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伊朗擴大石油出口,特朗普極限施壓失效,越來越多國家對美國不滿

伊朗擴大石油出口,特朗普極限施壓失效,越來越多國家對美國不滿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雖然特朗普政府一再宣稱要對伊朗「極限施壓」並頻頻加碼制裁措施,但伊朗經過積極應對,終於找到有效方法繞過美國制裁,有效擴大石油出口。

據外媒12月16日報道,近幾個月來,伊朗已經成功繞過美國制裁,向包括中國在內的多個國家出口更多石油,拓展伊朗石油出口渠道。作為一個能源出口國,伊朗經濟生命線由此得到維繫。同時,伊朗也藉此有效破壞特朗普政府針對伊朗實施的所謂「極限施壓」政策。

特朗普政府上台後不久便改變美國政府此前政策,強行退出「伊核協議」並恢復對伊制裁。隨後雙方展開激烈博弈,美國對伊朗的制裁力度也不斷增加。即使面對大選和疫情壓力,特朗普政府也沒有放棄向伊朗施壓。甚至有傳言稱,特朗普向管理對伊朗事務的官員稱,只要不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就可以隨意對伊朗施壓

但美國所謂的「極限施壓」政策沒得到國際社會廣泛認可,據美聯社9月20日報道,聯合國秘書長在一封公開信中表示,美國政府宣布「重啟制裁」的行為具有高度不確定性,若要正式恢複製裁必須協議簽署國集體同意,但美國已聲明退出該協議。另據海外網11月19日報道,德國外交部長海科·馬斯接受公開採訪時嚴厲批評美國所謂對伊朗「極限施壓」政策。他表示,歐盟不會追隨美國腳步,因為這樣會引發局勢升級。

伊朗石油出口的擴大不僅是美國制裁措施的失效,更是有著很深刻的國際意義。

首先,國際社會已經將對美不滿表現在明面。過去很長一段時間,攝於美國強大政治經濟主導能力及軍事能力,國際社會對美國的不滿更多採取間接方式表達。可伊朗能頂著美國制裁壓力拓展國際石油銷售渠道顯示出很多國家沒有配合美國所謂「極限施壓」,紛紛採取直接或間接方式幫助伊朗渡過難關。這種情況下,美國的制裁很難產生效果。因為美國經濟體量雖大,但並不是世界經濟的全部,沒有各國的廣泛協助根本不可能堵住所有伊朗石油銷售渠道。

其次,以美國為主導的國際秩序正在發生改變。作為全球唯一超級大國,美國對國際秩序的主導能力毋庸置疑。然而,伊朗成功繞過美國制裁銷售石油的現實表明,美國的主導能力已經受到明顯削弱。2003年推翻薩達姆政權前,美國也曾對伊拉克展開全面制裁,結果伊拉克經濟遭到重創,石油出口幾乎停滯。以至於當伊拉克新政府上台後,即便內外局勢很不穩定,伊拉克石油出口也還是呈現著報復性增長,一度從紙面上拉高伊拉克經濟總量。可自從美國退出伊核協議恢復對伊朗制裁後,儘管各種措施越來越嚴厲,伊朗經濟仍沒有崩潰跡象,部分歐盟國家和亞太國家都在尋找很多辦法繞過美國制裁。現實而言,這些國家在伊朗並沒有太大利益,即使不進口伊朗石油也不會影響本國經濟,可他們依舊堅持這樣做,顯示出美國已經失去對國際秩序的絕對主導能力。

再次,維護全球基本穩定已經成為大多數國家共識。伊朗核問題遷延日久,對地區穩定形成很大威脅。但隨著伊核協議簽署,伊朗以放棄對核武器追求並允許國際社會監督為代價換取制裁解除,一定程度上讓這一問題得到解決。然而,美國退出伊核協議並不斷向伊朗極限施壓造成伊核協議無法履行,極大威脅地區穩定。在全球經濟疲軟大背景下,多數國家並不願攪亂國際局勢,所以積極幫助伊朗,保持伊核協議繼續履行的可能是一種非常務實選擇。

站在美國角度,退出伊核協議並向伊朗「極限施壓」以取得更大利益確實符合美國國家需求。但這樣做的代價是國際局勢緊張,拖延國際經濟恢復步伐。可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伊朗石油出口渠道拓寬從一個側面表達出國際社會的無聲抗議,美國若繼續選擇無視,只會站在世界的對立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首發資訊 的精彩文章:

5天新增確診過百萬,美國甚至出現火葬場席位告急,特朗普卻在忙些啥?
美國2020六次對台軍售,用「切香腸」試探大陸底線,這次又賣了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