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孩子喜歡扔東西?千萬不要盲目阻止他,好處不要太多

孩子喜歡扔東西?千萬不要盲目阻止他,好處不要太多

孩子出現「怪行為」

別擔心

文 |?軒軒媽

本文由親寶寶原創首發

上周末,幾個朋友帶著孩子來我家玩,吃飯期間,一歲的豆豆不小心碰掉了桌子上的勺子。

勺子掉在地上,發出清脆的聲音,她像發現新大陸一樣開心的手舞足蹈。

我換了一把乾淨的勺子放在桌子上,發現小傢伙伸著小手就去拿勺子,豆豆媽沒想太多,就拿給她玩,再次得到勺子的豆豆直接把勺子扔了。

不僅如此,還扔桌子上的其他能拿得動的東西,只要聽到聲音就開心的笑。

然後再用小眼神「要求」媽媽撿給她,接著扔,完全一副「你看不慣我又干不掉我」的樣子。

豆豆媽無可奈何的說:「怎麼辦?我家這孩子今天怕不是要扔一天的東西了,這要是扔了杯子碗啥的還得了?」

一時間,我們幾個媽媽都在吐槽自己家孩子扔東西的事情:

@可樂媽媽:「我在娃在家玩一下午和鬼子進村沒區別,心累的是,每天都如此。」

@陶陶媽媽:「我家孩子,你越收拾,他扔得越起勁,客廳剛收拾完,卧室像經歷了一場龍捲風。」

@南瓜媽媽:「誰說不是呢,我家南瓜還小的時候,每天跟在她屁股後面收拾,慢慢『扔功』有長進了,東西越扔越遠。」

我家軒軒小時候也是這樣,相信很多爸媽都被孩子喜歡扔東西這一習慣困擾過。

6-9個月的孩子開始有扔東西的行為;1歲左右孩子扔東西的是有意識的行為;2-3歲的孩子,他們認為扔東西是一種遊戲。

其實,孩子扔東西的好處多多,這就是他在探索世界、開發智力、提高運動能力的過程。

孩子喜歡扔東西的好處

1、開發智力

孩子在扔東西後,他們會觀察東西為什麼會掉呢?怎麼掉落的?掉到哪裡?有什麼聲音?這種可以觀察到周圍的環境並看到事物之間的因果聯繫。

每個東西掉在地上的情況是不一樣:勺子會發出清脆的聲音;玻璃杯不僅有聲音還會破碎;乒乓球會彈起幾次,越跑越遠……

這樣慢慢認識世界,認知能力也在提升,是開發智力的過程。

這時候,父母可以準備一些輕巧的小玩具,比如絲巾,乒乓球等。

2、鍛煉運動能力

一般來說,從6~9個月開始,孩子的抓握能力提高,他可以成功抓,成功放,會很開心獲得這個能力,而不斷進行抓握、丟下的練習。

抓起來扔出去,看似簡單,卻是孩子腦部、骨骼以及手、眼協調共同作用的結果,這說明孩子已經開始學會控制手部肌肉了。

父母們可以準備一些適合孩子抓握的玩具,讓他充分鍛煉自己的抓握能力。

3、表達情感

這就和我們承認表達情緒是一樣的,比如有些夫妻鬧情緒了會扔手邊的東西表達自己的不開心。

在家裡,有時候父母因為忙其他事情而冷落了孩子,這時候,他就會通過扔東西的方式吸引你的注意力,「說好的陪我呢?」

或者餓了渴了,累了困了,沒辦法用言語表達,可能就會扔東西。

軒軒小時候,我有一次吃飯忙著處理工作,沒時間和她互動,她突然開始扔食物,我立即回頭制止,很嚴肅的說:「你這樣是不對的,食物是用來吃的,不是用來扔的,吃飽了就不要吃了。」

