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動漫 > 中國缺的動畫人才,並不單單是指「會畫畫的」

中國缺的動畫人才,並不單單是指「會畫畫的」

昨天和一個朋友討論到,「中國動畫缺乏的是動畫人才」,他說,「我覺得中國不缺畫動畫的啊,自己認識的很多學美術的都去畫動漫」。

其實我想說,「會畫動畫的」確實是動畫人才,但動畫人才卻並不等於「會畫動畫的」

一集動畫,我說的是完整的一集25分鐘的電視動畫,大概需要100-200號人參與製作,而一部1個半小時的動畫電影,大約會有5-600人參與製作……更大的作品甚至有千人參與製作。動畫是一個龐大的團隊工作,僅僅有會畫動畫的人,是遠遠不夠的,況且以我對國內動畫行業的了解,國內的動畫原畫資源,也稱不上充足,國內最多的可能是3D動畫師,而詳細分,也有不同的種類,並不是哪個崗位,都不缺乏人才。

在手繪動畫這一塊,日本不少的動畫都會發包到中國,無錫有不少接包的動畫工作室,有能力接新番的作品,我覺得至少在動畫、二原或者上色方面,國內是有不少動畫從業者的,但如果僅僅是做外包,那最終只是培養了一群「動畫民工」。動畫的人才是需要循序漸進的。

例如動畫導演人才,在日本,往往是由單集的導演——「演出」這個職位堆積經驗,日積月累培養出的。而角色設定師,角色原案畫師,作畫監督,是從原畫的高手培養出的,這些高階的動畫人才,並非「一日之寒」可以開花結果。這需要一代代的人才培養和文化環境、市場構建,讓那些底層的畫師願意留在動畫這個行業,選擇動畫這個行業,才可能培養的出的。

60年代中國有不少動畫大師,他們用打造藝術的心態來做動畫,在那個無拘無束的時代,就誕生了不少經典的作品,《大鬧天宮》,《小蝌蚪找媽媽》、《牧笛》等,都是那個時代動畫的傑作。

80年代之後,老一輩的動畫藝術家都退了,環境下也難以培養「傳宗接代」的動畫人才,因此21世紀後,我們就很難看到精品的國產動畫,國產動畫的興衰,都跟在一個時代,能否或者說適合不適合培養齣動畫人才有關。

而如今,日本的動畫已經成為了一個完善的產業鏈,上游有出版社作為素材的提供方,電視台、動畫版權公司出錢,讓動畫公司打造出以人氣的漫畫、小說為題材,製作的動畫片。靠動畫來吸引流量,最終讓整個IP盤活,這是日本動畫的運營模式。中國的國產動畫暫時還沒有產生如此的產業鏈,而在製作這一塊,依然還是處於缺乏人才的階段。

這個人才缺乏,遠不止會畫動畫的人才,還有管理人才,例如像日本動畫製作過程中的「製作進行」,來管理每一個動畫項目,確保商業作品可以按時完成,而不是一拖再拖,一延再延。

而上層,缺乏動畫企劃的人才。我為大家介紹過日本的Aniplex的動畫製作人岩上敦宏,他是Anilex的「社長」,日本大概5成以上的有名的動畫企劃,都是他負責製片的。像是《鬼滅之刃》,他就直言,「我們一開始就把《鬼滅之刃》當做主力的作品來進行包裝的,我相信《鬼滅之刃》是一部可以成功的好作品」,顯然,他獨具慧眼,看得出當下,什麼樣的作品會紅,什麼樣的作品值得花大力氣去進行投資,包裝。

朋友們,製片人這個位子,可能不需要懂畫畫,但對於一個商業動畫項目來說,他的價值完全不會輸給任何「會畫畫的人」,中國缺乏的動畫人才,就是這樣的動畫人才啊。

簡單講就是,說服投資人,讓他們願意出錢來投資有商業價值的動畫作品,這需要相當的職業經驗和對市場敏銳的嗅覺,中國缺的不僅僅是會畫畫的人,更是這樣的人才。因為投資人,手裡只是有錢,但他們不懂動畫啊……真正能做出好動畫的團隊,卻缺乏「伯樂」來挖掘他們……所以,好團隊沒錢,有錢人又不想投資動畫,這才是形成不了產業的硬傷。

再舉個例子……職業的動畫腳本家(編劇)我覺得也是很重要的動畫人才。日本出名的動畫腳本家,吉田玲子、岡田麿里、花田十輝,大河內一樓等等,眾多高人氣的動畫都是他們做的腳本。動畫腳本家是幹什麼的?其實在動畫被從故事變成分鏡和我們看的到的畫面之前,就由腳本家提供文字的過程,因此腳本家要做的事情,自然是非常重要的,職業的腳本家,才能最大程度發揮動畫這種體裁,該有的魅力。

參與動畫製作的環節相當多,因此並不是只有會畫畫,才算得上動畫人才,當然,畫畫也的確是動畫很重要的步驟,認識到我們的差距,才有追趕的動力,我覺得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更多人願意把金錢和時間花在動畫這樣第三產業上的如今,中國國產動畫的崛起之路不會很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T哥小站 的精彩文章:

這次真的「爺青回」了!官宣,《灌籃高手》劇場版動畫製作確定
《澤塔奧特曼》完美完結收官,有趣的槽點還真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