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愛好 > 超長乾貨,山景攝影的53種技法,總有幾種能用上

超長乾貨,山景攝影的53種技法,總有幾種能用上

廣角鏡頭拍攝大場景山川

廣角鏡頭擁有較大的景深可以使遠近景物都能清晰再現,而且廣角鏡頭非常適合表現景物的透視感和縱深感,將畫面中的真實距離擴大。

廣角鏡頭的焦距一般都在35mm以下,常見的焦距有28mm、24mm、14mm、11mm等多種,都非常適合拍攝山川風光。

技法1:以平視加強畫面縱深感

使用廣角鏡頭拍攝遠景處的山脈,在前景處安排草地、丘陵可以使畫面更具縱深感。

技法2:俯視拍攝層巒疊嶂的山脈

選擇在較遠距離俯視拍攝遠山,較大範圍地將景象納入鏡頭中,使其在畫面中相連形成連綿起伏之勢,整個畫面倍顯廣闊與壯美

※點擊型號學習各相機攝影、後期※

更多其他機型請淘寶搜索「好機友攝影」?

長焦鏡頭拍攝山體局部特寫

在一些相對較為特殊的環境中,由於距離目標對象較遠,因而需要使用中長焦鏡頭將其拉近拍攝。例如,在拍攝遠山的時候,如果再用廣角鏡頭拍攝,遠山在畫面中就只有很小的一部分,會造成畫面主體不突出,這時就需要利用長焦鏡頭拉近拍攝,使其在畫面佔有較大的面積。

此外,利用長焦鏡頭還可以壓縮空間,使畫面的緊湊感加強。如果有特寫的景別拍攝山石,要注意使用較小的光圈及側光來表現石頭凸凹不平的質感。

技法3:長焦鏡頭拍攝山體細節

將長焦鏡頭拉近拍攝山體的局部細節,可以使觀者更直觀的感受到山體的細節、質感。

技法4:長焦鏡頭拍攝山體一角

使用長焦鏡頭拍攝山體的局部,可以很好地展現其細節層次,在藍天的映襯下,畫面更加簡潔、生動。

視角度表現山巒高聳雄偉的氣勢

「高山仰止」這個詞多用於形容,山脈非常高聳,仰望時讓人產生不可逾越的感覺。這個詞語同時表明,如果要讓拍攝山脈的畫面產生高不可攀的感覺,最好採用仰視的角度拍攝,這種角度能夠充分表現其高大與挺拔,彰顯其突兀、險峻之勢。

由於採用仰視的角度拍攝時,背景通常是天空,因此如果拍攝時萬里無雲,最好通過構圖壓縮天空占畫面的比例,否則空洞的天空會使畫面產生無力感,這樣也可以使高山看上去更高,最好的拍攝情況是天空中有雲彩、飛鳥,或者採用廣角鏡頭將鏡頭前垂下的樹技、屋檐納入畫面。

技法5:仰視拍攝遠距離山脈

在較遠的距離仰視拍攝山脈,可以將前景納入畫面,從而更好地襯托山景,突出畫面的縱深感。

技法6:距離較近仰視突出壓迫感

近距離仰視拍攝山景,很容易使畫面有一種壓迫感,凸顯山景的巍峨感,拍攝時適當納入前景,可以豐富畫面,更好地襯托山景。

俯視角度表現山脈連綿不絕的規模

要拍攝出連綿不絕山脈,攝影師所站的位置非常關鍵,正所謂「登高望遠」,只要身處山峰較高的位置時,才可能使用廣角鏡頭俯拍山巒,在畫面中取得連綿、蜿蜒、宏大的感覺。

站在高處向下進行俯視拍攝,可以表現出山勢的遼闊和深遠,也可以體現山勢的高大和險峻。如果再結合廣角鏡頭大視角的優勢,還可以獲得更廣闊的場景,並有效地表現出山景所處的環境,充分體現「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視覺感受。

