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57000年前狼崽被發現,南極爆出新冠病例,大自然正在悄悄懲罰人類

57000年前狼崽被發現,南極爆出新冠病例,大自然正在悄悄懲罰人類

近日《當代生物學》發表了一項研究報告,報告顯示,在2016年時,一名礦工在加拿大育空地區偶然發現了一名狼崽遺骸,科學家隨機對其進行相關的研究以及保護。經過研究發現,它是一隻來自大約5.7萬年前的狼幼崽,性別為雌性,年齡只有6-7周左右,死亡原因或為洞穴坍塌。

由於該狼崽被埋藏的位置位於永久凍土層中,常年的低溫環境將狼崽遺骸保存的非常好,時隔5.7萬年後,它的毛髮、形態甚至表情都栩栩餘生,好像是睡著了一樣。

除此之外,最近媒體還報道了一則消息,智利在南極的貝爾納多·奧希金斯·里克爾梅基地共有36人感染新冠病毒,其中26人是陸軍人員,10人是承包商公司的平民。目前這些患者已經撤離了南極地區,並實行應有的隔離。智利陸軍機構還介紹說:南極基地已經徹底消毒。

加拿大育空地區和南極出現新冠患者這兩件事,看起來好像是毫無關聯,但背後的機制卻讓人不寒而慄。

永久凍土層與冰川

其實,科學家們不止一次地在永久凍土層中發現史前遺骸,而這些遺骸的共同特徵就是保存非常完整,不僅肌肉沒有隨著時間的流逝而腐敗,就連皮膚和毛髮都清晰可見。

之所以會如此,是因為極低的溫度可以使微生物分解過程暫緩甚至停止,以至於這些生物遺骸可以保存相當長的一段時間。

隨著全球變暖,越來越多的永久凍土層開始解凍,隨著人類活動,這些遺骸將會通過各種方式重現人間。比如:為了保護大象,全世界許多地方都禁止了象牙交易,然而在永久凍土層之下有許多猛獁象象牙,由於一些國家允許猛獁象牙交易,因此有許多工人在此開採猛獁象牙。

另外,科研人員為了研究古生物,也會來到這裡尋找古生物遺骸,畢竟這裡的古生物遺骸保存地非常完整,對於研究史前生態環境有著重要的幫助。

然而,永久凍土層的解凍對於科學家們而言並不是什麼好消息,事實上越來越多的科學家開始擔心這一現象,因為永久凍土層中埋藏的,不僅僅是古生物遺骸,還有各種微生物,包括病毒。

比特.弗雷說:微生物具有特定的代謝和細胞結構,在低溫下可以處於休眠狀態,等到環境合適時它們將可能會復甦。

比如:在2016年時,西伯利亞地區的一名男孩患炭疽病死亡,而該細菌的源頭竟然來自一頭75年前就已經死亡的馴鹿屍體。在大多數地區,死亡75年後,遺骸會被分解的只剩骨頭或者連骨頭都不剩,然而在永久凍土層中,這頭馴鹿的遺骸依舊保存了相當長的時間。噹噹地氣溫升高時,埋藏馴鹿的永久凍土層開始融化,這些病原體又一次進入到了生態鏈,最終導致了一名男孩死亡。

艾克斯馬賽大學的讓·米歇爾·克拉維里表示,能夠感染人或動物的致病性病毒,包括過去曾引起流行病的病毒,都能夠存活於多年凍土層中。而全球變暖將可能會讓這些病毒重新進入到生態鏈中,威脅人或動物。

此次在南極地區發現新冠患者之所以令人感到擔憂,就是因為一旦有病毒沒有被消殺乾淨,那麼這些病毒將可能會在南極地區保存非常長的時間,等到未來天氣變暖,冰雪消融時,這些隱藏在南極地區的新冠病毒將可能會重新進入到生態鏈,繼續威脅人類。

除了新冠病毒之外,曾經造成人類大規模死亡的1918年大流感病毒在極地地區也有存在,科學家們曾經從一具埋藏在永久凍土層中的遺骸中提取過這種病毒,這意味著一旦全球變暖,永久凍土層消融,那麼重現人間的將不僅僅只是史前生物遺骸,還有微生物們。儘管不是所有的微生物都能夠感染人類,但只要有一兩種微生物能在人類中大規模流行,依舊會給人類世界帶來嚴重的影響。

當然,全球變暖、永凍層融化還意味著海平面上升,一些地勢低洼的沿海地區將會被淹沒在海中。同時洋流也有可能亂套,導致農業崩潰,人類也會在這場悲劇中發生大規模動蕩。

也就是說,當我們賴以為生的環境發生大規模變化時,尤其是永凍層以及冰川大規模消融時,人類也不能獨善其身。為了我們能夠在這座星球上繼續生存,我們要做的還有很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鍾銘聊科學 的精彩文章:

秦嶺羚牛局部泛濫,傷害人類,可為什麼它的保護等級堪比大熊貓?
人類把鰻魚吃到瀕危,為什麼始終無法搞懂鰻魚的繁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