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人物 > 委內瑞拉的危機:國內局勢一盤散沙,貧富差異引得矛盾頻發

委內瑞拉的危機:國內局勢一盤散沙,貧富差異引得矛盾頻發

"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

這句話話出自《文天祥千秋祭》這句話比喻拯救於事物在危險的境地,國之將傾,自然有偉人橫空而出力挽狂瀾,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國家都有這樣偉大的人能夠改變時局,更多的是國之將亡,無力回天。

委內瑞拉就是一個這樣的國家,亂象叢生,社會與經濟都陷入到了空前的危機。貧富差異兩極化引得富人與窮人的生活極度割裂,兩個群體之間矛盾頻發。

一、窮人:貧窮就是原罪

在委內瑞拉,金錢、貨幣都是廉價的。嚴重的通貨膨脹使得購買簡單的生活用品都需要推一手推車的現金去換取。在委內瑞拉人人都坐擁百萬,卻沒有人是真正的富翁。

根據18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統計,委內瑞拉的通貨膨脹率將在18年年底突破百分之一百萬,就是委內瑞拉的物價相比於貨幣將會上漲一萬倍,一把把的鈔票在這樣的經濟體系下都成了無用的草紙。

在委內瑞拉小偷從來不偷錢,因為現金是最沒價值的東西,甚至有人把現金當做紙巾使用。

在委內瑞拉,因為在這裡貨幣的實際價值非常低,很多饑民手握大把的現金,卻只能在垃圾堆里翻找食物,很多人連基本的生活都無法保障,他們為了生計不得不鋌而走險去參加海盜活動或者其他的犯罪活動,這裡彌散著暴力和罪惡的煙霧,卻都被視為平常。

另一條合法的致富途徑,就是讓女孩們去參加選美比賽,很多家庭不惜背負巨額債款,也要送女兒去醫美整形,進行模特培訓,渴求自己的女兒能夠在選美大賽摘得桂冠,換取後半生的榮華富貴。

在這片土地上沒有人教育那些年輕的女孩如何愛惜自己的身體,更多的是馴化她們如何通過出賣自己的肉體為自己換取衣食無憂的未來。

"選美之鄉"這樣的稱號看似是美譽,背後卻透露著數不盡的悲涼和辛酸,在無數未成年少女已經習慣了用不合理的手段換取美貌的背後,是舉國上下因為貧窮而被扭曲的價值觀,是金錢的廉價和生活的困苦帶給他們的無奈,在這裡所有的"習以為常"都是被"破不得已"堆砌成的高牆。

生活的重壓之下數以萬計的委內瑞拉難民想要逃離這裡,通往哥倫比亞的大橋上每天都有人在奔逃。在橋的另外一頭是等待著他們的黑心商販,這些流離失所的人在他們眼裡是致富的砝碼,他們的器官甚至頭髮都可以換取高昂的利益。

而那些被貧窮折磨得不堪其擾的人,想要生存唯一的辦法就是變賣自己,在委內瑞拉,窮就是一種原罪,生於貧窮的人,早已認定這是命運給自己判下的慢性死刑。

二、 歷史塑造出的富人

委內瑞拉跟大多數南美國家相似,是一個兩極分化相當嚴重的國家,5%以內的極少數人口卻掌握著國家的大部分資源,而95%以上的人口都處於絕對貧困的狀態。

一般來說,社會必須擁有一定數量的中產階級,但是因為委內瑞拉的殖民統治的歷史,使得這個國家的貧困人口難以向中產發展,形成了階級的固化。

委內瑞拉在1523年成為西班牙的殖民地,西班牙人只把委內瑞拉當做原料的生產地,只生產高價值的咖啡、可可、蔗糖等農作物,根本不會考慮發展基礎工業和其他糧食產業,對於當地人也是極度的壓榨。這使得當地的產業結構非常的單一,只有一種產業,就是經濟農作物種植業。

這樣的歷史原因使得這個國家80%的糧食需要進口,所有的產業都依賴著世界的供給。就是在這樣的基礎下,社會階層形成了奴隸主階層跟奴隸階層,開始兩極分化。即使到了現在,委內瑞拉的很多富人都是那個時期的奴隸主的後代,從1523年至今,情況依然沒有改變。

