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臟腑、心與小腸的功能

臟腑、心與小腸的功能

中醫的藏象理論很多,這裡我主要講心與小腸的功能,希望更多的人能了解中醫,雖然只講心與小腸,但其它的肺與大腸、肝與膽、脾與胃、腎與膀胱等可以類推。

臟腑,是內髒的總稱。《內經》按照臟腑的生理功能特點將其分為三類:五臟:心、肝、脾、肺、腎;傳化之腑【六腑】: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奇恆之腑:腦、髓、骨、脈、膽、女子胞。五髒的共同生理特點是:化生和貯藏精氣;六腑的共同生理特點是:受盛和傳化水谷;奇恆之腑的共同特點是:形態中空似腑,功能藏精似臟。臟與腑的這些區別,並不僅僅是為了說明其在生理上的功能特點,而是它具有重要的臨床指導意義。如臟病多虛,腑病多實;臟實者可瀉其腑,腑虛者可補其臟等,已經成為指導中醫臨床的圭臬。

中醫臟腑的概念,是對人體內臟及其功能的總稱。臟,《內經》稱為「藏」,其義有二:一指藏於體內的臟器;二指五臟所藏的精氣。腑,《內經》寫作「府」,有府庫之意。腑多為中空器官,又多與飲食物得貯藏、消化有關。臟腑,按其形態。功能可將分為三類,即:五臟、六腑和奇恆之腑。關於五髒的功能及特點,《素問·五臟別論》作了精闢的論述,其云:「所謂五臟者,藏精氣而不瀉也,故滿而不能實;六腑者,傳化物而不藏,故實而不能滿也。所以然者,水谷入口,則胃實而腸虛;食下,則腸實而胃虛。故曰:實而不滿,滿而不實也。」五髒的功能是「藏而不瀉」,即五臟主藏精、氣、血、津液及神,其特點是以充持盈滿為貴,但又不能過度盈滿而使藏氣壅塞,故曰「滿而不能實」。六腑的功能是「瀉而不藏」,即六腑主管受納、消化飲食物及傳導、排泄糟粕,以通暢為要。六腑藏納水谷的特點是「胃實而腸虛」、「腸實而胃虛」,而不能腸胃同時皆為實,否則即為「滿」,故曰:「實而不能滿也」。而奇恆之府的功能同五臟一樣,是「藏精氣而不瀉」,其功能是隸屬於五髒的。但既雲「府」,則又具有「傳化之府」中空的形態特點,故其特點是:形態似腑,功能似臟。中醫研究臟腑,除以研究其生理功能和病理變化為主要內容外,還密切結合臟腑與形體、諸竅的關係。譬如肺臟,其基本功能是主呼吸,常見的病理現象為咳嗽、氣喘,也就是說,呼吸、咳嗽、氣喘都是肺所表現於外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現象,可稱為肺的「臟象」。中醫通過對「象」的觀

察,可以推測「臟」的狀態。這是中醫理論的核心,具有極其重要的理論價值和臨床實踐價值,也是我們必須掌握的重點。

心與小腸

心,居胸中隔上兩肺之間,形似倒垂的蓮蕊,有心包絡圍護於外。《難經·四十二難》曰:「心重十二兩,中有七孔三毛,盛精汁三合,主藏神。」《醫學入門》云:「有血肉之心,形如未開蓮花,居肺下肝上是也。」心在五行屬火,為陽中之太陽,通應於夏氣。心主要具有主神明、主血脈之功,是統領全身的「君主」,《素問·靈蘭秘典論》云:「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靈樞·邪客》說:「心者,五臟六腑之大主也。」此外,心還有其華在面,充養血脈,開竅於舌、耳、主汗等功能。心臟與小腸腑相表裡,二者存在著密切關係。小腸具有受盛化物、泌別清濁的作用,正如《素問·靈蘭秘典論》所說:「小腸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心主神明,或曰心主神、心藏神,是心的一個重要生理功能。神有廣義、狹義之分。廣義的神是指整個人體生命活動的外在表現,它通過人的形象、眼神、面色、表情、語言、應答、肢體活動姿態等反映於外;狹義的神則指人的精神、意識、思維活動。心主之神,不僅指人的精神活動,而且也統括了整個人體的生命活動。神明活動需要血液以養,故心藏神的功能基礎就是心主血脈。心血充足,則精神振奮,神志清晰,思考敏捷,語言流暢,動作矯健;若心血虧虛,輕則失眠、多夢、健忘、神志不寧或反應遲鈍,重則癲狂,甚至昏迷、不省人事。需要指出的是,神明活動除靠心之陰血滋養外,還需要心之陽氣的溫煦。而人的精神、意識、思維等活動,除心所主外,還需要五髒的整體配合,共同完成,只不過在五髒的精神活動中,心是主宰者,故《內經》稱心為五臟六腑之大主。這也是中醫不能分科的重要原因,畢竟中醫研究的是活人,而不是死人。

