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後半生情史混亂,和小叔眉來眼去,美國第一夫人傑奎琳肯尼迪軼事

後半生情史混亂,和小叔眉來眼去,美國第一夫人傑奎琳肯尼迪軼事

作者:小鉗

#美國歷史#

註:最近寫多了嚴肅題材,說實話看了那麼多資料,心情還是挺沉重的,正好最近在翻一些美蘇冷戰期間太空競賽的歷史,然後不知不覺就翻到了約翰·肯尼迪的資料,再接著思維發散就跳到了肯尼迪在位時美國第一夫人傑奎琳·肯尼迪的資料上,自己看不如大家一起看,於是順手把資料整理下,和大家共享。

一馬平川——傑奎琳的第一夫人之路

傑奎琳·肯尼迪原名傑奎琳·李·鮑威爾,其父親是法國和愛爾蘭的混血人,也是當地著名的花花公子,也許父親的言傳身教多多少少影響了傑奎琳,她混亂的情史由此看來也不是沒有根源的。1933年,傑奎琳的妹妹卡羅琳出生(和她的情史還有關係,但限於篇幅,暫且不贅述了)。

▲6歲的傑奎琳,還是挺可愛的

傑奎琳從喬治華盛頓大學獲得藝術學位畢業之後,第一份工作就是為《華盛頓先驅時報》工作,職位是攝影記者,她的主要工作內容就是在華盛頓特區周圍進行人物專訪,為此她邂逅了當時的美國政壇新星——約翰·肯尼迪,當時肯尼迪任民主黨馬薩諸塞州參議員。

1960年,肯尼迪擊敗尼克松成為美國第35屆總統;次年,傑奎琳順利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三年輕的「First Lady」。據說,在肯尼迪的競選期間,作為攝影記者的她也頗為處理,甚至親自向雜貨鋪的老闆講解議會的組成等內容。

▲結婚當天穿著婚紗的傑奎琳·肯尼迪

傑奎琳成為第一夫人之後,所做的第一件大工程就是「恢復白宮的本來模樣」。當時由準備退位的艾森豪威爾總統夫人帶著她巡視白宮的時候,她就認為充斥著「仿古」的贗品傢具感到失望。她認為白宮代表了整個美國的形象,因此有必要恢復到它曾經的歷史模樣。

所以她上任之後,很快就成立了一個專門的委員會著手進行這項工作,四處尋訪古董傢具和歷史藝術作品,還直接寫信與曾經設計過白宮的藝術家們探討這個議題。

由此可以看出,傑奎琳至少是個追求「品味」的人。事實上,她在音樂、藝術和文化方面的造詣確實不低,很快就成為了美國婦女心中公認的時尚引領者,並大大提升了美國總統夫婦在國民文化中的影響力。

甚至連當時的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都稱「很欣賞這位美國總統夫人」。

被刺殺的美國總統

▲傑奎琳和肯尼迪共度聖誕節(1961)

1963年,傑奎琳的小兒子因為新生兒呼吸綜合症意外去世,傑奎琳因此而被後打擊,幾乎都沒有再次在公眾中露面。直到當年11月份,肯尼迪要求她與他一起去德克薩斯州為競選造勢,她才復出。

▲傑奎琳隨同肯尼迪一同出訪,背後這位大姐的表情有點優秀

然而,悲劇很快就降臨了。1963年11月22日,肯尼迪在達拉斯遇刺身亡,當時傑奎琳就坐在汽車中,肯尼迪的身旁。

儘管肯尼迪遇刺案至今仍然有諸多疑點,但是傑奎琳當時的表現可算是相當不錯——她表現出了相當大的勇氣:拉著兩個孩子的手主持了肯尼迪的葬禮,在國會大廈前和女兒一起在靈柩前下跪,隨著靈車從白宮一路步行到聖馬修斯教堂,最後在阿靈頓公墓點燃了她的丈夫肯尼迪墓前的火炬。

▲公眾瞻仰完肯尼迪的遺體之後,傑奎琳拉著兒女的手離開了白宮

當時傑奎琳的表現獲得了西方世界的一致讚譽,《倫敦晚報》盛讚其帶給了美國人一種他們非常欠缺的東西——皇族的威儀。

此後的一年,傑奎琳都沒有公眾中露面,她的女兒曾在學校中和老師的交談中透露,「媽媽每天都在哭,甚至一度都想死,都是為了孩子而堅持活著。」

混亂的情史——到底愛誰?

傑奎琳真的有那麼深愛肯尼迪嗎?這個問題可能除了她本人之外,誰也不知道結果。

▲傑奎琳·肯尼迪

但是在2009年出版的關於傑奎琳的傳記《一場情事》中,將傑奎琳描述為一個充滿「激情」的女人。書中表示,有目擊證人曾經親眼目睹傑奎琳和她的小叔,也就是約翰·肯尼迪的弟弟,羅伯特·弗朗西斯·肯尼迪眉來眼去。

肯尼迪總統遇刺身亡之後的第二年,傑奎琳就和羅伯特在棕櫚灘共度聖誕,後來又一起前往安提瓜島度假,而羅伯特的妻子是沒有同行的。

▲傑奎琳·肯尼迪

除此之外,《一場情事》中還提到了傑奎琳和美國當時的知名男演員馬龍·白蘭度的感情糾纏,白蘭度對外宣稱他與傑奎琳在肯尼迪遇刺之後的那一年發生過兩次充滿激情的「一夜情」,隨後傑奎琳對他就失去了興趣,最後傑奎琳選擇結束這段短暫的關係,並在1968年嫁給了希臘船王亞里士多德·歐納西斯,她的名字也因此變成了傑奎琳·肯尼迪·歐納西斯。

按照主流的說法,當時傑奎琳主要是認為隨著肯尼迪遇刺,她自己和兒女的生命安全也都受到了威脅,而希臘船王則有足夠的金錢和勢力可以保護她。為了這段婚姻,希臘船王還離開了他的情人——歌劇演員瑪麗亞·卡洛斯,而傑奎琳則因此失去了美國當局對她進行保護的特權。

▲傑奎琳在泰姬陵前留影

兩人雖然結婚了,但是據說由於傑奎琳和歐納西斯的女兒關係不和,所以她長期在外旅遊和購物。1975年,這位希臘船王去世,在去世之前簽署了一份離婚協議,傑奎琳自此又恢復自由身。

在之後,傑奎琳一直生活在紐約,並與一位已婚鑽石商人同居。與此同時,她擔任了《雙日出版社》的編輯,並在八十年代領導集會反對在紐約中央公園附近建設摩天大樓。

1994年,傑奎琳被診斷出患有淋巴腺癌,同年5月19日晚,她在位於第五大道的公寓中去世,享年64歲。傑奎琳的前半生可謂是順風順水,家境優渥,又在最好的年紀遇上了約翰·肯尼迪,一步登天成為了顯赫的美國第一夫人。

然而,隨著肯尼迪遇刺,她似乎開始有些「自暴自棄」,開啟了情史混亂的後半生,直至無情的癌症奪去她的生命。柯林頓夫婦在美國民間文化中有著巨大的影響力,而隨著傑奎琳化為黃土,標誌著美國一個時代的結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旋翼飛行器 的精彩文章:

航天員不聽指揮,一意孤行,記差點被留在太空的美國飛船曙光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