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久違的 3A 性能主機,5800X/B550-E/6800XT

久違的 3A 性能主機,5800X/B550-E/6800XT

前言

目前AMD在CPU和GPU高端市場都帶來了不錯的產品,紅隊玩家終於按耐不住,是時候來一套3A性能主機了。此次雖然沒有選擇旗艦型號,但也都是高端系列,CPU選用了ZEN3架構的R7 5800X,不管是多核還是單核性能,都一點不遜色,顯卡為RDNA2架構的RX 6800XT,好不容易才搞到的XFX RX 6800XT 海外版,最終使用下來性能確實不錯。由於此次裝機定位為性能主機,所以在散熱方面選用了360一體式水冷,來自be quiet!的PURE LOOP 360,確保了滿載狀態下的穩定靜音,機箱方面則選擇了兼容360一體水冷和顯卡的ATX機箱,來自追風者的P600S,根據整機功耗,電源選用了安鈦克新推出的NE8500 Gold,應對此次的平台無壓力。

配置清單:

處理器:AMD 銳龍7 5800X

主板:華碩 ROG STRIX B550-E

內存:宇瞻 NOX 暗黑女神 DDR4 3600 8GB x 2

固態硬碟:西部數據 WD_BLACK SN850 1TB

顯卡:訊景 AMD Radeon RX 6800XT 海外版

散熱器:德商必酷 be quiet! PURE LOOP 360

電源:安鈦克 NE850 Gold

機箱追:風者 P600S 曜石黑

整機展示

先來看整機效果吧,機箱前臉,比較穩重的風格,並沒有多餘的開孔設計,不過P600S的前面板能拆除中間部分,提升進風效率。

機箱側面45°效果。

這裡採用了顯卡立式安裝方式。

機箱尾部。

機箱頂部,由於360一體式水冷安裝在了頂部,所以移除掉了頂蓋中間部分。

主板側一覽,可以看到內部利用率還是蠻高的,XFX這塊6800XT顯卡也使得機箱內不那麼空。

主要部件區域。

CPU冷頭,銀色拉絲面板設計,較為特別,不過相當低調。

主板介面保護罩上的敗家之眼並沒有被遮擋,可以完美露出。

內存部分,水冷管從下方走的,燈效並沒有被遮擋太多。

顯卡頂部,露出了信仰燈。

顯卡正面,三風扇設計。

電源位的開窗設計,露出了電源的型號貼紙。

顯卡轉接安裝支架。

前方側面還有追風者的logo。

顯卡頂部的信仰燈細節。

360冷排安裝在了機箱頂部,be quite!的散熱部件給人一種低調感覺。

機箱尾部的14cm排風風扇。

機箱前部的2個14cm進風風扇。

機箱背線側一覽。

主板背部。

機箱帶有一個風扇Hub,可以方便接線。

背線細節一覽,基本上是梳理成一束,然後分別連接到對應部件。

底部位置,可以安裝硬碟支架,在機箱附件盒中,帶了4個。

機箱背線側的3個2.5寸硬碟位。

電源部分,前方還有非常多的空間。

整機側面賞析。

燈效展示

通電後,主機側面燈效一覽。

主要部件燈效。

顯卡頂部的信仰燈。

RADEON RX 6800 XT,用了紅白兩種顏色,突出了紅隊屬性。

XFX logo燈。

主板晶元組上的STRIX logo燈效。

配件展示

AMD 銳龍7 5800X,目前比較好購入的AMD CPU了,5900X和5950X都極難買到,5800X對於日常娛樂和工作已經非常夠用。

CPU背面的針腳。

華碩 ROG STRIX B550-E,最近經常選用的一塊主板,雖然新出了B550-XE,但更突顯了老款的性價比。

帶燈效的介面保護罩,敗家之眼帶有RGB燈效。

AM4插槽及供電部分,為14 2供電模組。

內存插槽,支持超頻到4000 MHz。

CPU供電為8pin 4pin。

PCI插槽部分,前面2條都做了金屬包邊加固。

晶元組散熱片。

M.2散熱片。

主板介面部分,帶有BIOS FlashBack按鍵,可以輕鬆升級BIOS,介面部分也極為豐富,應對日常使用完全沒有問題。

主板背部一覽。

ROG信仰文字,同時還是華碩總部的經緯度信息。

直接安裝上CPU。

內存為宇瞻 暗黑女神 NOX DDR4 3600 8GB × 2,使用的是三星B-die顆粒,超頻性能有保障。

擺拍效果。

安裝到主板上。

頂部的RGB導光帶非常寬。

西部數據 WD_BLACK SN850 1TB,直接安裝上。

費了不少力才搞到的RX 6800XT顯卡,來自XFX的RX 6800XT海外版,剛拿到手被這巨大的體積嚇到了,長度達到了336mm,厚度為57mm,高度為130mm,不過大體積也意味著有較大體積的散熱模塊。整個顯卡採用了全金屬包裹,正面為三風扇的鋁合金散熱器外罩。