心藏神非為心主神志,1978年出版的高校教材《中醫學基礎》認為,「心藏神」為心主神志,其云:「古人之所以把心看作『五臟六腑之大主』,與心主神志的功能是分不開的。」1984年的高校教材《中醫學基礎》則將「心藏神」的功能直言為「主神志」,並解釋說:「心主神志,即是心主神明,或稱心藏神。」這些論述,都把心藏之「神」簡單地理解為「神志」,這不僅有失《內經》原義,而且把心的功能狹義化、片面化了。因神志與神明【神】在概念上差距甚大,難以等同。神志則單指意識,而「神」的意義則非常廣泛。如「神志昏迷」、「神志清醒」即是指意識而言,而「神」則統指人的整個生命活動,包括了人的思維、意識、知覺、感覺、情感、記憶、智能、意志等多方面的功能活動。高校教材把「心藏神」的功能理解為「心主神志」,顯然是不對的,這是誤人子弟,這是一個非常應該注意的問題,不要讀了七八年的中醫,連中醫的門都沒靠近。

神明所主之臟是心而不是腦!

關於精神活動的產生,中西醫有著截然不同的看法的。西醫認為,人的精神、意識及思維活動是大腦的生理功能,是大腦對外界客觀事物的刺激所作出的反映。而中醫則把精神活動歸屬於心,並分屬於五臟。隨著中醫西化,關於人的精神活動是由心所主,還是大腦的功能,現在的中醫已經搞不懂了,他們也跟著西醫一起喊「腦主神明」了。《內經》的「心主神明」說是中醫藏象理論體系的一個重要內容,認為人的精神活動是由大腦所主,這是對中醫的背叛。一個人不太高興的時候,人們常說這人「心情不好」,為何不說這人「腦情不好」呢?面對一個壞人時,人們常說這人「沒良心」,為何不說這人「沒良腦」呢?其實中醫的理論自古就深入百姓生活當中了,只是現代西醫的侵略,使得人們思想混亂,不別是非,隨波逐流。

心在志為喜聲為笑

人有五臟化五氣,以生喜怒悲憂恐。《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心氣虛則悲,實則笑不休。《靈樞·本神》

多陽者多喜。《靈樞·行針》

心氣始衰,苦憂悲。《靈樞·天年》

喜是心有所樂而達於外的表現,是主觀願望和客觀事實相一致所表現出的一種滿意情緒。喜志由心臟精氣所化,因心主血脈是神志的物質基礎。一般而言,喜對於人體有良好的調節作用,可以使其「氣和志達,營衛通利」。但大喜過望,又可傷心,正如《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喜傷心」、「暴喜傷陽」,而令氣機渙散。

笑是喜樂時發出的聲音,是機體表達心聲的一種形式。因心「在志為喜」,故顯露於外則「在聲為笑」。笑不但是心喜樂的一種表現,而且又是舒緩心情的一種方法。但笑也要有一定限度,大笑不止、甚至狂笑,非但對人無益,而且會首先損傷心臟,常表現在神志失常的一些病變中。心之陰血不足,神明失養,則往往因喜之不及而見病人情緒低落,甚至悲傷欲哭。若有邪氣擾心,或痰火蒙蔽,使心陽暴張,則病人多見亢奮不已,大笑不止,甚至導致狂證,臨床稱之為「笑狂」。因此,臨床上治療喜笑不休的病時,往往從心著手。所以,笑既不可無,亦不可過。

心開竅於舌與耳

心開竅於舌,是說心與舌其氣想通,舌為心之外候,這是古代醫家通過長期的人體生理、病理現象觀察所總結出的理論。舌的生理功能是主司味覺和表達語言,這些功能有賴於心藏神和心主血脈的功能支持,因此,如果心的功能失常就會導致味覺的改變和語言的障礙,那麼,在臨床上通過觀察舌質的色澤、味覺及病人的語言狀況可以判斷出心的功能正常與否。如舌體紅活榮潤,柔軟靈活,味覺靈敏,語言流利,則表示心功能正常;若見舌質淡白胖嫩,則為心陽不足;舌質紅絳瘦癟,為心之陰血不足;若舌尖紅,疼痛,甚至生瘡,則為心火上炎;若舌質紫暗或有瘀斑,則為心血瘀阻的表現;若心主神志的功能異常,則可見舌卷、舌強、語謇,甚或失語等。