技法7:廣角鏡頭俯視拍攝表現綿延感

選擇以制高點俯視拍攝群山,使蜿蜒不斷、層巒疊嶂的山脈在畫面中一覽無餘。

焦距:24mm ?光圈:F14 ?快門速度:1/1250s ?感光度:ISO250

技法8:中焦鏡頭俯視拍攝

使用中焦鏡頭俯視拍攝,重點表現前景的山體,強烈的明暗對比,使畫面極具立體感,遠景連綿的山脈表現出了蜿蜒連綿的氣勢,看上去十分壯觀。

焦距:105mm ?光圈:F4 ?快門速度:1/1250s ?感光度:ISO100

技法9:加入前景使畫面更廣闊

利用較高的地勢以俯視角度拍攝延綿的山群,並將前景的樹木加入,使畫面的視野很廣,看起來很有氣勢。

技法10:結合雲霧逆光俯視拍攝

採用逆光俯視拍攝群山,結合朦朧的霧氣,可以得到層層疊疊的山巒效果。

焦距:100mm ?光圈:F8 ?快門速度:1/800s ?感光度:ISO200

焦距:240mm ?光圈:F7.1 ?快門速度:1/250s ?感光度:ISO100

技法11:高空俯視拍攝

高空俯視拍攝將山巒的全貌盡收眼底,大有一覽眾山小之勢。

技法12:俯視拍攝水裡的山

有時候拍攝山不一定要拍攝實體的山,俯視拍攝也不一定要站在高處拍攝連綿的山脈,水裡也有「山」,拍攝水裡山的倒影可以獲得新奇的畫面效果。

高水平線構圖表現山景縱深感

水平構圖是在風景中最為常見的構圖方式,根據水平線位置的不同,照片給人的印象也會不同。採用高水平線構圖,將水平線置於畫面靠上1/4 或1/5 的位置,可以重點表現水平線以下部分。例如,在俯視拍攝山脈時,經常會用到這種構圖,只留少量的天空以使畫面有呼吸感,而大面積的山脈可以使畫面更具縱深感。

技法13:通過近大遠小表現縱深感

拍攝山景不一定要在遠處拍攝,拍攝上山的道路也是很不錯的選擇,拍攝時以高水平線構圖,只留少量的天空為背景,並將前景登山者與遠景的登山者納入畫面,形成近大遠小的對比,可以使畫面更具縱深感、空間感

技法14:俯視連綿山脈

俯視拍攝並以廣角鏡頭拍攝,擴大畫面的視角,充分體現了雲霧與山的關係,高水平線構圖的使用為畫面營造了飄渺、縱深之感

借用前景美化山景

在拍攝各類山川風光時,如果單純地拍攝山體會感覺有些單調,這時如果能在畫面中安排前景,配以其它景物如動物、樹木等作陪襯,不但可以使畫面顯得富有立體感和層次感,而且可以營造出不同的畫面氣氛,大大增強了山川風光作品的表現力。

技法15:用霧做前景

飄渺清幽的雲霧在山川間縈繞,使得被遮擋的山峰更加飄虛,而未被遮擋部分則比較堅實,加強了畫面中的虛實對比。拉大了山與山之間的視覺距離,拓寬了畫面的視覺深度,而虛實相生的效果更增添了畫面的節奏感,體現出飄渺之感。

技法16:用水面做前景

在山巒前面安排水面,利用水面的倒影為畫面增添美感,形成山水相依的美好畫面。同時水面倒影與實景形成了很好的對稱畫面,營造出一種清新、寧靜的畫面。

技法17:用花朵做前景

利用花叢作為前景拍攝山脈,能夠起到烘托主題,增強藝術表現力的作用。此外,在前景花朵的映襯下,能夠明顯美化畫面,使堅硬的山石與柔軟的花朵之間形成對比。

焦距:17mm ?光圈:F4 ?快門速度:1/640s ?感光度:ISO100

技法18:用動物做前景

有野生動物的陪襯,山峰會顯得更加幽靜、安逸,具有活力感,同時也增加了畫面的可看性,使畫面更有生氣與活力。

技法19:用樹木做前景

選擇樹木作為前景拍攝山川畫面時,可以為山川點綴上點點盈動的綠色使之呈現出清幽、靈秀的獨特氣質。

焦距:24mm ?光圈:F10 ?快門速度:1/400s ?感光度:ISO100

焦距:18mm ?光圈:F16 ?快門速度:1/320s ?感光度:ISO200

技法20:剪影形式的前景

拍攝時將植物、樹木納入畫面,可以將其處理為剪影或半剪影效果,不僅可以豐富畫面,還可以使畫面更具有形式美感。

技法21:利用建築作為前景

攝影師將前景環境中有獨特特色的建築、建築群納入鏡頭,增加畫面信息量,豐富畫面視覺的同時,還美化了山景。

焦距:70mm ?光圈:F5.6 ?快門速度:1/320s ?感光度:ISO400

大小對比表現雄高大的山體

通過合理安排畫面中的山體與陪體的大小,可以更明確地襯托山體的體積,從而讓山體在畫面中顯得更為突出。這些陪體可以是遊人,也可以是動物,只要是觀者熟悉的景物都可以用作對比對象出現,以更好地襯托出山體的雄偉,凸顯其雄偉的氣勢。

