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中英美三國工程院簽應對新冠聯合聲明,倡議國際合作而非競爭

中英美三國工程院簽應對新冠聯合聲明,倡議國際合作而非競爭

聯合聲明

1月19日,中國工程院官網發布了《中國工程院、英國皇家工程院、美國工程院關於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聯合聲明》。聲明倡議,應該讓國際合作,而非競爭,成為應對疫情的設備研發、診斷、疫苗開發和生產、數據分析等領域取得進展的驅動力。

該聲明由中國工程院院長李曉紅、英國皇家工程院院長Sir Jim McDonald和美國工程院院長John L. Anderson共同簽署。簽署時間為2020年12月18日。《聲明》指出,發展衛生信息學、開發更好的藥物以及開發科學發現的工具與通過工程方法應對疫情密切相關。

在發展衛生信息學層面,中、英、美三國工程院認為,開展公共衛生信息共享方面的國際合作,對應對疫情非常重要。「強健的衛生信息學系統使衛生專業人員能夠檢測、跟蹤和減緩公共衛生突發事件。本次疫情突出表明,開發和實施此類系統以及公開分享其數據的重要性。」

針對開發藥物及科學發現的工具,《聲明》提到,「在開發新系統和技術來利用遺傳信息、感知人體的微小變化、評估新葯以及製造和提供疫苗上,工程師始終處於最前沿。」科學家和臨床醫生需要依賴工程師為他們提供執行尖端任務所需的儀器以及分析和定量方法。

體現這種重要依賴性的最新案例,是科學家和工程師之間攜手合作,快速確定新冠病毒(SARS-CoV-2)的病毒序列並使其可在2020年初免費在線獲取。《聲明》稱,這需要大量的工程投入與協調工作:生物工程師設計了用於表徵病毒的生化測序步驟,機械工程師開發了流體系統以使材料在儀器間精確地移動,光學和電氣工程師提供了檢測測序反應所需的感測器,材料工程師創建了在液體環境中工作的電路,以及計算機工程師開發了從所產生的萬億位元組數據中提取必要信息所需的硬體和軟體。

中、英、美工程院聯合倡議,應該讓國際合作,而非競爭,成為應對疫情的設備研發、診斷、疫苗開發和生產、數據分析等領域取得進展的驅動力。

《聲明》透露,中國工程院、英國皇家工程院和美國工程院將在2021 年組織三期線上系列研討會(由每個工程院分別組織一期),討論各國在疫情方面的工程技術進步,以及開發、生產和推廣工程技術應對疫情措施的最佳實踐。「這一在線活動將提供一個全球論壇,著重展示開展聯合行動的機會,並將為 2022 年在中國舉行的全球重大挑戰論壇的進一步行動奠定基礎。」

此前,多家國際科學組織就新冠肺炎疫情發布公開聲明,號召國際合作。2020年4月,發展中國家科學院就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發布公開聲明,號召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及災後重建階段應開展科學家、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各國政府與企業間廣泛的國際合作,特別是通過南-南、北-南合作向發展中國家提供應對疫情所需的專業科學知識與技能。

2020年2月,施普林格自然、英國醫學科學院、非洲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等75家國際機構共同簽署「分享與新型冠狀病毒爆發相關的研究數據和成果」的共識聲明,承諾世界衛生組織分享疫情相關研究成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生物技術網 的精彩文章:

澳大利亞:新冠感染者出現癥狀幾周前,廢水中就可以檢測出新冠病毒
拜登顧問:幾乎可以肯定,新冠病毒變種會在美國多州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