心開竅於耳,是《內經》有關心通外竅的另一理論觀點,這也是古代醫家對生理、病理現象長期觀察所得出的結論。耳主聽覺,其功能的發揮除依賴腎精的充養外,還有賴於心血的滋潤和心神的主宰。若心功能失常,同樣可以導致耳之聽力減退、障礙、甚至喪失。如心陰血不足或心火亢盛,可見耳鳴、耳聾,或耳痛;心神失常,可導致聽力障礙,甚至幻聽等。因此,心開竅於耳同開竅於舌一樣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切不可後彼薄此。

其實,心開竅於舌也好,開竅於耳亦罷,都是有其生理和病理的基礎,都是古人長期臨床經驗的總結,只是認識的角度不同而已。只要符合臨床,都有學習的價值。

心主血脈

心主血脈,是指心具有推動血液在脈管中運行的作用。心居胸腔,與脈相連,人體的血液運行於脈管之中,依賴心臟的搏動以循環運行於全身,心與血脈構成了人體的血液循環系統。在這個系統中,是以心為主導作用的,也就是說心為血液循環的原動力,所以《素問·痿論》說:「心主身之血脈。」周學海《讀醫隨筆》則非常明確地指出:「凡人周身百脈之血,發源與心,亦歸屬於心,循環不已。」心推血液在脈中運行,主賴於心氣的作用,同時也需要心陽的溫煦作用和心陰血的滋潤作用。心氣充足,心陰陽氣血充沛,才能維持正常的心力、心率和心律,從而使氣血流利,百脈通暢,人則表現為面色紅潤而有光澤,脈搏節律均勻,和緩有力。若心主血脈功能失常,就會產生相應的病理變化,臨床上可以通過心胸部感覺、面色及舌、脈之象來觀察。如心氣不足,則見心悸、心慌、面色無華,舌淡而嫩,脈虛無力;心血不足,則心悸、失眠、多夢,面色無華,舌淡,脈細無力或澀滯;心火旺盛,則見心胸煩熱、失眠、面赤,舌紅或舌尖紅、起刺、疼痛,脈數;心血瘀阻,則心前區憋悶或疼痛,面色灰暗或青紫,舌紫或有瘀點、瘀斑,脈澀或結代。

心主血脈,「主」有主掌、主宰之義。心主掌血脈,這說明心與血脈的關係是一種主從關係,也就是說,心是主導血脈運行的,血脈的功能隸屬於心之功能。心與血脈相互依賴,相互為用,共同完成人體的血液循環功能。

心部於表其華在面

「心部於表」是與「腎治於里」相對而言的,《素問·刺禁論》說:「肝生於左,肺藏於右;心部於表,腎治於里;脾為之使,胃為之市。」這是從五臟氣機升降角度來概括其功能特點的,心為陽中之太陽,故其氣機主出泄於表;腎為陰中之至陰,故其氣機主入治於里;肝為陰中之少陽,其氣從左而升;肺為陽中的少陰,其氣從右而降。所以,心部於表就是通過心的氣機主「出」的特點,將心之氣血陰陽布散於表,從而使心與皮表的關係密切相關,這種功能是建立在心藏神、心主血脈的功能基礎之上。心藏神、心主血脈的功能強盛,則心將其氣血陰陽很充沛地布散於體表,尤其是面部,從而使皮膚潤澤而感覺敏銳,面色紅潤而有光澤。否則,可使皮膚乾燥枯槁、感覺遲鈍、麻木或感覺異常、瘙癢、疼痛。《素問·至真大要論》概括為:「諸痛癢瘡,皆屬於心。」

由於心主血脈而部於表,而表面的血脈比較豐富,可謂「十二經脈,三百六十五絡,其血氣皆上於面而走空竅。」面部實為人體之華表,故心的生理功能是否正常,可以從面部的色澤變化表現出來,面猶心之花朵,故曰心「其華在面」。若心氣旺盛,血脈充盈,則面色紅潤而有光澤;若心氣不足,血脈虧虛,則面色無華、淡白或晦滯;再如心火亢盛,則面色紅赤;心血瘀阻,則面色青紫等。故《素問·五臟生成篇》說:「心之合脈也,其榮色也。」

