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這本「赤誠」的電影書,值得被更多人看到

這本「赤誠」的電影書,值得被更多人看到

這是作家唐棣的看電影心得之作,是電影實踐者的貼身札記。

作者以小說家的筆觸,在拍攝之餘,結合電影拍攝、策劃的幕後經驗,細緻地為讀者講述了一個關於「觀看」的故事。以視聽語言為起點,辟出無數小徑,或指向個人的創作實踐,或指向對前人理論經驗的品讀,或指向切身的生命感悟……

費里尼、塔可夫斯基、安東尼奧尼、拉斯·馮·提爾、是枝裕和,錢德勒、卡佛、理查德· 耶茨、阿摩司·奧茲,本雅明、羅蘭·巴特、蘇珊·桑塔格……有無數名家可談、佳作可觀,不如趁故事尚未講完,情緒仍在翻湧,電影還沒有把人生講透,帶著一分「狂迷」,穿行其間。(文末福利)

對於這本書,《單讀》雜誌稱作者唐棣「對於影像與文字兩重世界的體驗,造就了他獨特的審美視野。」而在這種獨特的視野下,文字和影像都只是工具,用以進行一場穿梭於文學與電影、想像與真實、理論與感受之間的瀟洒漫遊。

導演唐棣的自問自答

1、寫這本《電影漫遊症札記》的初衷是什麼?

答:這本書是基於我對電影的理解而寫。在這個理解里,不僅是怎麼分鏡頭怎麼寫劇本,還包括一個事如何刺激人,讓人無論如何想拍出來,或者寫出來。那個點是我感興趣的,所以說這本書不單純寫給想拍電影的人。從評論的角度寫太嚴肅,要不則流於感受,兩樣都不好。我結合了一下,漫遊就是從各種角度的聯繫里穿梭,我寫下的不是評論,因為人文領域,所有給出的判斷都是無法被反駁的。任何意見都會得到支持或者否定。喬治·斯坦納說過,審美判斷時常是曇花一現,有一種根本上的瞬間行性。

2、何為「真正的評論」?這本書有個特色是經常出現「X小時X分X秒」,在整個漫遊的氛圍里,這樣的數字提示,給人一定抽離感,一種鏡頭被定格的感覺。出於何種想法做這樣的設置?

答:「漫遊」既是強調各種藝術門類間的影響,也突出一種浪漫、輕鬆的感覺。但我又覺得,一段漫遊後,應該有落點,準確的東西保證了讀者對文章的信服度。當然具體篇章上,也要有起伏,有氣口等等。那些時間點的意思是,越具體的時間越讓人覺得真實。當然,可以把它看成是「定格」。真正的評論其實並不存在。它是一種創作,理論上說應該是這樣,不依附任何事物,獨立於一時的思考,兼具創造性和啟發性的文本。

3、如何看待這次的文本?因為你一直以來都是文本型作者。

答:我把這本書戲稱為又一次「文本實驗」。其實帶「實驗」兩個字的作品,時常把人搞得很畏懼,在我現在的理解里,不是這樣。對於這本書而言,它不是更深奧,更複雜,電影本身已有過太多談論,觀點也非常多,除了個別專業人的文字有料之外,大部分文字都可以歸入「情感散文」。因為電影對於某類作者來說,只是一個話頭,他想說得是人生啟迪和特別私人的感悟。我不是一個有興趣分享這些的人。我所謂的「實驗」還是這樣一個角度,從電影或文學切入,盡量客觀地去寫。文字本身就是主觀的,我要求自己,少帶情緒,本質上還是朝隨性、自然,帶領大家從電影走向多學科,或者從攝影等等走向某個角色,總之為了做到客觀,也加大了「引用」的篇幅,增加了理論的定義,這些都是漫遊的連接點。

4、創作受到過哪些人的影響?以及一直堅持寫作的心態。

答:影響來自很多人和很多作品,平時我閱讀實在雜亂,手機就能隨時接受新的信息。這本書可能有對英國作家傑夫·戴爾的敬意!只不過,我在文本上並未涉及虛構。希望接下來的寫作,可以再深入一些,寫出一種屬於自己的「漫遊體」。很多時候,我覺得目的性並不太適合創作。我創作還是盡量要求自己減少目的。這就把自己搞得很累,沒有目的也就意味著沒有結束,創作慢慢就和生活交融在一起。我一直沒注意到要保持什麼。創作一直在我心頭,有團隊和好劇本可以拍電影就拍,有想法可以寫文章就打開電腦。

英國作家傑夫·戴爾

5、書中談到大量現實與想像的關係,從這個關係出發,如何看待電影與文學的關係?