顯卡背部,為金屬背部,上面還印有MERC的字樣。

顯卡立起來的效果,可以看到非常巨大厚實,頂部還有信仰文字等。

頂部的信仰燈,RADEON RX 6800 XT帶有燈效。

顯卡前部為XFX的logo燈效。

顯卡供電為8pin 8pin設計,超頻上不存在供電瓶頸,BIOS切換開關也位於此處,切換到官方的「狂怒模式」,能帶來性能的提升。

顯卡背部部分,開有XFX logo的開孔,前部採用了貫穿式風道設計,利用背部的開口快速帶走熱量,提升散熱效能,這個設計在30系顯卡上已經極為廣泛的應用了,不過我記得在A卡上早就有類似的設計了。

MERC的文字,算是系列名吧。

顯卡左右兩側為100m風扇,中間為92mm風扇,在低負載時停轉,三風扇完全覆蓋了顯卡正面的散熱鰭片。

介面部分,PCI擋板上依舊有XFX的logo,HDMI x 1、DP x 2、Type-C x 1的配置滿足了玩家接入各類顯示設備的需求。

顯卡前部,延伸的顯卡背板對散熱鰭片做了很好的包裹保護,細節非常到位。

側面看一下XFX這塊顯卡,可以看出顯卡體積的巨大,57mm接近3槽的厚度,在選擇機箱特別是ITX機箱時需要注意。

顯卡頂部的信仰燈,極大的突出了此套3A主機的信仰。

電源為安鈦克新推出的NE850金牌全模組電源,性價比高,採用全日系電容,LLC DC-DC方案,低負載低轉速設置保證了靜音,850W用來應對5800X 6800XT已經足夠了,同時7年換新也能安心使用。

全模組介面設計,方便進行線纜連接,同時還能替換定製線材。

電源側面貼有型號貼紙,淺綠色非常有標識性。

電源頂部,貼有銘牌貼紙,明確標註了型號和輸出信息。

風扇側,開有較多的開孔,中間貼有安鈦克的logo。

CPU散熱器此次選用了PURE LOOP 360 一體式CPU水冷散熱器,之前使用過旗下的風冷散熱器,印象不錯,對水路比較期待。初次拿到手感覺做工不錯,很精緻的感覺。

冷頭部分,頂部採用了拉絲面板,中間有be quite! 的logo,這個水冷頭帶有白色LED燈效,不張揚。

水泵部分,比較有意思的設計在了管路上,雙層包裹設計保證了穩定和靜音。

360冷排部分,側面印有型號標識。

自帶的風扇為Pure Wings 2 PWM 12cm,之前有使用過,運行起來非常靜音。

追風者P600S曜石黑透版本,極為穩重。

假組好平台,可以看到顯卡的體積確實非常巨大。

如果是ITX主板的話,那麼基本上就是主板安在顯卡上了。

性能測試

使用AMD提供的AMD Ryzen Master可以很簡單的進行CPU超頻,設置好CPU時鐘頻率和CPU電壓即可,這裡設置主頻為全核心4.8GHz,CPU電壓為1.3V。

CPU-Z截圖。

CPU-Z跑分測試,單核性能已經完全超過i9-10850K,多核性能由於核心少2個,略低於i9-10850K。

GPU-Z截圖,可以看到顯卡的詳細信息,Boost頻率盡然到了2340MHz。

監控信息,默認狀態下顯卡風扇停轉,非常靜音。

CinebenchR20 測試結果,CPU多核為6345 pts。

CinebenchR23 測試結果,CPU多核為15365 pts。

CinebenchR23 測試結果,CPU單核為1578 pts。

SSD性能測試,PCIe 4.0的SN850 1TB的讀寫性能都非常可觀。

3DMark Port Royal得分為9253。

3DMark Time Spy 得分16667,顯卡得分18018。

3DMark Fire Strike Extreme 得分23984,顯卡得分25842,這個分數好像已經超過RTX 3090了。

魯大師配置信息。

魯大師娛樂跑分,1121661分。

全核心頻率控制在4.8GHz,為了穩定CPU電壓控制在1.35V,使用AIDA64 FPU拷機測試10分鐘,CPU核心平均溫度為75℃,可以看出be quiet! PURE LOOP 360的散熱性能極為強悍。

使用Furmark顯卡進行測試,滿載下測試10分鐘,溫度最高僅為72℃,滿載時顯卡風扇轉速僅為900RPM左右,非常靜音,可以看出XFX對這塊6800XT的散熱是下了功夫的。

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數字尾巴 的精彩文章:

我復活了 5 年前的初代 Apple Watch
雙十二良品有好事,超值剁手 Buy 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