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馬斯克搬家能說明矽谷創新能力不行了嗎?中國如何領導世界(二)如何建立以原創為主導的科技創新體制2|汪濤

馬斯克搬家能說明矽谷創新能力不行了嗎?中國如何領導世界(二)如何建立以原創為主導的科技創新體制2|汪濤

關注風雲之聲

提升思維層次

導讀

一切成功者的話都是不同方式的忽悠。

本文受環球時報之約而作,首發於12月16日環球時報「汪濤:大公司離開未傷矽谷核心競爭力」。本文內容上有所豐富,作為本來就計劃寫的「中國如何領導世界」系列(二)如何建立以原創為主導的科技創新體制的第2部分。

最近兩件關於馬斯克的新聞引起了人們很大關注,一是當地時間2020年12月8日,華爾街日報報道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已從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搬家到得克薩斯州,二是第二天他的太空探索公司SpaceX最新飛船「星艦」(Starship)SN-8原型機試飛時,由於燃料箱壓力低,在著陸時爆炸。這兩件看起來都是負面的事情,卻並不能簡單地當成負面信息來解讀。馬斯克在回應星艦爆炸事件時,在自己推特上向團隊祝賀,表示飛船在上升和降落中的部分操作成功,並且拿到了所需要的數據。這樣說的確也不能只是當成一個安慰,SN8基本飛完了6分鐘測試的全程,只是在最後階段著陸失敗。因此6分鐘飛行過程都是成功的,並且獲得了全程的測量數據。可以預料後面再經過改進就離最終的成功不遠了。之前可回收的獵鷹火箭在研製和試驗過程中也出現過很多次墜毀失敗,但最後經過多次失敗還是成功實現了最初設想的可回收火箭的成熟商用化。

2020年2月28日,星艦SN1在地面進行低溫壓力測試時發生爆炸。此前在2019年11月20日,MK1在進行地面測試時機身破裂。

2020年5月29號,星艦SN4在地面點火試驗時發生爆炸。此前的4月4日,SN3在地面低溫壓力測試時垮塌。之後的6月16日,SN7在壓力測試時爆炸,9月23日,SN7.1在壓力測試時成功爆炸(本身就是要測到爆炸為止,測量到符合要求的極限壓力值)。如此之多的壓力測試爆炸,是因為其要儘可能降低成本選擇便宜的材料,又要保證承受去火星旅行的嚴苛極限環境挑戰。

2020年12月9日,星艦SN8在升空測試完成後落地時發生爆炸。此前的8月5日,SN5還曾靠火箭動力躍起150米,並成功降落。

? ?短短一年時間如此之多的爆炸,進步過程清晰可見,令人鼓舞。SpaceX就一直是在一次又一次爆炸聲中不斷走向成功,這就是馬斯克式樂觀的理由。

關於搬家的事情,馬斯克接受採訪時對矽谷和所在地加州的創新環境進行了公開的批評:「我認為我們會看到矽谷的影響有所降低」。對此我們應當保持高度慎重的態度。當前中國正處在一個特殊的時期,從過去的所有事情上都盲目崇美,似乎在轉向凡事都嘲笑美國。但是,在對待矽谷的創新能力上,我們切不可簡單地因為馬斯克對矽谷批評而產生錯誤的看法,不要忘了正是在矽谷出現了馬斯克,也成就了無數馬斯克式的創新人物。只是馬斯克在矽谷也屬於非常另類的,在其移民火星計劃的最後階段開始離開矽谷。

無論一個人、企業還是國家,其成功和強大的真正奧秘是不會輕易全盤示人的。天天宣傳和推銷的,很可能只是對其有利,甚至對他人有害的東西。這正是美國過去大力宣揚的「燈塔國」理念在今天被中國人普遍拋棄的原因所在。去美國的中國人往往只是去參觀GOOGLE、蘋果、微軟、INTEL、IBM等知名大公司的辦公樓,甚至其餐廳、商店。如果能夠與知名的企業家、投資人一起座談一下、合個影,就感覺收穫滿滿。喜歡聽成功者講故事是人的天性,但是,這些已經成功的企業家和投資人無論做什麼,說什麼都是「正確的」。從他們現在的「輝煌」中你不可能了解到他們最初原創成功的原因是什麼。他們說的,只是他們想讓別人聽到的東西。馬雲老師是成功者,他現在講什麼都是有道理的,但他講的一切話如果不是為了讓你去阿里開店,就是為了讓你去阿里買東西。如果你想成功、成為新的阿里,馬老師肯定會告訴你阿里已經成功了,不可能再出現第二個阿里。即使已經出現拼多多、唯品會,另外還有京東、噹噹等電商,馬老師也只會在講這種話時選擇完全無視。聽成功者講話,你不僅不可能明白他成功的原因,而且很可能他為了阻止其他人成為競爭對手,只會利用成功者的迷人光環來誤導他人的認知。