這些富人把持了委內瑞拉60%的可耕地,他們卻不願意種任何糧食,因為國家糧食價格極低依靠進口就能獲得大量低價的糧食,他們只願意種植高價值的經濟作物,這也造成了委內瑞拉的糧食危機。

儘管政府有意要改革,但受到了這些富人的大力抵制,這些利益受損的富人聯合起來反對政府,並煽動社會的動蕩。這是極少數富人與絕大多數窮人的戰爭。

而獨立後的兩任總統查韋斯跟馬杜羅根本沒有能力去改變這已經持續百年的結構,因為一旦改變就會動搖委內瑞拉的國本,除非徹底的改革,但是這也需要底層的思想的改造跟支持,並非一朝一夕之功。

其實假如不是委內瑞拉擁有豐富的石油資源,這些矛盾早就應該會爆發,販賣石油的高額利潤使得窮人與富人的矛盾暫時地擱置了下來,富人享有重利的同時不介意分出小部分利益給窮人,這些窮人在享受了溫飽之餘還有部分盈餘,所以整個社會就暫時平靜了下來。

直到1912年委內瑞拉發現了石油資源,在1920年就成為了一大石油出口國,從那時起,國內的產業就完全依賴石油的出口,國家發展的思路依然沒有改變,就是發展經濟利潤最高的行業,其餘的全部依賴進口。

但這也使得整個國家的經濟都會受到國際油價的影響,一次小小的國際油價下跌就可以讓整個國家步入深淵,此次的通貨膨脹導致國民經濟危機也是因為國際油價的下跌引起的。

三、查韋斯的執政

委內瑞拉由1999年正式建國後,查韋斯就於2000年7月當選總統直到他去世。由於查韋斯出身底層,所以對於委內瑞拉貧民的疾苦非常體諒,所以很希望改變兩極分化貧富懸殊的格局。

他於2007年就開始實行集體所有制,把大量的農場跟閑置的土地都收歸國有,還對很多外資企業進行國有化改造。但是因為觸犯了富人階級的利益跟缺乏海外的支持,所以這些計劃很快都流產,國有化的進程也停滯了下來。

查韋斯最大的政績就是他在任的大部分時間委內瑞拉的經濟狀況都非常良好,實行一系列福利政策,範圍涉及住房、醫療等,樣樣免費逐漸讓委內瑞拉的人民開始拋棄工作,這造成了委內瑞拉境內非常高的失業率。

這是因為石油的出口跟國際油價的暴漲,在14年委內瑞拉經濟處於頂峰人均GDP有15692美元

其中原因就是在2001年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和海灣地區的爭端使得世界油價飆升到每桶100美元以上的價格,這讓委內瑞拉的經濟實現了短暫性飛躍,但這也這個國家對於石油的依賴度越來越高,忽視了發展其他的產業。

13年查韋斯因病去世後,整個委內瑞拉也陷入了水深火熱之中,國際油價暴跌,委內瑞拉的經濟因此一蹶不振,本來的福利政策自然是難以為繼,國內局勢也是一盤散沙。

四、一團亂麻;一盤散沙

查韋斯去世後,各方勢力互相角力,在經歷了一段時間的動亂後,馬杜羅上台,但是他依然沒有辦法改變委內瑞拉糟糕的經濟局面,因為他是各方勢力妥協的結果,自然也不可能動搖這些勢力。

委內瑞拉目前存在的勢力主要有四股勢力。

第一大類是外國與外資集團勢力,這股勢力是馬杜羅無法動搖的,裡面關係到國民經濟的命脈,甚至可以影響到他的總統之位,馬杜羅面對這些國際力量只能妥協。

第二大類是委內瑞拉的石油寡頭集團,他們是委內瑞拉的經濟支柱,名義上屬於政府,但是實際權力都在軍方的手裡,軍方目前還是希望安於現狀,於馬杜羅達成了某種默契,當然這也是建立在他們的利益不受到侵犯的基礎之上,所以馬杜羅要變革不可能觸犯軍方的利益,但是假如不讓利於民又談何變革?

