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食 > 岩茶沖泡四宗罪,暴力開泡袋、一次泡半包、溫水沖泡、逢岩茶必悶

岩茶沖泡四宗罪,暴力開泡袋、一次泡半包、溫水沖泡、逢岩茶必悶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企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之前遇到一位北方的茶友。

他私信問,為什麼福建人的茶桌上,要放一把剪刀?

額,怎能說呢。

因為俺們平時要泡岩茶啊。

這把剪刀用專業點的說法,得稱它做「 茶剪」。

茶剪是剪岩茶、桐木紅茶等泡袋封口的專業戶。

基本上,麻花桌上的這把鶴嘴茶剪,已經不下有數十位茶友過來留言。

「嘿嘿,咱們用的(茶剪)是同款。」

想來也是,據說單福建本省,就已經消費了過半的正岩茶。

喝岩茶的人多,相應的岩茶小配件當然要跟上。

沖泡岩茶時,要是這幾點沒留意。

分分鐘會讓你的正岩好茶,從100分降到風味平平,表現勉強及格。

泡好一杯岩骨花香的茶湯,得要兩手抓。

一手抓專業泡茶范,一手抓魔鬼細節。

那樣,你的泡岩茶姿勢,才不會讓人挑出毛病。

《2》

岩茶不當泡法之,暴力扯泡袋

武夷岩茶經歷了焙火,條索們格外酥脆、嬌弱、咯嘣脆。

在開啟一包岩茶的泡袋前,用茶剪剪開袋口,是對一泡正岩好茶的尊重。

不然, 粗魯硬扯,你會遇到兩重麻煩。

1.豎向扯開泡袋開口,大半條索被擠壓弄碎。

碎茶既影響一泡好茶的外觀顏值,又增加沖泡困難度。

2.用力往下一撕扯袋口,干茶咻咻咻飛快灑出。

條索灑出來,鋪滿半張桌子。

剩餘的干茶還緊緊卡在泡袋內,不好徹底倒出。

相比下,用剪刀剪泡袋開口剪成弧形,或是「一刀切」剪成飛機型。

總之,平整的剪開袋口,能順利妥當的保證干茶倒入蓋碗里。

既不影響 優雅、有范兒的泡一回茶。

又不會讓你心疼,正岩好茶的條索被自己活生生擠碎,碰碎。

總之,在岩茶現行的主流包裝形式下。

用上專門的茶剪,剪開岩茶的泡袋封口,當然是比徒手粗魯撕開,來得好。

你好,我好,為茶好!

《3》

岩茶不當泡法之,一次泡半包茶

這裡說一個小仙女的黑歷史。

當初,她最開始接觸岩茶時,鬧了很大的烏龍。

當時我們給她一盒武夷岩茶,正岩的,並且山場還不錯。

讓她帶回去,自己學著喝,學著沖泡練習。

過了小半個月,她過來反饋,「一盒茶太多,我還沒喝完。」

叫她把茶拿過來,一看,差點傻眼了。

原來,她把每一包茶,都撕開喝了半包。

然後,還剩下半包。

這是什麼神奇操作?

得到的答覆曰,岩茶一泡就有8克,我寄己喝不完,一個人喝太浪費,所以只喝了半包。

留下半包,等下次再喝。

……

還真別說,像這樣喝岩茶每次只泡一半,或者三分之一的情況,還不是個例。

有很多新茶友過來,說他們喝岩茶擔心太重口味,所以想著投茶量放少一些。

其實,我不建議這樣的泡法。

並且,在當時還堅決的跟小仙女說。

「沒事,你一次泡8克吧。」

「反正我們家的好茶這麼多。」

"每次只喝半包,和我們平時喝茶嘗到的味道,差遠了。」

山場好,尤其是正岩坑澗山場的岩茶,內部的苦澀物質含量少,不用擔心重口味的問題。

用標準100-110毫升蓋碗泡茶時,每次泡茶8克,才是黃金茶水比例。

泡好一款茶,投茶量,水溫,出湯時間……都有嚴格講究。

投茶量不達標,投茶太少,會讓茶味淡,香氣弱。

像一個人,整天只吃半飽,哪要力氣幹活?

所以,別為了省茶,或者擔心滋味重。

故意減少投茶量 ,每次只放半包4克茶。

那樣做,同樣的好茶喝起來,意思就差遠了!

