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家居 > 三個和尚沒水吃,除非碰上建築師~

三個和尚沒水吃,除非碰上建築師~

世界上最穩定的形狀是三角形

但人和人最穩定的數量肯定不是三個。老祖宗早就告訴了我們:

三個和尚沒水吃、三個女人一台戲...

肥皂電視劇也日夜輪播:劇情推動全靠第三者的加入。

甚至大劉在書中都寫到:

隔壁三體星球的毀滅正是因為三顆太陽彼此的引力糾葛...

既然三個人都已經理不清理還亂了,那三群人混在一起豈不是要原地爆炸?!

但甲方卻說:我偏要試試!

丹麥法羅群島的trshavn學院,要修一個教學樓給體育學院、技術學院、商學院三個學院使用。

校方我想要增加學生之間的交流與溝通,讓不同專業的學生直接互相碰撞,擦出思想的火花。

體育生、理工生、文科生,三種風馬牛不相及的人遇到一塊,那可能碰撞出來的就不是火花而是血花。

這麼大的一塊場地,明明可以一個學院一棟樓,大家獨自美麗,最後加一個公共廣場,完美解決問題,沒必要強求修一棟樓......8?

(精精:誒,住手,住手,做一棟,就做一棟!)

咳咳,既然甲方這麼要求了,那還不是只有繼續寵著他。而如何讓三個學院交流而不是撕逼,這就得看建築師的手段了。

場地有一定的高差,但是景觀非常漂亮,最好的景觀朝向就是面向山谷的一側。

先簡單升起來一個體量,然後把三個學院依次壘上去。

採用了縱向的功能分區,把負責鍛煉和聚會的弱採光功能放在底層,餐廳與輔助功能也放在靠下的位置方便使用。剩下三個機構一人一層。

既然都在都住一塊的,大家都把重複的功能:體育館、食堂和後勤這些功能融合成一個大的,增加交流的機會。

並用一個庭院來解決內部的採光問題,並且為各層機構提供交流共享空間。

除了中庭,另一種經典的公共空間塑造方式便是退台,還能增加景觀面,一舉兩得。

最後再將每層景觀平台用室外樓梯聯繫起來,同時聯繫起中庭空間。

增加了如此多的交流空間,三個學院肯定互相交流了起來。要是這麼想的話,那就是too young too simple了。

在最上面的體育學院說:憑什麼我們面積這麼小?看不起體育生嗎?

在最下面的技術學生說:憑什麼我們技術學院在最下面,什麼景觀都看不見,看不起理工生嗎?

那中間的商學院總該滿足了吧:憑什麼我們在中間,面積不大,景觀也不好,還夾在兩個大老粗中間,沒有一點私密空間,看不起文科生嗎?

老祖宗早就告訴過我們了:不患寡而患不均

行,既然這樣,那什麼形狀最均勻,答案呼之欲出:

圓形!

然後我們再繼續退台...

體育學院、技術學院、商學院:這還不如第一個方案!

(精精:住手,住手,開個玩笑,我們還有其他辦法!)

退台的目的有兩個:擴大景觀面、增加活動空間。

而事實上,除了退台,懸挑也可以達到同樣的目的!

只不過...這樣的造型未免過於憨憨。實際上,每一層並不需要這麼多面積,因此讓我們一層保留一個,讓露台呈螺旋上升狀。

這樣看起來是好了許多,但還是有點過於對稱,我們再把懸挑從對稱軸除移到切線處。

這樣整個造型就飄逸了許多,大家都有了足夠的景觀面,和各自比較獨立的公共空間。

再根據功能面積,控制一下每層懸挑的長度。

一切看起來都是如此美好~

校方卻突然跳出來說道:這些露台啊,雖然很好,但是每個學院都是自己玩自己的,怎麼交流?

精精:眼神交流吧!

(精精:別動手,別動手,我們改!)

為了促進公共空間之間以及內外的聯繫,每層靠近中庭內部均向後做了一定退台,同時也打通了中庭內外的聯繫。

而且彼此之間的位置呈現旋轉上升的態勢,增加了上下空間的流動性。

再加上聯繫每一層中庭退台的樓梯

中庭之間只用樓梯連接還是略顯單調,正好順應地形,將樓梯地景化成一個公共區域,使得無論是觀演、互動、交通都能在大台階上發生。

接下來讓我們圍著圓心置入交通核

再根據每一層面積將功能布置上。

這樣就完美滿足了各項條件:大家都有良好的景觀面、較為均勻的空間和面積,足夠的公共空間,但也有各自獨立的空間。既交流,又獨立,想靜靜就能去找靜靜,想碰撞就能去碰撞。

體育學院、技術學院、商學院:我很滿意!

校方:挑台這麼長,結構怎麼做呢?

精精:結構師的事情你問我建築師幹嘛?

(精精:別打了,別打了,用桁架,用桁架,這樣就能懸挑了!)

利用斜向桿件將上下樓板連成一體,增強結構的剛度。

最後再加上柱子,這樣這個方案就完成啦!

這就是由大名鼎鼎的BIG設計的位於法羅群島,托爾沙文的體育學院-技術學院-商學院三合一項目。我們來看一遍總的步驟:

以及項目實景照片圖紙吧:

圖片來源:

1.項目照片rasmus hjortshoj

項目圖紙BIG

來源:https://www.gooood.cn/glasir-torshavn-college-big.htm

3.其餘分析圖和動圖均作者自繪,轉載請著名出處。

4.以上內容均屬作者個人見解,如有雷同,那一定是見鬼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建築師的非建築 的精彩文章:

名家聯手,景泰藍與粉彩瓷碰撞,一轉一景,美到驚艷!
一個「憔悴」的建築師,與你聊聊「既讓建築師著迷,也會讓建築師迷失」的鋼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