第三類勢力就是商人與富人集團還有官僚集團,這些人大多數都是殖民者的後裔,當地的新聞媒體等都在為他們所服務,他們是這個國家最大的資本家,剝削著窮人的廉價的勞動力。

第四類勢力就是軍隊,這與保護石油的軍方不同,保護石油的軍方更多意義上算是軍閥是石油寡頭自己的僱傭軍。而這裡的軍隊是指具有戰鬥力,能夠改變整個政治局面的軍方,當然軍隊也不是上下一心,裡面也有各方勢力在其中魚龍混雜。

而作為總統的馬杜羅卻沒有任何能力完全控制住任何一股勢力,很大程度上他甚至是一個光桿司令。他能夠調動的資源非常有限,甚至有時候連自己的生命安全都無法保證。

馬杜羅更大程度上是一個名義上的總統。其實這些勢力總得來說基本上都屬於富人的政治,在政治角力中總統們往往忽視了來自底層的力量,在這四大勢力中沒有一派是馬杜羅真正能夠依靠的人,甚至很多勢力與馬杜羅立場相悖。

馬杜羅要想真正改變委內瑞拉就不能妥協,需要借用中下層人民也就是窮人的力量去跟富人階級抗爭,這是一場極少數富人與絕大多數窮人的戰爭只有這樣,馬杜羅在政治角力中才會處於上風,委內瑞拉的亂局才會有所改善。

五、 內憂外困

19年1月開始委內瑞拉的局勢就頗為緊張,馬杜羅政府已經面臨著"美國的石油封鎖跟金融制裁"和"全國大規模停電"的問題,而且新冠疫情以後的委內瑞拉更是面臨著衛生的大挑戰。

委內瑞拉的移民數量已經達到300萬人,佔全國人口的十分之一,這使得政府面對反對派時的助力大大減少,陷入劣勢。

在國外勢力上,美國一直對於委內瑞拉處於敵視的狀態,特朗普政府簽署了委內瑞拉禁止旅遊的禁令並對其實行了嚴格的經濟制裁。美國司法部更是以"國際販毒罪"起訴馬杜羅,因為美國是當今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這使得委內瑞拉在與西方世界的貿易往來屢屢碰壁。

在冷戰時代,委內瑞拉就與蘇聯交好,雙方是合作共贏的盟友,即使在蘇聯解體後,俄羅斯與委內瑞拉依然保有著良好的合作關係,而在查韋斯時期,委內瑞拉也與中、俄、古巴等傳統意義上隸屬於社會主義陣營的國家保持著良好關係。

這樣的外交政策讓美國這個資本主義強國對於委內瑞拉這個國家有抵觸情緒。

查韋斯的去世讓美國發現了再次控制委內瑞拉的機會,委內瑞拉總統上台後,美國就一直在扶持委內瑞拉國內的反對派勢力,同時進一步加強對委內瑞拉的制裁,從不承認該國的總統到凍結委內瑞拉在美國的一切資產,甚至對馬杜羅實行刺殺行動這都彰顯了美國對於委內瑞拉的排斥跟意識形態上的對立。

而當今的世界格局雖然是以和平為主基調,但是美、俄之間的關係也逐步趨向緊張,烏克蘭危機與克里米亞事件讓俄羅斯重回歐洲,美國也非常的警惕。

委內瑞拉也是當時冷戰時期拉美崎嶇的主戰場,面對美國的制裁,俄羅斯也主動下場支援委內瑞拉的經濟,這又多了幾分劍拔弩張的味道。但是委內瑞拉自己本身的體制不進行大的變革的話,依舊無法改變當前內憂外困的格局。

南美洲現在的問題是一個兩極分化的社會中間,少數人掌握著絕大部分經濟資源,而大多數人很貧窮。在這樣的經濟結構之下,政治上是沒有辦法穩定的,要麼是少數人暴力統治多數人,要麼是多數人暴力推翻少數人,或者說是依靠多數人的暴力,不斷去侵奪少數人的財產,別無其他的道路。

這是一場亘古不變的窮人與富人之間的戰爭,就如同我國古代的封建王朝因為土地兼并而不斷地形成暴政再不斷被推翻的過程。政府想要改變還是需要大規模的變革,形成一定數量的中產階級,保證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這樣整個國家才會重新走回到正確的道路上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宮欽 的精彩文章:

斯大林在朝鮮戰場,變卦、挖坑,埋下陰謀,他的目的究竟是什麼?
被發「好人卡」的南非,用史實告訴告訴世界:不要隨便當國際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