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動物 > 【科研速報】古代青銅器產地研究進展

【科研速報】古代青銅器產地研究進展

近年來,鉛同位素及微量元素分析等方法在古代青銅礦料來源研究中備受關注,業已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然而,很少有工作關注古代青銅器的鑄造地研究(產地)。應當說,產地與礦源是青銅器生產鏈條中非常重要的兩個環節。一件青銅器所用金屬原料(銅錠、錫錠及鉛錠等)應來自古代各金屬礦山,而現已發現的鑄銅作坊遺址多在古代城市遺址附近、多遠離古礦冶遺址。可見,青銅器的產地與礦源往往相異。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和中國科學院大學考古學與人類學系羅武干副教授課題組,近年來專註於利用XRD、WD-XRF、ICP-AES等各種科技方法對古代青銅器中殘留泥芯進行綜合分析,以探討其物相組成、主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特徵,並與相關土壤背景數據特徵進行對比分析,以探明其產地。目前,已初步建立了古代青銅器產地研究的方法,青銅器泥芯科技分析資料庫已初具規模。

New Research

? 近期,羅武干副教授指導的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博士生馬丁,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及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合作,系統分析了鄖縣喬家院墓地出土青銅器泥芯中的主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特徵。

結果表明,喬家院墓地青銅器泥芯的元素特徵與南方紅土相似,而明顯異於北方黃土地球化學特徵。同時,在稀土元素地球化學特徵上,其與侯馬陶范、李家陶范等差異較為明顯,更接近盤龍城及左塚泥芯。可見,喬家院墓地青銅器泥芯的原料很可能來自南方紅土區域,且與盤龍城及左塚泥芯具有同源性。考慮到盤龍城及左塚所在地屬於楚國中心區域,推測此批青銅器系在楚地鑄造後輸入麇地,從另一角度講述了麇國為楚所滅的歷史。相關成果發表於國際SCI、SSCI和AHCI收錄期刊《考古學與人類學科學》(Archaeological and Anthropological Sciences)。

圖1.鄖縣喬家院墓地出土青銅器

圖2.青銅器泥芯稀土元素特徵分布

該研究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國家留學基金及中科院科技史青年人才研教特別項目的資助。

作者:羅武干

供圖:羅武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科院古脊椎所 的精彩文章:

《古脊椎動物學報》入選「2020中國國際影響力優秀學術期刊」
【科研速報】CT數據三維重建和可視化軟體開發新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