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日本閉關鎖國幾百年,後來改革為何能輕易成功,這些優勢太明顯

日本閉關鎖國幾百年,後來改革為何能輕易成功,這些優勢太明顯

說起閉關鎖國,我們一般能想到我國的明清時期。明清時期實行了幾百年的閉關鎖國,導致我國逐漸落後於世界。最後在近代的時候落得挨打的局面。其實閉關鎖國的不僅只有我國,我國旁邊的朝鮮半島還有日本同樣也閉關鎖國。而且這些國家後來都遭到西方國家的入侵。不過很奇怪的是,最後只有日本改革成功了,走向了強國之列。很多人想不通,日本閉關鎖國幾百年的時間,後來為何能輕易改革成功。

我們先看一下日本閉關鎖國的狀況。日本閉關鎖國是在德川幕府統治時期,德川幕府建立的時間和我國的清朝大致想當。當時歐洲國家向全球擴張,西班牙、葡萄牙、荷蘭等勢力也都進入了日本。此時幕府覺得這些勢力對自己統治不利,所以開始去除這些外國勢力,最後開始閉關鎖國。

可以說,日本的閉關鎖國理由和清朝大致相當,而且閉關鎖國的時間也差不多。當西方勢力進入日本後,日本的做法和清朝差不多,也開始進行改革。不過日本的改革和清朝不一樣,日本成功了,清朝失敗了。這就不禁讓人鬱悶,兩國國情幾乎一樣,日本為何能輕易取得成功呢?

首先是日本的統治者並不是對國外沒有任何了解。當時日本的統治者是德川幕府,天皇只是個傀儡。德川幕府雖然把西班牙、葡萄牙等西方勢力趕走了,不過也並不是全部趕走了。德川幕府還留下了荷蘭人,當時的日本至於清朝、朝鮮、荷蘭三國進行貿易。通過荷蘭人的介紹,德川幕府對整個世界的發展還是有了解的。

而且德川幕府規定,所以在國外回來的人,都要寫一份報告給政府的。統治者是看這些報告的,通過這些報告,德川幕府對外面的東西可以說都是略知一二。當美國軍艦到達日本的時候,日本人是認識軍艦的,因為他們在書上或者報告上見過的。可以說他們對西方事物並不像清朝統治者那樣無知。這樣的話,日本後來改革的時候,對新式事物接受的比較強。人家並不完全排斥,這一點和清朝完全不同。

其次是日本的統治階層出現了危機。日本的明治維新和清朝的洋務運動表面上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不過狀況完全不同。日本的自上而下的改革,上並不是最上面,而是上層中的下層。這些人雖然也是日本統治階層,不過對日本當時的狀況完全不滿意。因為在日本當時的社會裡,這些人並不是既得利益者,這些人是之後支持改革的主力,這就是武士階層。

日本可以說是真正的封建社會,封邦建國。幕府下面有大名,他們都是封建領主,都有自己的統治範圍。大名下面是武士,武士是特權階層,是戰爭期間的主力。武士的宿命就是戰爭,保護領主。不過由於德川幕府統治時期,國家承平日久,沒有戰爭,所以武士沒有事情做。這些武士並沒有謀生的手段,所以到了後來大多數都貧困潦倒。這樣的話,他們對幕府的統治並不滿意。再加上他們是主要的軍事力量,所以這些人如果支持改革的話,改革就很容易進行了。

事實上,日本後來的改革也都是武士階層支持的。這些人不僅是反對幕府的主力,也是後來建設日本的主力。

最後一點是非常重要的,就是日本的識字率非常高。日本人對教育的重視,真的是超出絕大多數的國家。在黑船事件之前,日本還是封建社會,當時日本的識字率已經超過當時的大英帝國,達到了50%。這個數據是非常不可思議的,要知道當時英國的識字率也不過30%左右。這還是完成工業革命後的狀況。日本完全是封建社會,識字率卻遠高於當時任何一個國家。

日本的高識字率,為之後新思想的傳播提供了群眾基礎。當西方的思想文化、技術、政治等傳播到日本的時候,很多日本人都是了解一二的。因為他們認識字,所以他們就有這個可能了解外國的狀況。這樣的話,日本改革的群眾基礎就有了。這在我國是不存在的。我國當時的只有極少數的知識分子才了解西方文化,而日本卻非常多。

也正是這些原因,讓日本在明治維新的時候才能迅速成功。不得不說,日本在近代的時候表現確實很突出。這個國家的成功不僅是一國的成功,還是整個黃種人的成功。可惜的是,日本到後來走上了法西斯道路,徹底走上了一條不歸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以史為鏡的背後 的精彩文章:

如果希特勒聽從隆美爾的話,諾曼底登陸能成功嗎,結局有點意外
印度人口沒有我國多,為何勞動力資源比我國豐富,這個優勢太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