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驚奇 > 投資超過6億,全球唯一的中國天眼怕「冰雹」,砸壞了誰賠?

投資超過6億,全球唯一的中國天眼怕「冰雹」,砸壞了誰賠?

作者:文/虞子期

2020年,不少人都說是不平凡的一年,地球發生的種種問題都在告誡人類,我們應該清醒了,野火,風暴,極端性的高溫,寒冷等現象都在全球肆虐,並且預計2020年還將成為有史以來最熱的一年,這不得不說,未來的地球對地球生命來說,是一個非常令人擔心的問題。而除了自然界的地球變化之外,天文界也是出現了非常轟動的局面,也算是一件不平凡的事件。

最受全球關注的,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簡稱美國天眼,徹底塌了,這對天文界來說可以說是一大損失,當然其實我們回看一下,美國天眼的徹底坍塌,與我們的氣候關係也非常的大,所以在這再次驗證了一個問題,那就是人類面對的自然災難越來越多。在美國「天眼」失去之後,世界被譽為兩大天眼如今就只有中國一個了,世界只剩一隻「天眼」,為對於這種工程投資超過6億建造的全球第一天眼,大家也是非常的關心。

如今的「中國天眼」如何了?

中國天眼在建成之後,引發了世界性的關注,最初大家對它的定義無非就一個字——那就是「大」,對它的研究可以說也是並沒有任何的了解,但是在2020年,中國天眼也公布了一下重大的研究成果,使得大家看到了中國天眼並不是建造拿來看的,而是獲得了重大的科學成就,根據公開數據顯示,我國首要進行的「脈衝星」探索已經獲得了巨大的成就,並且已經達到了世界最先進的水平。

根據《自然》雜誌發表的數據顯示,如今「中國天眼」——FAST累計發現脈衝星數量超過240顆,其中基於FAST數據發表的高水平論文達到40餘篇。這就是中國天眼的最大研究成果,同時中國天眼的工作能力也是達到了基裝狀態,隨著性能的提升,FAST科學潛力逐步顯現,自從驗收醫療,利用「中國天眼」所觀察服務已經超過了5200個機時,達到預期設計目標近2倍。

如今它還在繼續的工作,並且按照理論上對「中國天眼」的定義來看,FAST能接收到137億光年外的電磁信號,這個距離接近於宇宙的邊緣。所以如今的探索我們也只是「冰山一角」,未來對它的利用將會更大,作為世界唯一的「天眼」,中國天眼將會在科學之中發揮巨大的作用,當然對於我國科學家來說,首要的研究是脈衝星,我們也期待能夠快速地實現這方面的突破,將中國的天文實力推向一個新階梯。隨著阿雷西博退出歷史舞台,人類探索深空的重擔也就全部落到中國望遠鏡的肩上了。

全球唯一的中國天眼怕「冰雹」,砸壞了誰賠?

確實很多人可能沒有想到,「中國天眼」在探索方面非常的強大,但是卻怕天上落下來的「冰雹」,也就是我們俗稱雹子,「霸子」,一般這種冰雹是出現在夏季或春夏之交的時段,它是一些小如綠豆、黃豆,大似栗子、雞蛋的冰粒。所以冰雹的大小不一樣,較強的時候我們很多車窗外殼都可能被冰雹打得無法「見人」,直接處於損壞的模式,所以中國天眼也是怕「冰雹」的。

大家其實從中國天眼的構造也可以知道,在FAST的鏡面反射面,是由4000多塊小反射面組成,每一塊反射面設計相當精巧,但由於小反射面的承重能力有限,一顆大冰雹一下,一旦鏡面受損,科研和經濟兩方面都將造成巨大的損失。並且我們如今看到的冰雹是越來越大,在貴州還出現過最大冰雹直徑40毫米的,這個從天上砸下來,就算是生命都可能一命嗚呼。所以這完全是未來面對重要的問題,如今我們也只能針對性的人工影響,最大化地減少中國天眼面對冰雹的情況。

因為當前世界最先進的人工影響天氣技術也還不能做到100%消減冰雹,所以這也是我國氣候中心在周邊部署人工干預氣候變化的原因,這樣就可以最大化的將冰雹出現的情況削弱,確實FAST台址無降雹,這極大地降低了中國天眼的又一方面的損失,但是這個工程也還要繼續下去,實在有點辛苦,也只能將其損壞降低最小,砸壞了誰都賠不起。最後我們來看看中國天眼的未來目標。

中國天眼還有什麼科學目標?

中國天眼除了我們上面你說的發現脈衝星之外,未來工作還很多,例如對地外生命的研究,我國的天眼也是完全加入到了這個探索行列,所以未來將是一個比較令人期待的科學項目,中國天眼能夠接收到137億光年外的電磁信號,如果在這個137億光年外的區域,真的有地外生命存在,並且是一些高級文明,類似於人類一樣,那麼就能夠很輕鬆的找到。

所以地外生命如今中國天眼也可以一展身手,但是多久能夠給我們發現就不清楚。同時世界上還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發現地外生命,都是處於猜測與懷疑的階段,包括科學家們說的發現了一些生命跡象,但是並沒有實際性的證據,所以終究人類對地外生命的探索還是建立在「懷疑之上」。

除此之外,中國天眼的目標還包括了巡視宇宙中的中性氫,研究宇宙大尺度物理學,以探索宇宙起源和演化等等,這些目標也將是一一突破,未來說不定也可以因此有科學家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所以還是挺期待的。這就是中國天眼的情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球科學貓 的精彩文章:

貝加爾湖如何形成的,為何還在擴展,淡水資源能夠人類喝1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