的陵墓里複製了山川河流、日月星辰,以為大秦帝國延綿不絕。1980年,銅車馬重見天日,奔騰的車馬訴說著大秦巔峰時期的氣派與輝煌。

秦陵銅車馬的「前世傳奇」,重現了秦始皇車隊的宏大場面。不過別出心裁的是,故事將從陳建斌飾演的劉邦的視角出發,帶領觀眾回憶始皇帝鑾駕的風采。

陳建斌演繹劉邦

此前,陳建斌在《甄嬛傳》里飾演心思縝密、工於心計的雍正皇帝,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次登上《國家寶藏》的節目,他挑戰演繹漢高祖劉邦,借秦陵銅車馬抒懷對秦始皇的景仰,也宣誓一位繼往開來的優秀帝王架著「大一統的馬車」呼嘯前行的雄心與偉力。

作為中國考古史上發現最早、體形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青銅車馬,秦陵銅車馬對研究中國古代車馬文化具有劃時代的意義,被稱為「青銅之冠」。中航西飛技術發展辦公室主任鄭煒為觀眾介紹了銅車馬中蘊含的高超工藝,並以大型運輸機運-20的統籌之難反觀銅車馬的技術集成能力,令觀眾頗為驚嘆。

圓夢

富大龍走出彈幕

《國家寶藏》第三季上線以來,網友對富大龍的呼喚不絕於耳,源於他曾經在《大秦帝國之縱橫》中演活了一個滿是帝王霸氣的秦惠文王贏駟。那句他自創的「於後世千秋萬代,每一戶人家的窗檯,我大秦的明月,必朗照之」的經典台詞,可謂深入人心。

富大龍走出彈幕

在觀眾的熱切期盼之下,被譽為是「國家寶藏彈幕里的男人」的富大龍,終於以「青銅仙鶴」 守護人的身份出現在《國家寶藏》的舞台,講述昔日同為質子的嬴政與燕丹,在21年後命運截然相反的故事。

富大龍當年在飾演贏駟時,在史書中能夠找到的資料寥寥無幾,於是他嘗試著以秦國的性格去塑造嬴駟。而在他眼中,嬴政是一個充滿理想的青春的君王。他所守護的青銅仙鶴,象徵著2200年前秦始皇想像中的美和浪漫。

正如富大龍對贏駟這個角色爛熟於心,「青銅仙鶴」的今生講述人張衛星可以說是「最了解秦陵的人」。作為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科研規劃部主任、2009-2019年秦始皇帝陵園考古發掘工作主持者,張衛星分享了「秦俑之父」袁仲一先生的三三原則,分享了秦陵考古隊如何靠著一把鏟、一條繩,發掘出了秦始皇陵的兵馬俑坑、百戲俑坑、石鎧甲坑、水禽坑等重要寶貝,秦陵又如何吸引著一代又一代考古人。

國寶小檔案

1、跪射武士俑

跪射武士俑

他身穿戰袍、外披鎧甲、頭頂左側一髮髻,呈蹲跪式。左腿蹲曲,右膝跪地,右足豎起,足尖抵地,身微側轉,雙手一上一下作持弓弩狀。姿態優美,英俊瀟洒,神態莊嚴,目光炯炯有神。

2、秦陵銅車馬

銅車馬

秦陵銅車馬於1978年6月在秦始皇帝陵封土西側約20米的地方勘探出土,共兩乘,它們的大小為真車馬的二分之一,是目前發現年代最早、形體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銅鑄車馬。

3、青銅仙鶴

青銅鶴

站立於鏤空雲紋踏板之上,曲頸下伸,嘴銜小魚,造型婀娜多姿,端麗秀雅,活靈活現於你我眼前。銅鶴身上殘留彩繪,嘴舌、頭頂和腳爪都是紅色,眼睛黑色,其餘皆白,和真實的仙鶴一模一樣,栩栩如生。時逾千年,它蓬鬆的翅羽與纖細的足依然毫髮畢現,可見當時工匠巧奪天工的技藝與皇家對鶴的喜愛之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封面新聞 的精彩文章:

首屆川渝科技學術大會10日開幕 精彩亮點搶先看
北京搖號新政下月實施 7大焦點問題解析都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