她並沒有被我嚴肅的表情嚇到,反而在笑,我繼續忙工作,她又開始扔食物,後來,我才意識到她是在引起我的注意。

這時候,父母們更要多關心孩子了,觀察他們的需求並及時回應。

佛羅里達州勞德代爾堡諾瓦東南大學家庭中心副院長Roni Leiderman說:「除非你的孩子從窗戶扔石頭或者真的威脅傷害到他人,否則不要暫停或懲罰他。」

雖然孩子亂扔東西會把家裡搞得亂糟糟,除非用扔東西的方式去傷害他人,大部分情況下父母是不需要制止這一行為的。

0-3歲的孩子並不會因為父母的制止就會停止「扔東西」的行為,一來孩子正處於第一個叛逆期,二來他的自控能力很有限。

所以,父母們的關注點應該是孩子可以扔什麼東西,這樣既滿足了孩子的探知慾望,又在可控制範圍內。

父母如何正確引導

1、儘可能滿足孩子「扔」的願望

可以給他一些不易損壞的玩具,比如塑料玩具、毛絨玩具、橡膠、球類等,讓他扔,父母們還可以陪著一起玩。

當你滿足了孩子扔東西的願望,他的行為得到了滿足,漸漸就會轉移興趣愛好到其他事物上,慢慢扔東西的行為就會消失了。

2、不要立馬撿回他扔出去的東西

如果他扔出一個東西,你立馬撿回來給他,會讓他誤以為你在和他玩遊戲,可能他扔的更起勁。

這時候,可以告訴他自己去撿,或者晚一點在幫他把東西撿回來。

3、明確能扔與不能扔的界限

明確告訴孩子,哪些東西可以扔,哪些不可以扔,從一開始就要讓孩子學會遵守界限。

易碎、危險的東西,比如花瓶之類的玻璃物品,尖銳金屬製品等,這些是不能扔的,在孩子還不能很清晰知道這些東西是不能隨便扔的時候,盡量放到孩子夠不著的地方。

用適當的方法告訴孩子玩具與非玩具之間的區別,可以重複告訴孩子,加深他們的印象。

比如,在吃飯的時候,身體力行的告訴孩子,食物是用來吃的,不能亂扔。或者他想扔書的時候,你可以告訴他,書是用來看的,不是用來扔的,球可以,然後再給他一個球。

4、及時制止攻擊性扔東西行為

當孩子把東西扔向他人的時候一定要制止,避免孩子養成不良的習慣。

比如,孩子之間玩鬧,因為誤會向小朋友扔玩具的時候,父母要立即制止並明確告訴他,這樣做是不對的。

在指出孩子錯誤的同時,也要理解孩子的情緒,並鼓勵他說出自己的想法。

5、把扔東西變成親子遊戲

當孩子覺得自己會「扔東西」是一種本領的時候,我們可以鼓勵他扔東西,但是扔完以後和孩子一起把玩具撿起來放回原處。

還可以通過遊戲的方式,教會孩子收拾東西,比如,把顏色一樣的或者是毛絨的玩具放在一起。

我們還可以準備一個大箱子放在遠處,和孩子比賽往箱子里扔東西,看誰扔的更准,或者往垃圾桶里扔一些不用的東西。

有時周末,我會和軒軒去河邊扔小石頭,我們找來各種各樣的小石頭,站在河邊,比賽誰扔的遠,這個遊戲幾乎成為我家出門遊玩的經典項目了。

雖然孩子扔東西是一件很令人頭疼的事情,但是我們不應該只關注「扔東西」這個表面現象,應該透過現象關注到孩子的心理需求和對成長的渴望。

不要著急發火,要尊重孩子的需求,就像你讓孩子要尊重他人一樣的道理。

每個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都會有這樣或者那樣的成長標誌,在大人眼中這些看似「不正常」的現象,真的只是他成長的階段而已。

與其盲目制止孩子這一「不正常」的行為,不如多一些耐心和理解,正確的引導,幫助孩子渡過這個特殊的時期,更好的成長。

有時候覺得,當媽就像打怪通關,總有未知的難題等著我們解決。其實等孩子長大些,回過頭來想想,這些都不算什麼事~

懷中的小人兒,十天半個月就有新變化,當孩子出現了我們難以理解的行為時,大多數都是他成長過程中的里程碑,我們安心等待,靜待花開就好。

你家孩子有這個「小毛病」嗎?留言區和大家聊一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親寶寶 的精彩文章:

孩子「窩裡橫,出門慫」,背後暴露了這樣的家庭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