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食 > 按熟普的標準來買白茶,小心遇到黑乎乎的做舊、渥堆、倉味老白茶

按熟普的標準來買白茶,小心遇到黑乎乎的做舊、渥堆、倉味老白茶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企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有一天,某位新手茶友在網上買了一餅茶。

發來圖片看。

黑乎乎,粘不拉嘰,油光發亮。

跟黑米黑芝麻丸,竟然是同色系。

賣方跟他說,這是老茶餅,存放有11年了,市面上不多見,要買就要快下手,遲了就要沒貨了。

這位新手茶友,原本買茶就喝得少。

一看是11年陳的老茶。

二看顏色黑褐褐的,確實夠蒼老。

三看價格也合適,才兩三百左右。

總之,很符合他在心裡,對「老白茶」的想像與價格定位。

一招激將法下,就爽快買單了。

但將茶買回家後,發覺口感真是一般。

很苦澀,也其他味道,也沒什麼茶香。

然後,就私信找我們鑒茶。

只一眼看,這又是典型的渥堆做舊老白茶。

新茶友困惑不解,「白茶餅顏色發黑就是做舊?熟普老茶不都是這樣嗎?」

額,白茶和熟普是兩類茶,風牛馬不相及。

要是按熟普的標準來買老白茶,很容易遇到各種白茶界的「妖魔鬼怪」!

《2》

第一,黑乎乎的老白茶

茶友發來的那餅「老白茶」,是非常容易辨認的一類做舊茶。

黑褐一片的單調外觀,特別有辨識度,一眼就能看穿。

讓人忍不住腹誹這餅茶的制茶師,你的造假技術太小兒科,沒技術含量,太偷懶了。

一句話,你太不好玩了。

一眼就能看破的魔術,它壓根就不是魔術,而是把戲。

蓋因為,白茶不論存多久,都不會變成黑褐二色。

年份真實,自然陳化的老白茶,顏色是很自然的。

比如,秋壽眉壓成的茶餅。

端起茶餅,仔細觀察,顏色有深綠,有淺綠,有黃,有灰,並且還有少部分褐色。

整體上,綠色才是白茶葉片的主色調。

這是由茶樹鮮葉的葉綠素含量,決定的。

同時,亦與白茶的特殊工藝相關。

白茶的加工,不揉捻,不殺青,更沒有渥堆。

經萎凋、乾燥等主要工序後,白茶的天然色系得以完好保留。

綠的綠,黃的黃,整塊壽眉餅顏色層次,似秋日層林盡染的山林,擁有自然的色彩過渡。

這樣的茶在後期乾燥、密封、陰涼、乾淨的保存狀態下,也不會無端端的變黑變褐。

試想,將一件新買的綠襯衫,放進衣櫃里。

再隔個幾年,打開出來看,它的顏色會變黑嗎?

當然不會。

同理,白茶在儲存的過程中,顏色會逐漸變深,變蒼老,失去原本的鮮亮色彩。但基礎的色系變化不會改變。

買老白茶時,要是套用了熟普的標準。

覺得普洱熟茶的顏色,發黑髮褐再正常不過。

然後就一概的認定,所有的老茶,都應該是這副模樣。

殊不知,按這樣的思路去買白茶。

十成十遇到的全是渥堆做舊、年份虛假的「老白茶」!

《3》

第二,渥堆味老白茶

先來解釋,何為「渥堆」?

按某百科的詞條釋義,大意如下:

「渥堆,是指將毛茶堆放成一定高度(通常在70CM左右)後洒水,上覆麻布,促進茶葉酵素作用的進行,使之在濕熱作用下發酵24小時左右,待茶葉轉化到一定的程度後,再攤開來晾乾。通常用於普洱熟茶的製作。」

渥堆過後的普洱熟茶,在發酵不到位的情況下,極易帶有「渥堆味」、「堆味」。

渥堆味聞起來,是種什麼感覺?