一切成功者的話都是不同方式的忽悠。

人們已經把美國原創能力很強當成天經地義、其他人學不會的能力。如果是站在美國的利益角度,這當然是他們最希望別人形成的認知狀態。美國人從來沒有系統地介紹過其原創能力的經驗是什麼,而這才是我們今天應當深入地研究和學習的地方。

這幾年中美科技戰帶給了中國巨大的衝擊,如果能夠扛住美國的制裁和封鎖,我們就認為已經很牛了。但為什麼不去思考一個更深入的問題:為什麼美國具備制裁中國企業的可能呢?因為很多相關的技術和產品是美國原創的,我們是跟隨和模仿者,所做的更多工作是降低成本,增加些功能。如果相關技術領域是中國人的原創,美國怎麼可能有制裁中國的機會?他們得求著中國把產品賣給他們。要制裁和封鎖那也得是中國封鎖美國。改革開放40年來我們的確主要是通過模仿、學習、補課等跟隨型的戰略迅速獲得經濟的發展,但在今天這條路已經走到盡頭了。一是能被模仿的東西剩下不多,二是還剩下的東西別人也不會輕易再讓我們去模仿。我們必須要轉向原創型的發展路線,因此,美國的原創經驗和能力對我們今天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我們需要從模仿美國具體的技術、產品和商業模式,轉向模仿美國的原創能力。但很遺憾,雖然我們都知道美國原創能力很強,奇怪的是極少有中國學者、官員和企業家去深入研究為什麼美國人原創能力很強,原因何在?

有一個道理非常簡單,原創的能力和相應的奧秘並不是存在於已經成功的大企業今天的輝煌之中,而是存在於他們最初是如何從幾個人甚至一個、兩個人的幼小種子生根發芽迅速成長起來的。其道理也並不複雜,絕對不是那些公知和燈塔國理念中宣揚的只要有民主、自由和人權就能有原創的能力。事實上,原創的能力與那些燈塔理念毫無關係。一個人只要成功了,算命先生都能把他身上長的一顆黑痣或者左手紋理的「事業線」走向解釋成他成功的原因。世界上號稱自己是自由的國家數以百計,有幾個真能具備技術原創能力的?即使在美國,具備原創能力也並不是什麼地方都有,主要就是集中在矽谷、西雅圖、德克薩斯、波士頓等極少數地區,尤其是矽谷。正是帶著深入研究和學習美國原創能力的目的,我曾在長達7年的投資經歷中,持續在美國矽谷、西雅圖等地參與投資了近30多個天使階段的項目。與數以千計初創期的創始人、天使投資人進行過深入交流,對矽谷的形成和發展歷史進行過深入地分析,終於明白了這種原創能力形成的原因和機理。

原理很簡單,具備技術上原創能力的人到處都有,但是,這樣的人往往需要消耗一生中非常漫長的時間去進行技術原創的過程。這樣,他們就很難同時具備市場營銷、經營、管理、財務、投融資等方面的能力,也很難有足夠的資金去將原創性的技術和產品進行市場化的工作。因此,能否迅速彌補原創者的所有缺陷,就是這些原創性的技術成果是否可以成功商業化的關鍵所在。這一職能是由天使投資人所承擔的。天使投資完全不是我們現在所理解的僅僅是投資的一個早期階段,而是具有與後期的VC完全不同的特點:投錢 投人。天使投資人往往是成功創業並退出的人,他們已經財務自由,具有成功運作企業的所有能力和資源,又具有支持原創項目的情懷以及從原創性的項目中獲得豐厚利益的經驗。因此,他們在特定技術領域具備準確判斷項目的能力,有種子期和天使期項目發展所需要的資金,人脈資源,吸引更多管理人才的能力(很多都是他們曾經的同事和下屬),進一步融資的渠道等。當他們投資並加入團隊後,彌補了原創項目所欠缺的所有要素。矽谷現在有數以十萬計的合格天使投資人,即使在矽谷發展的早期,斯坦福大學也充當了天使投資者的職能和角色。這就是矽谷成功的奧秘,一點都不神秘。但是,人人都知道喬布斯,卻沒幾個人知道馬庫拉,人人都知道馬雲,卻沒幾個人知道馬雲成功的關鍵是?崇信。真正成功的奧秘,成功者是不會主動告訴你的。尤其天使投資人往往在企業成功上市之前就退出,去追尋下一個原創項目了。企業為了品牌定位的需要,一般也會把宣傳的焦點只集中在一個人,就是最主要的創始人和企業最高領導人身上。因此,作為原創真正成功奧秘的天使投資人一般都不在人們關注的視野之內。

