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紅樓夢》北邙山:為什麼僧道二人約定三劫過後,要在那裡再見?

《紅樓夢》北邙山:為什麼僧道二人約定三劫過後,要在那裡再見?

《紅樓夢》很多細枝末節都很有意思。第一回甄士隱夢幻識通靈在夢中見到一僧一道,了解了《紅樓夢》的前世今生,醒來後一僧一道又來度化甄英蓮。這段故事不止伏筆出甄士隱與女兒甄英蓮的故事,還透露出很多值得深思的細節。

(第一回)士隱聽得明白,心下猶豫,意欲問他們來歷。只聽道人說道:「你我不必同行,就此分手,各幹營生去罷。三劫後,我在北邙山等你,會齊了同往太虛幻境銷號。」那僧道:「最妙,最妙!」

「三劫」就是「三世」,一世並非一生而是指三十年。「三劫」就是九十年。「三劫」證明《紅樓夢》的時間跨越為九十年,最後一人歷經了九十載人生。脂硯齋[甲戌眉批:佛以世謂「劫」,凡三十年為一世。三劫者,想以九十春光寓言也。]

不提誰可以活到九十歲,只說跛足道人與癩頭和尚約定「三劫之後我在北邙山等你」,為什麼他們要選在北邙山相會呢?這要從《紅樓夢》的興亡主旨說起。

《紅樓夢》講興亡。儒家認為「人、家、國」為一體。所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一以貫之互相關聯的。而興亡也是從人的小興亡,影射國家的大興亡。反過來「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國與家密不可分,影響的還是人。

《紅樓夢》是借人和家的興亡故事隱喻家國之興亡。道理一以貫之。跛足道人在《好了歌》中唱的好:

世人都曉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將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沒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金銀忘不了;

終朝只恨聚無多,及到多時眼閉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嬌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說恩情,君死又隨人去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兒孫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來多,孝順兒孫誰見了?

興代表富貴繁華子嗣昌盛。

亡代表「荒冢一堆草沒了」。

對此,妙玉看得要比寧榮二公通透,她常說「古人中自漢晉五代唐宋以來皆無好詩,只有兩句好,說道:」縱有千年鐵門檻,終須一個土饅頭。」

「鐵門檻」是「興」代表了富貴榮華,「榮國公、榮國府」隱喻興。

「土饅頭」是「亡」代表了榮華消亡,「寧國公、寧國府」隱喻亡。

寧榮二公當年雖然早有決斷,將家廟命名為「鐵檻寺」,希望賈家昌盛擁有千年鐵門檻。可惜事與願違,天道輪迴終究難逃「一個土饅頭」。秦可卿出殯歸靈於鐵檻寺,才發現鐵檻寺不遠就有一個饅頭庵。興亡鐵律不可避免。

講清楚了《紅樓夢》中之興亡隱喻,回頭再說跛足道人約癩頭和尚「三劫」之後在北邙山再見,「北邙山」的特殊意義代表的就是「亡」。

「北邙山」也就是邙山,是中國最有名的帝王冢。有東周、東漢、曹魏、西晉、北魏、後唐等朝代幾十個帝王的陵墓及數以千計的皇族、大臣、將士的陪葬墓,此外還有散布在邙山各處的名人貴族墓群。

邙山臨近洛陽,山不高而土厚水低,宜於殯葬,建都洛陽的各朝代帝王大多選擇魂歸此處,邙山帝王陵主要有八座東周王陵、五座東漢帝陵、兩座曹魏帝陵、五座西晉皇陵、六座北魏皇陵、一座後唐帝陵,一座南明帝陵;另有七座後主皇帝陵,分別是蜀漢後主劉禪、東吳後主孫皓、南陳後主陳叔寶、百濟國王扶余義慈、後蜀後主孟昶、吳越國王錢俶、南唐後主李煜。此外,還有四十餘座東周、東漢、曹魏、唐、後梁、後唐、後晉、北宋等朝代帝王陵分布在邙山周邊的洛陽盆地內,與邙山帝王陵合計八十餘座,可見密度之大。(據百科)

北邙山的帝王冢不光埋葬了無數帝王、公卿將相和名人世家。還有七位「亡國後主」。作為末世的《紅樓夢》,以賈寶玉這賈家「後主」對應歷朝歷代之「後主」,可謂貼切之極。

「後主」之能,在於大多才華橫溢,卻不思進取。豈不就是「賈寶玉」?

《紅樓夢》結束,代表的「亡」與北邙山又極其契合。跛足道人約定癩頭和尚北邙山再相會,正是「縱有千年鐵門檻,終須一個土饅頭,古今將相在何方,荒冢一堆土沒了」!

北邙山將「人、家、國」歸於一體,功名利祿、富貴繁華都是飄渺一夢,實在是「妙哉」!

文|君箋雅侃紅樓

歡迎點擊關注,點贊收藏,文章每日持續更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君箋雅侃紅樓 的精彩文章:

金榮:為了幾身漂亮衣服就給薛蟠做禁臠,他的人生有誰能懂?
曹雪芹給賈寶玉三次機會,把握住就能得到林黛玉,可惜都被他錯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