技法22:人物與山形成大小對比

將人物作為陪體納入畫面,使觀者更好地了解到了山巒的體量,同時也強調了攝影師所在的位置,增強了畫面的空間感。

焦距:16mm ?光圈:F10 ?快門速度:1/200s ?感光度:ISO100

技法23:建築與山形成大小對比

建築也是作為山巒陪體的景物之一,將建築納入畫面,不僅可以豐富畫面,使觀者了解山巒的體量,還可以反映出人類與大自然和諧相處。

焦距:24mm ?光 圈:F8 ?快門速度:1/250s ?感光度:ISO100

技法24:動物與山形成大小對比

動物一直是拍攝山體時必不可少的陪體之一,可以與山體自然的融為一體,為畫面注入勃勃生機。

明暗對比突出山體的立體感

強烈的明暗對比,不僅可以表現出山巒堅毅的感覺,還可以使畫面表現出強烈的立體感與豐富的畫面影調層次,使畫面視覺效果更突出。

技法25:側光下的明暗對比

採用側光拍攝形成的明暗對比使山看起來稜角分明,增強了畫面的層次感和立體感。

焦距:35mm ?光圈:F8 ?快門速度:1/640s ?感光度:ISO250

技法26:暗色山與亮調雲霧

俯視拍攝雲霧繚繞的山脈,黑色的山巒與縹緲的白色霧氣形成明暗對比,使畫面更有層次感和空間感。

焦距:80mm ?光圈:F7.1 ?快門速度:1/640s ?感光度:ISO100

技法27:冬季雪與裸山的明暗對比

寒冷冬季拍攝被冰雪覆蓋的山體,明亮的白雪與裸露在外深暗的山體在畫面中形成明暗對比突出、節奏鮮明的畫面效果。

焦距:50mm ?光圈:F14 ?快門速度:1/200s ?感光度:ISO1100

框式構圖使視線聚焦山體

框式構圖的優點在於強制觀眾的視線聚焦主體,給人身臨其境的現場感受,同時還能夠為畫面添加富有特色的裝飾物。在拍攝山體時,如果所在的位置能夠恰當地利用樹枝、山洞、甚至是雲霧,就能夠使畫面具有框式構圖的特點,讓山體在畫面中更加突出。

技法28:以山體為框

以山體為框比較容易,只需要找到適合的山洞或山口,然後再尋找合適的地點,將遠景的山脈納入框內即可,但需要考慮前景的框架是曝光正常還是以剪影形式出現。

技法29:以樹木為框

利用前景中的樹葉作為框式構圖,從而集中觀者的視線,這種框式構圖需要在拍攝時努力尋找並規劃,以獲得更好地效果。

留白手法表現山巒的靈秀與神秘

陽光直射下的山景往往一覽無餘,讓人感覺像白開水一樣淡而無味。拍攝時可採用留白的構圖手法,例如藉助於雲霧繚繞來充分體現「山在虛無飄渺間」的古詩意境,或在山峰的上端適當留白,利用藍天白雲充分展示畫面的透視感,使山巒有一種向上延伸、突破的效果。

拍攝有雲霧襯托的山景照片,在構圖方面需要留白,而在用光方面則可以考慮順光或前側光,使畫面形成空靈的高調效果,用逆光不利於突出雲霧的質感。

技法30:雲霧襯托山景有留白的作用

山間的雲霧又為山體增加了飄渺的神秘感,使整幅照片兼具形式美感與意境美感。

技法31:在畫面下方留白

使用廣角鏡頭拍攝,設置小光圈以獲得大景深效果,結合在畫面下方的雲海使畫面更有層次感和空間感。

技法32:在畫面上方天空留白

將山體安排在畫面下方,畫面上方留較多的天空,可以使山峰呈現出上升趨勢。

技法33:上下都留白

畫面上方大面積的天空,畫面下方大面積的雲海,只有中間為山脈,這種留白的方式,可以突出畫面整體靜謐、空曠的視覺感受。

焦距:50mm ?光圈:F8 ?快門速度:1/500s ?感光度:ISO100

三角形構圖表現山體的穩定感

三角形形態能夠帶給人向上的突破感與十足的穩定感,將其應用到構圖中,會給畫面帶來穩定、安全、簡潔、大氣之感,是拍攝山峰常用的構圖手法。結合其山體造型結構採用三角形構圖拍攝大山,能在著重表現山體穩定感的同時,更能體現出山體壯美、磅礴的氣勢。

技法34:加入前景突出三角形構圖

拍攝山景時將前景中雲霧或草地納入鏡頭,不僅豐富了畫面層次,同時還將整個景象映襯得更為自然、有生氣,使三角形構圖的山更有力度感、穩定感,畫面顯得非常有張力。

焦距:200mm ?光圈:F6.3 ?快門速度:1/100s ?感光度:ISO100

焦距:80mm ?光圈:F13 ?快門速度:1/250s ?感光度:ISO100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好機友攝影 的精彩文章:

9個方法讓照片有觸手可及的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