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詳解《上陽賦》王藺的謀逆,第二次宮變是王藺此生唯一的機會

詳解《上陽賦》王藺的謀逆,第二次宮變是王藺此生唯一的機會

先來說說第一次宮變,即二皇子上位那次。很多人覺得丞相倒得很快,其實不然,放棄抵抗,也只是丞相計謀的一部分。

首先,王家下獄,二皇子和皇帝的合作也就走到了盡頭,二皇子要名正言順地除掉王家需要先得到皇帝的准許,而皇帝的實權被二皇子架空,勢必要留下王家來掣肘二皇子。第一次宮變的時候,無論王家與二皇子打,還是王家與皇帝爭,最後都會給另一方做嫁衣。因此,避二者鋒芒,暫退戰場作壁上觀,才是保存實力的上上策。

其次,太子皇后入獄,勢必會對東宮的皇家尊嚴有損,間接削了東宮的形象,也為自己以後篡位做鋪墊。

所以,扳倒二皇子後,王家地位不降反升,其實皇帝還是記著王家謀逆的,只不過,這次真的是有心而無力了,只能遷就現實給予褒獎。

我們再來說一說第二次宮變。

主線的邏輯是可以理順通的,但是,編劇對整個過程的刻畫比較粗糙,極易給觀眾帶來各種誤解。對「謀逆」與「篡位」的理解,是要皇帝這個頭銜,還是為了整個國家的執掌權,其實二者還是有較大區別的。王藺控制東宮後沒有處理太子與太子妃,計劃中也沒有準備龍袍與儀仗,包括他在走投無路的時候質問大家太子是否真能當得起一國之君,劇中更多的人物刻畫顯示,王藺謀逆的目的更多是後者,也就是攝政權,當然,如果太子肯主動禪位則更好。如果劇中更多的傾向去刻畫王藺對攝政權的渴望,而不是在簡短的台詞里不斷數落太子不配為君,或許會減少許多觀眾的質疑。

第二次宮變,不能說是一個天時地利人和的最佳時機,但這一定是王藺此生唯一的機會。

王藺與太后是同氣連枝的,如果現在不奪位,以後丞相勢力與王后勢力會越來越劃不清界限。龐癸就是個前車之鑒,龐癸明明是丞相培養出來的人,卻最後只忠於阿嫵,但又不能說他背叛了王家,所以隨著時間的推移,王家勢力對太后的支援會越來越多。如果到時候再想把持朝政,還得問問太后同意不同意,而其他的那些勢力,更樂意看王家內鬥內耗。所以說,王藺此時不反,以後就再也沒有機會了。 太子能說出「只信豫章王」,以後也會只信某某某,一國之君只偏聽偏信某一個人,被宵小利用是早晚的事。老皇帝的制衡沒讓王藺特別反感,也是因為老皇帝實際上誰都不信,本身就是與他扶持的人相互掣肘,沒有太子直接傾倒的這種態度的威脅大。太子因為一個平叛就能「只信豫章王」,雖然王藺後來下跪求寬恕後,太子表現得很自責,顯然太子的本意並不是像他口無遮攔的那樣,但這種潛意識裡的疏離感無疑給王藺敲響了警鐘,其實蕭綦也算半個外戚,在外人看來,無論是重用王藺還是重用蕭綦都是在重用王家勢力,只要知道內情的人才明白王藺與蕭綦並不是一路人。

王藺敢鋌而走險,確實有很大的賭的成分,他賭親人們可以接受自己先斬後奏,他賭蕭綦短時間內無法掌控內宮勢力,他賭大家對太子能力的不滿與對國泰民安的渴望。但是,他終究失望了,他沒有想到是阿嫵拿到了遺詔,也沒有想到皇帝真的傳位太子,太子繼位如此名正言順,遠遠不及他計劃中的天時,皇后弒君,太子無傳位遺詔。

當然,整個謀逆劇情的第二處敗筆在於長公主主自刎後的草草收尾,沒有夫妻感情的鋪墊,沒有丞相心灰意冷的頹敗,只給觀眾感覺是莫名其妙地放棄。這無疑是對並不豐滿的劇情雪上加霜,明明應該是個名場面,可惜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叨叨快 的精彩文章:

《大秦賦》嬴政是喜歡冬兒的?而且其他女演員也是隨便找的吧?
《大江大河2》舉報信問題,程廠長請吃飯的時候其實已經暗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