前加州州長、鐵路大享利蘭.斯坦福和他的妻子簡.斯坦福( Leland and Jane Stanford),他們的獨生兒子小利蘭.蘭斯坦福(Leland Stanford Junior)

如果真正明白了矽谷形成的歷史,就會發現它很大程度上是一個社會發展基因突變的偶然結果。1884年,斯坦福一家到義大利旅行時,他們的獨生子小利蘭.斯坦福不幸得了傷寒於佛羅倫薩病逝。如果不是因為如此之大的家庭變故,斯坦福夫婦不會產生將幾乎全部資產和土地捐出建立小利蘭·斯坦福大學的想法。如果沒有斯坦福大學,真的就不會有矽谷。更重要的是不會有一代代傳承的天使精神。斯坦福大學在初期資金困難近乎於要關門時,斯坦福夫人省吃儉用,以天使般的愛心拿出自己的生活費強力支撐學校繼續辦下去。從矽谷一代代天使投資人身上,我們可以深切感受到斯坦福夫婦留下的撼人心魄的精神力量。當我在斯坦福大學博物館斯坦福全家合影像前被這種精神力量的震撼而淚如雨下時,我才真正明白了矽谷創新的源動力來自何處。天下的大學有無數,最初遠比斯坦福大學更好的大學也有無數,但為什麼只有斯坦福大學成為矽谷的誕生地,這個從其誕生的一開始就具有天使基因才是關鍵。只有理解了斯坦福夫婦,才能理解什麼才是真正的「天使投資」。正是因為斯坦福大學遠離民主自由的中心華盛頓,因此,得不到足夠的辦學資金就一直是困擾其發展的問題。也正是這一困擾促使斯坦福大學副校長,號稱「矽谷之父」的特曼教授絞盡腦汁地把學校的土地租借出去形成了世界上第一個高科技創新園區。所以,矽谷不僅不是因為民主自由燈塔的照耀而成為創新中心,正是因為缺乏民主自由的「關懷」而被逼成為世界科技創新中心,以解決學校資金困難。特曼教授不僅突破了矽谷的基本土地制度——將斯坦福大學的校園出租給高科技公司,而且他直接鼓勵了自己的學生、惠普公司(HP)的創始人休利特和帕卡德創業,提供了538美元的天使資金。他也極力邀請因發明半導體晶體管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肖克萊回矽谷創業,在Mountain View建立了「肖克萊實驗室股份有限公司」。肖克萊從其他地方又引來了號稱矽谷八大金剛的半導體傑出人才。這八大金剛後來離開肖克萊的公司成立了著名的仙童公司,從這裡又誕生了INTEL、AMD、NS等半導體公司以及其他眾多的半導體等公司。這是矽谷之所以成為「矽谷」的關鍵所在。在肖克萊進入矽谷之前,他本來與半導體並沒有太突出的關係。而在後來矽谷的半導體產業很快流失到了台灣、日本和韓國,但矽谷的創新能力持續不減,不斷進入新的科技領域而保持其經濟活力。

美國絕大多數高校也和中國的高校一樣,到首都華盛頓去「跑部錢進」爭項目、爭教育經費。但斯坦福大學不是伸手要錢而成為矽谷創新的源動力,他反而是矽谷最大的天使投資機構,同時又從其投資的成功中獲利極為豐厚。不僅從股權中獲利,而且通過矽谷成功的校友企業大量的捐款進入校友基金。這些你在GOOGLE、CISCO等巨頭們今天的宏偉辦公樓里是發現不了的,只有從他們還是斯坦福「校企」寥寥數語的故事中才能到得啟迪。雖然那些恢弘的成功巨頭們的大樓很多我也都去過。

一切不投人的投資都屬於炒股票,只是在不同階段炒股票而已。中國的VC界基本處於這種只是「一級市場炒股票」的狀態。炒股票就是投錢買了股權,然後等待估值的增長,再然後獲利退出。所謂的「投後服務」最多只是引薦一下有資源的人脈而已。國內很多所謂的「天使投資」只不過是在項目早期階段炒股票。天使並不是只住在天上炒股票,而是要下凡與被投資的人組成一個團隊,一起實際地解決問題。我們對天使只限於神話傳說的幻想里,期待著天女下凡:七仙女、白素貞……卻沒有認真想過自己成為天使。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中國並不缺少原創,缺的只是把原創變成市場的橋樑。中國不僅極度缺少「投錢 投人」的真正合格天使投資人,而且到現在整個社會都還沒認識到這一問題的極端重要性。大量的科研項目只是用「專家評審」的方式去作判斷,但在原創性的問題上,沒有人是「專家」。即使是原創者本人,也只不過是在相應的全新領域研究得時間更長一些。開完評審會拿了專家評審費就走人,又怎麼可能有自己拿錢作判斷來得認真和嚴肅?就算不斷地改進評審流程,在網上抽籤選擇評審的專家,能解決問題嗎?

