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食 > 滋味不足克數來湊,六大茶類都可以隨意投茶,按照個人口味決定?

滋味不足克數來湊,六大茶類都可以隨意投茶,按照個人口味決定?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企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南方的冬天,偶爾也會出現一絲溫情。

曬久了冬陽,體內就有一股上躥下跳的暖意,似溪流般汩汩流淌。

趁著天氣大好,出門赴約。

與朋友相約在一間茶館內,許久不見,分外想念。

想起上一次和她一起喝茶的情景,已經是一年多以前的事情了。

她總是在天南海北的出差中,好不容易回到故鄉,第一件事便想到喝茶。

於是,興緻勃勃地打來電話,才有了今天的這一場約會。

茶館的後方,是一處庭院。

朋友先到了,陽光灑在她身上,悠閑得像一隻趴在院子牆角邊的一隻貓咪。

當然,人不可能躺在灰撲撲的牆角,而是坐在庭院里的茶桌前,享受這個季節。

一邊敘舊,一邊拿出了一泡2020一級白牡丹,是稱好的5克。

燙壺溫杯之後,將干茶全部投入110毫升左右的蓋碗中,準備開始沖泡。

朋友見狀卻說,「我一般喜歡喝濃一點,所以都會多放一點茶葉。」

這不禁讓自己感到驚訝,於是反問「那你平時喝其它茶的時候也是這樣嗎?」

「是啊!有時候覺得一泡不夠,還會另外再打開一泡放一些。」

朋友這樣的喝茶方式,著實讓人大跌眼鏡。

《2》

泡茶時隨意投茶,投茶量按照個人口味決定?

事實上,不建議茶友們這樣做。

不管在沖泡六大茶類的哪一類時,要想得出恰當的茶滋味,投茶多與少十分關鍵。

在絕佳的茶水比例下,才能得出大部分人均為適宜的茶味。

而如果投茶過多,則會導致茶湯過濃,滋味苦澀的現象。

尤其是對於以「鮮香醇爽」著稱的白茶來說,許多人誤認為其滋味淡,於是便在投茶量上下了大功夫。

貿然增加了投茶量之後,雖然茶湯的滋味變得濃郁了,但同時也又苦又澀。

往往前來諮詢「為什麼白茶泡出來很苦」的茶友,多半是投茶量太多所致。

因此,鮮爽感是白茶的特點也是優點,不應該人為地去改變甚至破壞。

此外,如果味蕾長時間受到濃重的茶味刺激,便很難再去感受以及喝懂優質白茶中的香清甘活。

再說到常用泡袋裝的武夷岩茶和紅茶。

一般來說,將一泡茶全部投入標準蓋碗中,能夠恰好達到黃金的茶水比例。

但有些茶友,卻因為口味較重,難以得到滿足,一次甚至需要一泡半才能喝得舒心。

之前,遇到了一位喜歡喝肉桂的茶友。

聽他說,「肉桂不正是要喝濃烈勁道嗎?我一般都放10克,味道剛剛好!」

先是想像了一下沖泡後那濃郁深沉的茶湯,忍不住打了個哆嗦。

再來思考了一番,這樣做會產生什麼樣的後果。

第一,是容易導致茶葉跑氣,若是沒有密封完好,則會影響下次喝茶時風味的展現。

比如岩茶在吸收了水汽後,會出現「返青」的現象,也就是茶葉受潮而導致茶品出現青澀味。

這樣一來,剩下的半包茶葉就被白白浪費了,就算勉強能入口,也完全沒有香氣滋味可言。

第二,長期飲用濃茶對身體百害而無一利!

濃茶中的茶多酚和咖啡鹼物質的含量,實際上超出了我們日常所能接受的平均值。

攝入過量的茶多酚和咖啡鹼,可能對胃部產生一定的負擔。

而且對於睡眠質量不佳的茶友,還可能影響睡眠狀況,出現失眠的現象。

凡此種種,皆是長期飲用濃茶所導致的後果。

所以,即便個人口味較重,但也不建議大家貿然增加投茶量。

濃淡適宜,香清甘活的茶湯,方為一杯好茶的真諦。

《3》

用蓋碗泡茶時,六大茶類的投茶量分別是什麼?