答:在我看來它們在我的生活里都是一種方向上的補充,我指的是都可以彌補現實生活的貧乏。理想中的電影與文學都是想像力的產物,更多的是超過生活的那部分。其實,我對現實始終有不同看法,我覺得藝術中的現實,和我們眼前的生活是不同的。它們有關係,卻有不同。藝術中的現實經過了藝術處理,藝術家的工作是截取他感興趣的部分做出作品。眼前的生活很多時候像流水一樣,匆匆地經過,並沒有任何東西會留存下來。藝術要做的事,就是留下點什麼。其他方面的不同已經有太多人說過了。

《電影漫遊症札記》節選

1、「曖昧」是有風險的。幾千萬觀眾看到的東西會影響他們對那個時代的想像。電影可以自我審查,後期刪減,作為一個認識時代的窗口——這樣的電影在當下的確存在這個意義,還是有責任。所以,高級電影直指人性,遠比逝去的時代更有意思。觀眾看的不是時代,因為時代過去了就永遠過去了。對我來說,不存在懷不懷舊。任何一個時代與我們自己生而為人的軟弱與勇敢。面對人性,左閃右躲,言不及義都是我們面對當下習以為常的態度……

2、在這個時代,孤獨席捲了大眾。人人掌握著一套與孤獨對視的技巧。這個是不能迴避的事實。小部分的時光,大概已成為過去。所謂的「過去」在隨手翻開的一本八十年代的主題的攝影集里,在一張電影院門口的照片上,很多張孩子的臉龐,每張臉都是密切相關的,所有的微笑都源自同樣的內容,那是我熟悉的一個昔日場景——大家聚在一起,電影是他們追求女孩的暗號。女孩在青年們心中是一部一部青春片……作家鍾阿城說得對,「對於生活,經驗就是真實。」雖然,照片的真實性可以存疑,小部分相似的生活記憶,帶來的卻是百分之百的真情實感。

3、每當我們準備做一件事,還沒做時,總會有人衝出來教訓你,這事具體是什麼?或者說了解這事的意義,然後才能去做。其實,沒人可以理解小小鏡頭拍下的東西在巨大銀幕上運動起來,在我看來是多麼有趣和神奇的事。即使經過多年,仍可以透過屏幕看到事物毫髮畢現,像仍發生著。這是一個有感情寄託的記憶方式,可以通過一些畫面中樹枝的擺動,神奇地,感受到風的溫度、風的聲音、風的故事。

4、這電影讓我有很多關於孤獨的話想說出來。這不僅是一對男女的,還是整個社會環境的孤獨。更是我們這群當年泡錄像廳看片的小孩們,在小鎮無法找到說話的人的孤獨,所以才在錄像廳相遇,我們靠電影識別對方。「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說乎?」這個意義上,孤獨由來已久。這個孤獨是面子,有的是裝出來的,有的是真的。它就像是我們在街頭旁若無人的呼喊,十幾歲少年蒙頭蒼蠅一樣在街頭亂撞。那時的世界還不喧囂,這撮兒人習慣去「最黑的地方」相見。

5、傾倒的青春開始了新一輪的自贖。每個人的青春都不是我臆想出來的樣子。

也可能是這部電影描述的這樣,與迷惘、破碎、衝動這些詞密切相關。頻繁使用的詞語最容易失去個性,其實個體的青春故事對於人的成長來說都別具深意。在所有經歷中,這段記憶似乎也是回聲最尖銳的。比利時電影導演組合達內兄弟說過一段話,正如他們看上去平常而瑣碎的電影作品,往往都是力量非凡,「一棵樹倒下,比一片森林生長所發出的聲音更響。我們拍攝倒下的樹……」

這「一棵樹倒下」說得不就是平凡人的遭遇嗎?沒有任何波瀾壯闊,引不起人們的矚目,但那種貼近人心、熟稔刻骨的情感對觀眾一擊即中。猶如一棵樹倒下的那種聲音,會在整片森林生長的寂靜里很清晰地被聽見。

6、如果不了解這個年代和其他任何年代給予每個人的困境看似不同,本質上一點沒有改變,你也沒法認清自己的表達。很多作品並沒有找到自我沉溺和公共敘事之間的平衡。從一個觀眾角度,看到當代的一些電影作品時會發現上個時代沒有被徹底解決的焦慮仍然在不斷的重複著:不是說電影不夠優秀,而是說一個人,一個作者,一個藝術家,真的只是自己嗎?

