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東方聖城」曲阜的由來!

「東方聖城」曲阜的由來!

坐落山東南部的曲阜縣城是孔子的故鄉,是黃帝生地、神農故都、商殷故國、周漢魯都,是東方文化重要發祥地,被稱為「東方耶路撒冷」。

曲阜一帶很早就是一些古代東方民族活動的中心,相傳6000多年前的東夷族少昊就曾居於此。商朝中期稍晚的南庚、陽甲曾遷於此地,商人西遷後,這一帶商末成為東夷族奄國所有。武王滅商以後,成為周公的封地——魯國。周公需要留在朝廷輔佐成王,「而使其子伯禽代封於魯」。魯伯禽在這裡修建了宮殿、宗廟和城郭,這就是曲阜城的由來。

魯公伯禽所建的曲阜城,一直延續使用到春秋、戰國時期。為了與後世的漢城相區別,我們稱之為「魯國故城」。而「曲阜」這個地名,因「魯城中有阜,逶曲長七八里,故名曲阜」。周時興建的魯城規模很大,城內圍進了一座曲曲折折長達七八里的土山。「阜」就是土山,因此這座城被命名為曲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讀史 的精彩文章:

如果不是因為譚嗣同引刀一快,戊戌變法也許只是一場鬧劇
數典忘祖是怎麼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