大家去過雨後的樹林嗎,夏天時,早晨曬了半天,午後下起暴雨,將花啊草啊葉啊,全都打落在地上。

這些「零落成泥碾作塵」的落葉落花,一概浸透滿,又伴著夏天的悶熱,極易腐爛。

這股植物將腐的氣息,就和渥堆味,天然的相近。

茶葉,它同樣是種植物葉片。

當它被採下來,被渥堆,被厚厚的堆疊在一處時。

經歷高溫,悶熱,不透氣的狀態後,葉片自身的水分再蒸發出來。

又悶又熱又潮,很容易發酵出渥堆味。

如果,按熟普的標準去選老白茶。

認為老茶可以允許有雜味異味,略帶些許渥堆味,無傷大雅。

反正,泡茶前多醒茶,洗茶,去掉大半雜味,就是了。

但按這樣的想法,你買到的「老白茶」,品質完全糟糕透頂。

白茶的加工,講究及時攤晾,薄攤薄晾,適時烘乾。

正常工藝狀態下的白茶,完全與「渥堆味」絲毫不沾邊。

即便是存放再久,再「高齡」的老白茶,也不應該有渥堆味。

除非,它經過了渥堆做舊工藝的傷害與摧殘,才會出現這副局面!

《4》

第三,倉味老白茶

何為倉味?

可以從字面上理解,倉儲中出現的味道。

喝熟普的茶客,對倉味的接受度不一。

有人覺得,可以接受。

因為這是熟茶在濕倉儲存後,帶來的「濕倉味」。

有人對此,接受無能。

覺得這所謂的倉味,純屬怪味雜味,和茶葉本味相差甚遠。

再回到白茶上,白茶存老後,出現倉味正常嗎?

當然不妥當。

白茶的儲存,從來沒有干倉、濕倉一說。

因為,防潮防跑氣,是白茶儲存的當務之急。

存白茶,只能幹,不能濕。

並且標準化存茶,不分地域,不分南北。

一應是用空調、除濕器、抽濕機等設備,將倉庫的室內空氣濕度,控制在極低的範圍。

為白茶提供安全、舒適的陳化空間。

不然,一旦白茶的倉儲過程出岔子。

存茶沒有密封,或者頻繁打開存茶的箱子,倉庫室內空氣潮濕、沉悶、帶灰塵味。

將白茶存放在這樣的惡劣環境,容易有串味受潮風味。

久而久之,白茶從原先茶香清純,變成倉味雜味明顯。

打開一箱老茶,聞到的是濃濃的倉味。

這種不新鮮的倉味,會讓人下意識的代入這樣的場景。

比如,又潮又悶的地窖。

比如,長時間無人居住的木房子,經久失修。

比如,梅雨季時將半干不濕的大衣,放進衣櫃後,時間一長生出來的怪味。

這樣的氣味,不清新,不鮮爽。

與老白茶應有的葯香、陳香、粽葉香、荷葉香等,相差甚遠。

所以,買老白茶時。

別單單因為一款茶葉的「年份高」,就輕易原諒它帶有倉味。

這樣的想法,分分鐘就讓你買茶吃大虧!

《5》

白茶與熟普之間,方方面面都有不同。

從樹種,到產區。

從工藝,到儲存。

從香氣,到滋味。

它們兩者之間,根本沒有相似之處。

買老白茶時,千萬別代入熟普的買茶標準。

同時也別天真的覺得,喝渥堆老白茶,就和熟普差不多。

就事論事,做舊老白茶的渥堆,和普洱熟茶的渥堆,不能相提並論。

白茶的做舊加工,是以「欺騙」為出發點。

弄虛作假,虛標年份,以此牟利。

試問,這樣做舊老白茶,哪裡能搬得上檯面?

哪個生產、加工、銷售做舊老白茶的人,敢堂堂正正的標示真實的年份和產地?

總之,渥堆做舊不可能成為制茶主流。

做舊老白茶的「歪門邪道」,也不可能像熟普那樣,成為名正言順的制茶工藝。

畢竟,如果有一天,做舊也能成為一種「工藝」。

這就跟偷竊偷盜技術,擺上檯面,開門收徒那樣,簡直亂套了。

到那時,滿世界都會充滿做舊速成的「老白茶」。

不再有人,費心費力的加工新白茶。

也沒有人,再願意花心思等待,精心儲存老白茶了。

白茶的做舊,或是渥堆,或是暴晒,或是大火烘乾……

總之,經過做舊傷害摧殘後,白茶內部的養分與內質,被耗掉了一大半。

失去了白茶原本引以為傲的天然,質樸,原汁原味,養分充沛等特色。

這樣失去優勢的白茶,何以立足於茶圈?

光是想想,就覺得十分可怕!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鑒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陳茶事 的精彩文章:

家裡有好幾種茶,綠茶、紅茶、白茶、普洱茶,應該怎麼保存才好?
好茶以芽頭為貴嗎?盤點2020茶圈的七大謠言,別再傻傻相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