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珍稀食用菌:「雪裙仙子」竹蓀

珍稀食用菌:「雪裙仙子」竹蓀

長裙竹蓀(可食)

在五彩繽紛的菌物世界中,有一位亭亭玉立、裙裾飄飄的「仙女」,她就是「雪裙仙子」——竹蓀。竹蓀又名竹笙、竹參,也被人們稱為「山珍之花」「菌中皇后」等。

竹蓀曾是清朝慈禧太后喜愛的「宮廷貢品」,如今也是國宴上不可缺少的一道名菜。她更是食療滋補之物,香味濃郁,滋味鮮美,自古就列為「草八珍」之一。

竹蓀形狀略似網狀干蛇皮,有深綠色的菌帽,雪白色的圓柱狀菌柄,菌柄頂端有一圍網狀裙從菌蓋向下鋪開,以身形俊美動人而聞名,其鮮品形態猶如一個穿紗裙的姑娘,堪稱「雪裙仙子」,名字好聽,也名副其實。

竹蓀生長期集中在每年6~9月,雨後2~3天內大量生長,會在早上5~7時破土而出。竹蓀剛長出地面時是一個圓球形,這是竹蓀的「胚體」,俗稱「竹蓀蛋」。在陽光充足及氣溫高的情況下,僅需10分鐘左右,它就會「破殼而出」,先長成一根戴帽的圓柱形菌柄,然後菌裙從菌帽下側緩緩垂下,變成名副其實的「雪裙仙子」。

竹蓀是一個家族,有許多姊妹類群,不同種類裙子的長短和色澤不同,或長裙,或超短裙;或白色,或鮮黃色。個個鮮艷欲滴,美麗動人。

採摘竹蓀需要把握時間,待竹蓀完全長出後2~3天內必須採收,否則就會腐爛,堪比曇花一現。採摘後需立刻除去菌蓋菌托,避免菌帽上黑色孢子堆膠質污染竹蓀菌柄和菌裙。新鮮竹蓀做食材前,應先去除基部的鱗片,洗凈菌帽上的黏液,再進行「烘」「凍」「泡」「烹」等加工。

竹蓀中還含有生物鹼、倍半萜和多糖等多種功能成分。竹蓀提取物可減少腹壁脂肪的積存,還有降血脂、抗氧化、增強免疫力以及保護肝臟、抗輻射等作用,可以鎮痛、補氣、降血壓,對高血壓、神經衰弱、腸胃疾病等具有保健及輔助治療作用。此外,竹蓀還具有特異的防腐功能,夏日加入竹蓀烹調的菜、肉,多日不變餿。長期食用還能調整中老年人血脂,可治痢疾、牙痛、支氣管炎、白血病、風濕病、婦科病等。雲南苗族人患癌症幾率較低,可能與他們經常用竹蓀與糯米一同泡水後食用有關。對竹蓀多糖生物活性研究發現,其具有一定的抗腫瘤活性。

在竹蓀產品挑選時,一般遵循「兩看一聞」原則。「兩看」,即看竹蓀顏色和外形,自然烘乾的竹蓀顏色偏黃,形狀完整、朵大肉厚,菌裙擺較長的竹蓀品質較好;「一聞」,即聞起來有股特有的芳香氣味。

值得注意的是,竹蓀的品種很多,其中有一種「黃裙竹蓀」,菌裙顏色為橘黃色或者檸檬黃色,這種竹蓀會引起胃腸中毒,切不可食用。

黃裙竹蓀(有毒)

竹蓀用作食材有很多做法,比如竹蓀排骨湯、竹蓀冬瓜湯、竹蓀茄子等,一般用來燉湯較多。近年來為了加快脫貧攻堅步伐,很多地方都開始大力發展竹蓀種植,發展特色產業。

竹蓀作為一種珍稀食用菌,將有望迅速走上普通百姓的餐桌,也將為造福人類健康貢獻一份力量!

(作者:邊銀丙? 系中國菌物學會副理事長、華中農業大學教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生物技術網 的精彩文章:

澳大利亞:新冠感染者出現癥狀幾周前,廢水中就可以檢測出新冠病毒
獼猴中HIV-1EV抗體共進化導致中和寬度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