總之,心與面的聯繫反映了中醫整體觀的一個內容,亦是中醫不能分科的理論依據。

心在液為汗

汗液是體內津液通過陽氣蒸化由玄府【汗孔】排出於體表的液體,《素問·陰陽別論》所謂「陽加於陰謂之汗」也。因此,人體正常排汗,具備兩個要素:一是陰津,二是陽氣。這是人體生理之汗的物質基礎,正如《溫病條辨》中說:「汗也者,合陽氣陰精蒸化而出者也。」由於汗液為津液所化生,血與津液又同出一源,因此又有「血汗同源」之說。而血為心所主,故汗亦為心所主,後世因之有「汗為心之液」的說法。

汗出是人體的一種正常生理功能,具有排泄濁物、調節體溫、輔助肺呼吸及維持人體氣體內外交換的作用,是人與自然相應的重要渠道。如《靈樞·五癃津液別》所說「天暑衣厚則腠理開,故汗出」,就是講的調節體溫作用的生理性排汗。人體汗液的正常排出,是機體「陰平陽秘」的表現,所謂「陰平陽秘」即陰精【統指津液、血液類物質】充盛、陽氣固秘之意。這就是說要維持排汗的功能,首先需要陰精的充盛,陰精充沛,則汗源充足;若陰精虧虛,則必導致汗源不足,導致少汗或無汗;同時,若汗出過多,則必損傷陰精。《靈樞·營衛生會》篇所謂「奪血者無汗,奪汗者無血」是也。張仲景據此在《傷寒論》中提出「亡血家,不可發汗,發汗則寒慄而振」、「衄家,不可發汗,汗出必額上陷,脈急緊,直視不能眴,不得眠」等治療禁忌大發,可謂是「血汗同源」、「汗為心之液」理論的具體運用。

其次,汗出需要陽氣的蒸騰、固秘作用,只有陽氣蒸化,才能維持對陰精的代謝功能,同時又通過陽氣【衛氣】司汗孔開合的作用,將代謝後的津液排出體外。若陽氣虛弱,無力蒸化陰精,陰精凝而不化,可導致少汗或無汗,甚至水腫、小便不利等;但若陽氣不能固表,則又可導致汗出異常,如自汗,甚至脫汗而快速死亡等。《傷寒論》中的少陰病里,因少陰心腎陽氣極度虛衰,可致大汗淋漓、四肢逆冷、脈微欲絕等症,此時須急用四逆湯系列以回陽救逆,否則病人就會頃刻喪命。

正因為「汗為心之液」、「心主汗」,所以,發汗過多,不但損傷心陰,也常損傷心陽,導致心臟疾病。如今的醫院一見感冒就急忙發汗,可謂殺人於無形也。於此可以看出《內經》「心主汗」之臨床意義所在,不讀《內經》不能為醫也。

小腸主受盛與泌別清濁

小腸乃六腑之一,其上接幽門與胃相通,其下接闌門與大腸相連,迂迴疊積於腹腔內。《內經》指出小腸的主要功能是主受盛和化物,《素問·靈蘭秘典論》說:「小腸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所謂「受盛」,即承受、接受的意思,猶如以器盛物一樣。「化物」,即使物質【水谷或水谷精微】變化、消化或化生。小腸的受盛功能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小腸接受經胃初步消化的飲食物;二是這些飲食物在小腸內必須有相當時間的停留,以利於進一步消化和吸收。小腸的化物功能表現在:將經胃初步消化的食物,再進一步進行消化,並將其一分為三:經消化後的水谷精微交由脾轉運全身,其中的糟粕輸送到大腸,而無用的水液輸送到膀胱。正如張介賓在註解《素問·靈蘭秘典論》中說:「小腸居胃之下,受盛胃中水谷而分清濁,水液由此而滲入前,糟粕由此而歸於後,脾氣化而上升,小腸化而下降,故曰化物出焉。」後世把小腸這

種「受盛化物」的作用稱之為「秘別清濁」,在水谷化為精微的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是脾胃升清降濁功能的實質體現。因此,小腸的功能失調,既可以引起濁氣在上的腹脹、腹痛、嘔吐、便秘等症,又可以引起清氣在下的便溏、泄瀉等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內丹 的精彩文章:

道士有哪些可以隨身佩戴的飾物
混元派內丹第三部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