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貪滿多損,謙卑多福(深度好文)

貪滿多損,謙卑多福(深度好文)

古人說:「滿招損,謙受益。」

一個人志得意滿,身後緊跟的不是天災就是人禍;一個人謙恭敬畏,不僅諸事順遂,還會常遇貴人。

世上沒有長盛不衰的東西,只有盛極必衰的道理。

做人別太貪,讓點利益給別人占;做事別太滿,留點餘地給別人行。

《易經》云:「潛龍勿用。」

置身巔峰,心要沉穩,能力越大,越要謙卑。【微信公號:老子道德經】

貪滿者多損

《道德經·第九章》:「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

貪圖盈滿,不如適可而止,鋒芒顯露,未必能長保尖銳。

凡事都想多多益善,結局可能會一無所終。

有人總結韓信一生「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其實不然。

最後讓韓信身死未央宮的,其實是他「不懂知足」。

起初韓信在劉邦帳下只是個轉運糧草的都尉,因為蕭何舉薦一躍成為了大將軍。

韓信制定出的「漢中對策」,成為了劉邦一統天下的方略;

他平定諸侯,背水一戰打贏了趙國,又在齊國全殲了20萬楚軍,從此再無人敢與漢軍抗衡;

直到垓下之圍,韓信用四面楚歌逼得項羽烏江自刎,大漢基業從此奠定。

《道德經·四十四章》:「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但韓信卻永遠不懂得知足,不知道停止。

大將軍不夠,齊王不夠,楚王還不夠,他一路高升,結果功高蓋主遭到劉邦忌憚,被呂后夷滅三族,自己死在了未央宮。

人生就像是一個容器,無論器量大小,裝得太滿都會徹底傾覆。

貪慾則是糖衣炮彈,品嘗得味道雖甜,遲早讓你吃盡苦頭。

日中而昃,月滿而虧,人生有度,才能高枕無憂。

謙卑者多福

《易經》中講:「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鬼神害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

無論天地鬼神還是人們自己,對謙虛的人都格外喜歡。

《了凡四訓》記載,明代學者張畏岩,學識淵博聲名遠播。

他意氣風發去南京科考,卻不曾想名落孫山。

看著榜上無名,他破口大罵,罵主考官有眼無珠不識人才。

一位道士恰巧路過,站在一旁笑而不語。

張畏岩遷怒於道士,道士卻笑著說:「你的答卷一定不好。」

張畏岩怒道:「你沒看過,怎知不好?」

道士說:「答卷作文貴在心平氣和,你心性浮躁,在此大罵考官,文章能作得好嗎?」

又說:「考中考不中全在命數,修善積德全在本心,謙虛自省,才能積德改命,為何不反省自己而去辱罵別人?」

張畏岩恍然大悟,不再心高氣傲,他積德行善,三年後果然考取了功名。

《道德經·第二十四章》:「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

自我炫耀的人不會成功,自高自大的人無法進步。

待人接物學會虛心,為人處世懂得謙退,才能得到天地鬼神的眷顧,才是收穫福報的基礎。

傲氣多害,謙光有益,本事越大的人,姿態反而越低。

貪滿者多損,謙卑者多福。

一個人有多謙卑,就有多高貴,進退有度,才能遊刃有餘。

俗話說:「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不要把自己想得太高,不要把心裝得太滿,永遠虛懷若谷,永遠保持謙卑。請您轉發分享,福生無量!【微信公號:老子道德經】

*作者:逍遙子?來源:老子道德經(ID:LZDDJ-1)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子道德經 的精彩文章:

福,在心不在物;命,在人不在天!(深度好文)
人這一生,渡你的只有兩個人!(深度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