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MIT知名華人教授陳剛在美國被捕|科研圈日報

MIT知名華人教授陳剛在美國被捕|科研圈日報

由於微信公眾號開始試行亂序推送,為了讓您在第一時間獲取學術圈新聞資訊,請將「科研圈」設為星標,並常點文末右下角「在看」。

「科研圈日報」主要關注科研圈與研究者個體、科研圈與更廣闊的社會環境之間的重要互動。點擊這裡可以查看往期內容。

· 海外學者

MIT 知名華人教授陳剛在美國被捕

根據美國司法部網站發布的消息,當地時間 1 月 14 日,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麻省理工學院(MIT)機械工程系教授陳剛因未能向美國能源部披露其在中國的工作和獲得的獎勵,而被起訴和逮捕。陳剛現年 56 歲,為美籍華人,畢業於華中工學院(現華中科技大學),後前往美國,目前擔任 MIT 機械工程系講席教授、帕帕拉多微納米工程實驗室主任和固態太陽能熱能轉換中心主任。大約從 2013 年開始,他在 MIT 的研究已經獲得了美國多個聯邦機構授予的 1900 多萬美元的資助。

美國司法部稱,自 2012 年以來,陳剛在中國擔任了多項職務,通過提供建議和專業知識促進中國的科技發展,並獲得經濟報酬。自 2013 年來已接受大約 2900 萬美元的外國資金,包括來自中國南方科技大學的 1900 萬美元;從 2017-2019 年,陳剛在中國擔任多個顧問職務時,還申請並獲得了美國能源部的撥款,以資助他在 MIT 的部分研究,未能按照能源部的要求披露他與中國的關係。此外,陳剛在 2018 年的納稅申報單中沒有向美國稅務部門披露,當年他在中國有一個超過 1 萬美元的銀行賬戶。

陳剛被控刑事犯罪,理由是控電匯欺詐、未提交外國銀行賬戶報告以及在納稅申報單中虛假陳述。其中電匯欺詐對應的處罰為最高 20 年監禁、3 年監督釋放以及 25 萬美元罰款,其餘罪名也可能面臨最高 5 年監禁,其餘條件同上的判罰。

當日,MIT 校長 L. Rafael Reif 發表公開信對此事表示震驚,稱陳剛是一位廣受尊敬的學者和教師,他的被捕是令人驚訝、痛苦和難以理解的。(美國司法部、公眾號「科學網」)

· 天文學

國家天文台巡天團隊聯合發布巨幅宇宙二維天圖

1 月 14 日,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北京-亞利桑那巡天(BASS)團隊和暗能量光譜巡天(DESI)國際合作項目團隊聯合發布最新巨幅宇宙二維天圖。

DESI 作為第四代宇宙學巡天項目,旨在通過大量星系的紅移觀測研究宇宙結構增長和膨脹歷史。新發布的天圖覆蓋了兩萬平方度的天空,約為全天球面積的一半,容納了 10 萬億數碼像素,包含了 20 億天體。其中,BASS 巡天觀測項目主要針對北半球星空,觀測隊伍共計獲得亞利桑那大學 Bok 望遠鏡 387 天觀測時間,並開發了自動化觀測和質量控制軟體以實時獲取最優觀測的圖像,最終公布數據還包括了最大面積的觀測圖像和最準確的天體測量信息。

目前,基於 DESI 圖像巡天數據目前已經發表超過 200 篇論文,其中單獨引用 BASS 數據的論文超過 80 篇。(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

· 火星探測

InSight 探測器多次火星挖掘嘗試失敗,NASA 叫停任務

德國的科學家花了兩年的時間,試圖讓探針鑽入火星地殼獲取溫度數據。但是,作為 InSight 著陸器的一部分,這個 40 厘米長的設備無法在火星的紅土中獲得足夠的摩擦力。它原本應該埋入火星 5 米深,但實際只鑽了約半米。上周末,鼴鼠探針的第 500 次嘗試宣告失敗後,該團隊宣布結束這一任務。儘管如此,德國航空航天中心仍然認為,這個項目有利於火星未來的挖掘工作。

· 遺傳學

色素多的皮膚細胞中紫外線導致的突變較少

這項研究從年齡 25-79 歲的 21 名健康受試者中提取皮膚細胞。他們發現紫外線相關突變在細胞中的數量範圍較廣,從 400 到 14000,並且突變數量與年齡及性別無關。白種人細胞中的突變中數為 1800,而非裔受試者體細胞中的突變中數為 700,顯著低於白人,這顯示黑色素能保護細胞不受陽光照射的損傷。此外,研究還報告了內源性因素帶來的突變。作者認為,本研究報告了健康體細胞中的突變基線,這將有利於未來醫學研究。(TheScientist,PLoS Genetics)

· 人工智慧

谷歌推出迄今為止最大規模的人工智慧語言模型

該語言模型使用 Switch Transformer 方法進行大規模訓練,這是一種 「稀疏激活」 技術,它只使用模型權重的子集或在模型中轉換輸入數據的參數,以有效降低計算密集度。儘管在部分實驗中,該模型相比規模更小的模型得到了較低分數;但進行在 100 余種不同語言之間進行翻譯的實驗時,該模型仍取得廣泛優勢,並相比基線模型獲得超出 4 倍的速度。研究人員認為,稀疏性可以在未來賦予該模型在一系列不同媒體下多模態的優勢。(VentureBeat,Google)

· 粒子物理

預測原子核中子數量極限

· 獎項與榮譽

中科院 2020 年度人物與創新團隊公布,北斗研製團隊與武漢國家生物安全實驗室均入選

根據《中國科學報》報道,中國科學院 2020 年度人物與創新團隊名單日前公布。量子光學和光量子計算專家、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陸朝陽,磁共振成像技術研發專家、中科院精密測量科學與技術創新研究院研究員周欣當選年度創新人物;載人潛水器聲學系統設計專家、中科院聲學所高級工程師劉燁瑤,新疆傳統民族藥材技術專家、中科院新疆理化技術研究所研究員阿布力米提·伊力當選年度先鋒人物;畜牧飼料加工技術專家、中科院微生物所研究員鍾瑾,幹細胞專家、中科院動物研究所國家幹細胞資源庫執行主任郝捷當選年度感動人物。中科院微小衛星創新研究院北斗導航衛星研製團隊、中科院武漢病毒研究所武漢國家生物安全實驗室當選年度團隊。(中國科學報)

· 學術出版

細胞出版社開始提倡研究者在論文中發布多樣性和包容性聲明

· 疫情通報

1 月 14 日我國內地新增確證病例 144 例,其中本土病例 135 例(河北 90 例,黑龍江 43 例,廣西 1 例,陝西 1 例)

根據國家衛健委官網通報,1 月 14 日 0—24 時,31 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 144 例,其中境外輸入病例 9 例(廣東 3 例,上海 2 例,江蘇 1 例,浙江 1 例,四川 1 例,陝西 1 例),本土病例 135 例(河北 90 例,黑龍江 43 例,廣西 1 例,陝西 1 例);新增無癥狀感染者 66 例(境外輸入 11 例);當日轉為確診病例 20 例(境外輸入 1 例)。截至 1 月 14 日 24 時,我國內地累計報告確診病例 87988 例,累計死亡病例 4635 例。

編寫:魏瀟、鄭蘊儀、李姍珊、許楚楚、邱燕寧

編輯:魏瀟、戚譯引、李姍珊

——END——

點個「在看」,及時獲取最新學術資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研圈 的精彩文章:

《絕密:二戰引發對癌戰爭》|化療的「毒」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