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梵音的殊妙,體現在哪裡?

梵音的殊妙,體現在哪裡?

每當我們踏入寺廟,聽見僧人唱誦的聲音,抑或是在手機上聆聽佛經唱誦時,都能感到仿若一陣清風拂面,心中的焦躁被安撫妥帖,心神清凈,心態也變得平和起來。

其實,這種令人升起歡喜愉悅的音聲,在佛教中,便叫做「梵音」。有人問:「經常聽人說梵音,那麼什麼是梵音呢?」

梵音在中國佛教的語境中,具備雙重的特性,它可說是屬於、也不屬於人世間的音聲。因為梵唄是佛教寺院的唱念,所以說它是屬於人世間的音聲。但在另一方面,諸多佛教經文屢屢強調梵音的妙善特質,能超越人世間的各類音樂,因此它是優於世間音聲的音聲。《法華文句》中說:「佛報得清凈音聲最妙,號為梵音。」

根據佛經記載,佛陀有六十四種梵音,另有五種梵音——正直、和雅、清澈、深滿、周遍遠聞,表徵大梵天王的音聲特質。所以,一般寺院的唱誦也稱為「梵音」,即是因為它含容了清凈、平和而深遠的音聲特質。

《長阿含經》中說:「其有音聲,五種清凈,乃名梵聲。何等五。一者其音正直,二者其音和雅,三者其音清徹,四者其音深滿,五者周遍遠聞,具此五者,乃名梵音。」

這是說大梵天王所發出的音聲有五種清凈之音,而佛陀在人世間示現,為了讓眾生喜聞樂道,所以佛陀的音聲也是如此,這也就是佛陀三十二相的梵音相,又稱為梵音深遠相、得梵音聲相、聲如梵王相、弘雅梵聲相。

《華嚴經》中說:「微妙梵音,宣暢最上,無上正法。聞者歡喜,得凈妙道。」 而《法華經》的序品中說道:「梵音深妙,令人樂聞。」由此足見佛陀梵音的殊勝微妙。據《大智度論》所言,佛陀的梵音有五種清凈功德:甚深如雷、清徹遠播、入心敬愛、諦了易解與聽者無厭。

這五種功德,說的便是佛陀的梵音好像雷聲一樣直入人心,發人深省,微妙清徹,可以廣傳世間。而凡是聽聞梵音的世間眾生,都不由得會對佛陀生起敬愛之心。而佛陀梵音的清明,使得眾生易於了解,聞即敬信,不會厭倦。

簡略來說,佛陀的清凈梵音具有種種不可思議功德,不光聲音威嚴洪亮,就像奏響天鼓一般,並且微妙殊勝,又像迦陵頻伽鳥的聲音一般,讓聽到梵音的人都油然而生愛樂凈信之心,得到無量的功德。

有緣聽聞佛陀梵音的人,都能隨其根器而得到法益,而且都能生起善心而無雜亂,無論大小權實之教理都能一一明了,斷除心中的種種疑惑,而且常常欲聞正法而毫無疲厭。

世尊示現在因地修行的時候,在無量世中不惡口、常說誠實語、常說讚美的語言、常常教導他人向善、不誹謗正法,從而感得微妙之相。所以我們也應做到不惡言相向、做人說話要誠實、常說讚美他人的話、教導他人向善、不誹謗不詆毀。

南普陀寺弘法部 弘媒中心

圖片|弘法部

編輯|瓦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普陀寺 的精彩文章:

「一條街都排滿了人啊!」 南普陀寺慈善義診服務近3000名泰寧百姓
愚人躊躇不前,慧人卻會當自己的領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