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治療痤瘡的3類經典方

治療痤瘡的3類經典方

痤瘡,屬中醫「肺風粉刺」範疇,好發於發育期青年男女面部及胸背等處,有礙美觀。傳統中醫理論認為,面鼻屬肺,肺與大腸相表裡,痤瘡的發生主要由肺經血熱,上熏頭面,腸胃濕熱,蘊結肌膚,以及外感風邪所致。筆者在臨床中發現本病發於肝、腎者遠較發於肺、胃者為多,同時體會到辨脈論治痤瘡有著較好的療效,介紹如下。

一、脈見大象,腎水不足

這類患者,以青年男性為多。脈見大而虛弦,應指有力而缺少柔和、潛藏之象,尤以尺脈虛大不藏為明顯,可伴見數或不數。見此脈象,可從腎水不足論治。即使見大便乾結,也不宜用清瀉肺胃之法。腎水不足為病變根本,諸「火熱」之徵皆因相火上炎所致。治以滋腎水、清相火為大法,方取知柏地黃湯、滋水清肝飲、封髓丹靈活化裁。砂仁用量不宜大。

案1 王某,男,19歲,1998年7月4日初診。面部痤瘡半年余,散布面頰、前額。體瘦身熱,口乾喜飲,大便偏干。舌質紅、苔薄白,脈見虛大而弦。診為腎水不足,相火上炎。治以滋養腎水、清瀉相火為法。處方:生地黃24g,山藥12g,山茱萸12g,茯苓9g,牡丹皮12g,澤瀉15g,知母12g,黃柏9g,梔子12g,砂仁(後下)1g。每日1劑,水煎服。

《素問·五臟別論》:「氣口何以獨為五臟主?岐伯曰: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於胃以養五臟氣,氣口亦太陰也。是以五臟六腑之氣味,皆出於胃,變見於氣口。」

上方服6劑,痤瘡消退明顯,改生地黃為生地黃、熟地黃各12g,加赤芍12g,生牡蠣24g(先煎),繼服6劑,痤瘡全部消退。

二、脈見弦象,肝經鬱熱

這類患者,以青年女性為多。脈見沉弦或弦細,多兼數象。患者可伴見月經不調,或痛經。見此脈象,可從肝經鬱熱論治。此因肝經氣血瘀滯,血熱上壅頭面而發痤瘡。治以疏肝解郁、涼血清熱為法,方選丹梔逍遙散化裁。牡丹皮、梔子用量宜適當大些。

案2 杜某,女,17歲,1998年3月12日初診。面部痤瘡1年余,此起彼伏,兩頰明顯,尤其在月經來前發生較多。自14歲初潮,月經不規律,經來前少腹脹痛,煩熱,乳脹結塊,大便乾結。舌質紅、邊緣有齒印、苔薄色黃白,脈見弦細數。證屬肝鬱血熱,治以疏肝解郁,涼血清熱。處方:柴胡12g,當歸12g,白芍12g,茯苓12g,白朮10g,薄荷(後下)6g,牡丹皮20g,梔子15g,香附12g,夏枯草15g,白蒺藜20g,生甘草9g。每日1劑,水煎服。

上方服6劑,痤瘡明顯消退。共服18劑,痤瘡完全消退。月經來潮,無明顯不適。

三、脈見洪象,肺胃鬱熱

這類患者,青年男女俱可見,也可見於部分中年男子。脈見沉洪或洪大或洪數。多伴口乾氣熱,多飲便干。見此脈象,可從肺胃鬱熱論治。此因胃腸腑氣不降,肺胃鬱熱上熏頭面,或兼外感風邪所致。治宜清瀉肺胃。有腑實者皆當通腑,使上壅之熱下徹。方可選枇杷清肺飲、茵陳蒿湯靈活化裁。體質壯實內外熱實者,也可用防風通聖散化裁。

案3 趙某,男,34歲,1998年10月12日初診。患痤瘡2月余,滿布面額、前胸、後背,酒後受風而發。體壯,氣粗,面赤,便干。舌質紅、苔膩色黃白,脈現洪數。證屬肺胃鬱熱,腑氣不降。治以清瀉肺胃,通腑泄熱。處方:黃芩12g,黃連6g,梔子12g,生大黃(後下)9g,枇杷葉12g,桑白皮12g,牡丹皮12g,澤瀉15g,赤芍15g,浙貝母12g,白花蛇舌草20g,生甘草6g。每日1劑,水煎服。

上方服3劑,便干緩解,改生大黃不後下,加茯苓12g,繼服。共服15劑,痤瘡全部消退。

四、結語

《素問·玉機真藏論》:「凡治病,察其形氣色澤,脈之盛衰,病之新故,乃治之無後其時。」

現代醫學認為,痤瘡的發生與體內內分泌變化,雄性激素分泌增多,刺激皮脂腺增生肥大,皮脂腺分泌增加有關,這與中醫從肝腎相火論治是相一致的。這類患者有時與肺胃鬱熱型患者從癥狀上不易辨別,有時從清泄肺胃論治也可見效,但終屬治不對證,易戕生機。從脈辨治,較易掌握,也符合臨床實踐。如痤瘡日久,皮損以結節、囊腫為主,甚至有瘢痕形成,此屬痰瘀互結。治宜活血化瘀,祛痰散結,選方可參考血府逐瘀湯(當歸、牛膝、紅花、生地黃、桃仁、枳殼、赤芍、柴胡、甘草、桔梗、川芎)合消瘰丸(玄參、煅牡蠣、浙貝母)化裁。但臨床也應注意全身辨證。如脈見上述脈象,宜以上述論治為主,方中加用活血化痰散結葯,效果始佳。

本文摘自高建忠老師《臨證傳心與診余靜思--從張仲景到李東垣》

尊重版權,轉載請註明出處。

作者:高建忠

編輯:釋慧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悅讀中醫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有的「壞」女孩卻受人歡迎?|測測你的暗黑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