只有理解了以上奧秘,我們才能真正理解馬斯克,以及他為什麼會離開矽谷。首先需要說明一下的是,從圍繞斯坦福大學形成矽谷的一開始,隨著初創公司不斷地成功,就持續不斷地有創新公司離開到別的地方發展。因為隨著矽谷的成功和經濟的發達,其各項要素成本包括稅收的確比其他地方要高。因此,已經創業成功的企業為更進一步降低成本,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選擇部分職能離開矽谷是正常的產業要素轉移行為。如果成功的企業都不離開矽谷,矽谷也很快就沒有進一步發展的空間了。因此,從這個角度說,馬斯克離開矽谷選擇到稅率更低的德州去發展有正常的一面。但是,馬斯克與其他創業故事的不同之處在於:他是一個超級的天使投資人。因為一般情況下,天使投資人投入的項目在天使期資金需求相對是不大的,大多在幾萬美元到幾十萬美元這樣的數量級,也有到百萬美元的,能上千萬美元的都極為罕見。但馬斯克就算在矽谷也是一般人難以理解的,他每次創業成功並退出後,作為超級天使加入的下一個項目都是資金需求在數億美元甚至幾十億美元的數量級。在矽谷也有很多不理解他的人,罵他是瘋子的大有人在。他曾多次在接受採訪時忍不住流淚,透露要持續承受人們把他移民火星的夢想當成笑話的輿論壓力。即使在世界原創能力最頂尖的矽谷,絕大多數人也都是如其他地方一樣的凡夫俗子。如果你只是開發一個人工智慧軟體,測試中出現一百次、一千次甚至一萬次失敗,只要你不告訴別人,沒人知道你曾經失敗過多少次,失敗的情況是什麼樣的。但馬斯克不同,他做的天使投資項目,其失敗都不得不一覽無餘地呈現在公眾面前,而且每次失敗的資金損失都可能是天文數字。無論是特斯拉電動車自燃還是SpaceX的火箭爆炸,都註定成為媒體的焦點和大新聞。這使馬斯克在創業的道路上要承受遠遠超過一般創業者的心理壓力。一般的天使都不在人們視野之內,而馬斯克這個超級天使卻持續成為媒體的焦點和中心。

這就是馬斯克,註定與眾不同。他本來就是要從地球搬家到火星去的,所以第一步先從矽谷搬家到德州實在是算不了什麼。很想對馬斯克說的是:如果在美國再有人欺負你,你就先搬家到中國來吧,我們是地球人中最理解和支持你的群體,我們也想乘星艦去看看火星長什麼樣子,不用和美國那幫凡夫俗子一般見識。況且姓馬的在中國都比較容易成功。雖然現在中國當項目還處於種子和天使階段時,發現和支持比較困難,但當項目已經發展到SpaceX目前這個階段,早就被列入十三五,更別說現在的十四五規划了,創業板上市也會優先考慮。國家幾十億上百億的補貼和專門成立的火星大基金投進來,怎麼能讓馬斯克一個人硬撐著承受這麼多壓力?他早該去考慮火星基地的建設和地球人口搬遷問題了,哪裡還用得著在星艦項目上跌跌撞撞、磨磨蹭蹭?況且美國才幾個人,還需要從別的國家移民進美國呢,哪裡會著急移民去火星?中國人口多,真需要移民去個沒人的地方,那樣就可以改變當前的二胎政策,徹底放開生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火星省的成立也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標誌。馬斯克就任第一任火星省委書記應該是沒問題的。除了一帶一路,沿長三角、珠三角、大灣區、中西部、大西北、東三省、沿長江經濟帶等等一系列發展戰略,完全可以再搞出一個「沿地球-月球-火星經濟帶」發展戰略嘛。需要什麼特殊政策支持,你們火星省委領導班子自己在政治局統一領導下研究制定,再交人大討論修改批准就行了,哪裡還用得著忍受美國那種拖沓的工作作風。再說了,特斯拉電動車生產廠搬到中國上海以後才真正進入正常發展軌道的,SpaceX將更是如此。以上這些,各地招商引進辦公室應該認真考慮一下。

所以,深入研究清楚了矽谷式創新,並把它與中國式創新相結合,那才是無敵的。

因這段時間項目進展較多,時間緊張,本系列文章並非按順序寫,好在各部分相對獨立,望讀者海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風雲之聲 的精彩文章:

前沿熱點:利用負排放技術減緩氣候變化|中國工程院院刊
我國新一代「人造太陽」首次放電,袁嵐峰為你解讀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