7、紀錄片屆流傳著一句智利導演顧茲曼的名言「一個國家沒有紀錄片,就像家庭沒有相冊。」幾乎在很多場合,都會聽到紀錄片導演激動地提起這句動人的話語。這句話說得多好啊!以至於令一部分人不得不關注這個時代是否刻意地忽視著另一部分事物。

名家、媒體推薦

這個年輕的作家、導演陷入的是一場「狂迷」。每天、每時、每刻,與一部部傑作,與光影世界的諸神相會。

——電影《巴爾扎克與小裁縫》導演、法國費米娜文學獎得主戴思傑

恍若在水上寫字,唐棣用隨筆寫最難的事物:瞬間、呼息、消逝。但他不戳破、不驚擾,他只是在,在光影的岸上,編劇和導演的經驗由此還原為書寫的執著。

——香港《字花》雜誌

如果說一個地方的美學標準基於「戀物症患者」的人數,那電影審美的提升則依賴唐棣這樣的「電影漫遊症患者」越來越多!

——前《新視線》雜誌創意總監 彭楊軍

唐棣寫的是電影,更是生活,他筆下的生活充滿著電影的抽離感,那些需要時間去佐證的事物被他的筆塗抹了一層光影效果。他會告訴你,生活可以像電影一樣有趣!

——《看電影》雜誌主編 阿郎

我就是一個「電影漫遊症」患者,你貢獻了一個新詞!我天天都要看一部電影。比起真實來(如果有的話)我更相信電影。電影印證了中國那句老話,人生如戲。人生不是如戲,人是語言的動物,語言令人生就是戲。電影確實產生了一批「電影漫遊症」患者。對於這些患者來說,電影才是現實,而現實本身不是。這就是癥狀。這是一種文明的癥狀……電影這種修辭也許是藝術中最接近誠實的,或者說是一種直接就是的誠實。比象徵性的誠實更讓人沉迷。電影是種鴉片,沒有比它更能令人忘記時間的藝術了。

——當代著名詩人、作家、紀錄片導演于堅

影 ?迷 ?福 ?利

請大家轉發本文到朋友圈,並在文末留言,我們將根據留言質量和點贊數,送出五本唐棣的新書《電影漫遊症札記》!

《電影漫遊症札記》

作者:唐棣

出品:新民說·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從色彩、光線,聊到真實、隱喻,從特呂弗、黑澤明,聊到卡佛的小說、《漫長的告別》……在唐棣的世界,文字和影像都只不過是工具,用以進行一場穿梭於文學與電影、想像與真實、理論與感受之間的瀟洒漫遊。

唐棣創作年表

1984年,生於河北唐山西南部;

2002年,高中肄業,開始文學寫作;

2003-2007年,以寫詩為主,詩歌見於《詩刊》《星星》等詩歌刊物,業餘創作散文;

2008年,拍攝首部紀錄片《湖畔公路》,次年參展第二屆五四國際青年藝術節。同年短篇小說《月亮漂上石榴河》獲波比文化小說獎;

2019-2010年,拍攝短片《變調》《抵達》,與《湖畔公路》合稱「變遷三部曲」。攝影作品入圍首屆新星星藝術節,於成都新會展中心展出;

2011年-2014年,小說三度刊登《天南》雜誌。獲得滇池文學獎小說首獎。作品譯成日文,入選日本漢學雜誌《火鍋子》名牌欄目「華語文學人物」;

2014年,影像《十二宮》獲1912新星星藝術節(第五屆)年度實驗獎;

2015年,隨筆集《只要想起那些後悔的事》出版;實驗長片《滿洲里來的人》在第39屆香港國際電影節【自主新潮】單元首映;

2016年,小說集《西瓜長在天邊上》出版,同年任FIRST青年影展複審評委;

2017-2018年,先後出版小說集《進入黎明的漫長旅程》《遺聞集》及隨筆集《電影給了我什麼》,其中小說集《遺聞集》被《晶報·深港書評》評為「年度十大好書」;

2018-2019年,在香港知名雜誌《字花》設「電影書寫」專欄,為該欄目首位內地作家;

2020年,推齣電影理論集《電影漫遊症札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看電影看到死 的精彩文章:

這麼好嗑的寶藏甜寵劇,沒有理由不火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