比起隨意投茶來說,自己更注重精準投茶。

與其以「多」和「少」來界定投茶量,不如用具體的數字來表達,更具可操作性和準確性。

否則,若只是單純地說多投一些或是少投一些,每個人對此的概念都不同。

在恰當的茶水比例下,盡情地感受好茶的香氣和滋味。

故而,一個小小的克秤,對於整個泡茶環節來說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以下所提到的標準蓋碗,皆是以100-100毫升左右的白瓷蓋碗為衡量標準。

如果是買到了泡袋裝的茶葉,一次一泡,方便快捷。

通常情況下,武夷岩茶一泡8克,紅茶一泡5克。

用標準蓋碗沖泡,在正確的沖泡方式下,能夠得到一杯濃淡適宜,滋味清爽的茶湯。

雖然紅茶的特點主要是鮮甜,爽口,但投茶過多同樣會導致湯水澀口,不清爽。

而一般以罐裝、袋裝的綠茶,投茶量則需要用克秤來掌控。

那具體需要投茶多少呢?團隊里的小夥伴們一起做了一次實驗。

用克秤稱了8克龍井綠茶之後,用標準蓋碗沖泡,注入沸水,快速出湯。

看著清澈透亮的茶湯,大家都期待著入嘴的清新鮮爽,卻沒想到是一個糖衣炮彈。

淺淺地啜了一口茶湯,雖然能感受到清新的蘭花香,但苦澀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佔領了口腔。

不用想也知道,大家喝過之後都眉頭緊皺,直呼「太苦了!」

隨後又再次測驗,5克的投茶量對於以標準蓋碗泡綠茶來說,滋味恰到好處。

與綠茶香氣滋味相近的黃茶,同樣按照5克的投茶量即可。

而再說到白茶的投茶量,是大家最關注的話題。

有嬌小可人的白毫銀針,也有纖細秀麗的白牡丹,更有粗枝大葉的壽眉。

形態各異,那麼它們的投茶量也一樣嗎?具體是多少?

很肯定地告訴大家,無論是什麼品類,高山白茶的投茶量一律是5克干茶,搭配標準蓋碗。

因為好白茶內質豐沛,投茶量宜少不宜多,否則容易導致茶湯過濃。

最後,沖泡生普或是熟普時,在標準蓋碗中投入8克干茶,是最佳狀態。

《4》

不是用蓋碗泡茶的情況下,投茶量該如何控制?

並非所有茶類都只能以蓋碗沖泡,比如綠茶和黃茶,多數人的習慣還是以玻璃杯泡。

那麼,投茶量依然還是按照先前所說嗎?

自然不是,投茶量應該根據沖泡方法和茶具作出適當的變化。

如果以杯泡法來沖泡綠茶和黃茶,一般200毫升水搭配3克干茶足矣。

而有些茶友偶爾也喜歡用玻璃杯沖泡白茶,則茶水比例是1-1.5克干茶,加入200毫升沸水。

除此之外,不得不提到煮茶。

經常有茶友在留言或私信中詢問,「煮老白茶應該放多少茶?」

關於煮老白茶的投茶量,則需要分情況討論。

若是直接煮干茶,2-2.5克的白茶干茶,搭配300-400毫升的水,就能煮出一壺湯色透亮,滋味醇甜的茶湯。

而如果是泡後再煮,煮老白茶的葉底,便是將5克的葉底全部投茶煮茶壺中,同樣加入300-400毫升的水。

投茶量的調整,是隨著沖泡茶具、沖泡方式、茶葉狀態所發生改變,並非從一而終。

《5》

想要喝到一杯好茶,投茶量也是關鍵。

作為沖泡前的第一步,若是茶水比例不當,則一步錯,步步錯。

故而,投茶量對於茶湯滋味的影響,會從第一衝蔓延至之後的每一衝。

根據個人口味調整投茶量的做法,充滿了太多的隨機性。

有時濃,有時淡,究竟哪一次才是茶葉的真正風味呢?

若想要藉此判斷一款茶葉的品質,但投茶量卻無法統一,難以下定論。

就好像兩個人面對面說話時,自己說的和對方說的根本不是一回事,牛頭不對馬嘴。

因此,泡茶便需要用具體的數字,來平衡茶湯的滋味。

在同樣的沖泡方式下,再來討論茶葉的風味、品質等等,方為正解。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鑒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陳茶事 的精彩文章:

老白茶一定要看年份嗎?買茶前學會這3個技巧,誰都忽悠不了你
無論水仙、肉桂、大紅袍,為什麼市面上岩茶都包到了10克一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