《4》

岩茶不當泡法之,溫水泡茶

武夷岩茶的加工,焙火是必經之路。

高溫的焙火,能幫助岩茶的品質成型。

對一款茶而言,焙火的過程,無疑是在「歷劫」。

經過焙火後,一款款水仙,肉桂,大紅袍,鐵羅漢們,它們相當於是上過刀山,下過火海。

如此,岩茶從頭到尾就不存在被「沸水燙壞」一說。

相反是,要用燒到滾沸的開水,直接泡茶。

沸水的高溫,能激發高沸點的茶香,促進好茶的深層次茶味釋放。

一言概之,沸水泡茶,更香更好喝。

泡武夷岩茶,要用沸水。

這點,喝岩茶的90%茶客,都知道。

但在實際泡茶時,還是會有不少人,陷入到溫水泡岩茶的誤區。

現在2020年就快過去了,時處深冬,天寒地凍。

氣溫低,一壺燒好的沸水,水溫下降速度快。

很多時候,等泡過了一、兩沖茶湯後。

後幾沖如果沒有重新加熱,燒水壺內的水溫,已經和60、70左右的溫水無異。

燒沸晾涼的水=溫水。

原本當一泡岩茶泡過數沖後,它的內在茶味已經自然減少。

像是馬拉松跑到半程,體力當然會消耗。

後幾沖繼續泡茶時,岩茶的茶味變少,按理更應該要用沸水去泡茶。

水溫高,茶味茶香才能得到充足激發。

不然,喝溫水泡出來的岩茶。

在這個大冬天裡,完全等同是喝溫吞水,沒勁,沒意思!

要是你發覺,自己在泡水仙肉桂時,越泡到後面,茶味茶香越差勁。

排除茶葉不耐泡的因素,不妨多考慮水溫的影響!

《5》

岩茶不當泡茶之,故意悶泡

經常遇到有茶友問,岩茶該悶多久?

或者是,我買了**肉桂,悶30秒再出湯,可否?

彷彿,悶泡對武夷岩茶來說,是件天經地義的事。

但我要說,好茶千萬別悶泡。

內質充足的好茶,快出水更好喝。

山場正的,焙火透的岩茶,內質茶味豐沛,滿滿當當。

用蓋碗泡茶,燙壺溫杯後投入干茶,將沸水直接均勻注在干茶上。

待注水到碗沿位置時,合上蓋子,快速傾倒茶湯,徹底瀝干。

最好是,學一學老頑童的左右開弓,一手注水,一手出湯。

從往下注水開始,到大部分茶湯倒出,最好是10秒以內結束。

一秒鐘的時間,都別刻意耽誤。

除非是這泡茶,之前已經泡過了六、七次左右,茶味已經泡淡。

裡面剩下的茶味物質不多,才需要悶一會,再倒出茶湯。

否則,在一開始泡茶時,直接上來就悶泡,完全是毀茶於無形。

悶出來的是一杯又苦澀,又濃釅的苦湯。

喝濃茶,除了味道不好,超出絕大部分茶客的味蕾承受值外。

還很不利養身。

從方方面面看,喝岩茶都不要悶,快出水為好!

《6》

之前,有網友反駁我們的「快出水」泡茶論。

「這麼這麼快就倒出來,能有茶味?」

「不管你再怎麼說,悶泡才是檢驗茶葉好壞的標準。」

「我喝了這麼多年茶,(都是悶著喝),還用你來教?」

對此我只想說,對於岩茶的悶泡,大家別中毒太深。

只要茶好,何愁快出水沒味道?

另外,一款茶到底有沒有真實力,快出水才是驗金石。

疾風知勁草,烈火知真金。

一款茶葉的內在茶味積累 ,究竟豐厚與否。

一招「快出水」,便可見真章。

泡好一款茶,別一腳踩到坑裡去。

實驗出真知。

到底上面說的泡茶方法,是准,還是不準?

親自試一試,絕對見分曉!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李麻花,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旗下岩茶課堂主筆,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1000多篇原創文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陳茶事 的精彩文章:

2000元的白茶,為什麼泡了3、4沖就沒有味道了?有3個原因
細節決定成敗,不留意這3個存白茶的小細節,分分鐘毀了你的好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