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二戰德軍進攻烏克蘭時,為何當地婦女鮮花、美酒夾道歡迎?

二戰德軍進攻烏克蘭時,為何當地婦女鮮花、美酒夾道歡迎?

政策性滅絕千萬人口,至今烏克蘭都年年舉行國恥哀悼儀式,無恥蘇聯粉還在狂妄狡辯!無恥就是在蘇聯五年計劃開始

當德國進軍烏克蘭,整個二戰期間烏克蘭所遭受的壓迫爆發出來自然遍地婦女,鮮花美酒夾道相迎。可以說烏克蘭在蘇聯成立以後就成為了蘇聯的一部分。在最開始蘇聯對烏克蘭也談不上好,談不上壞。但是當列寧去世以後,斯大林掌握蘇聯政權,對於以外地區的待遇差別以及作用利用就顯得十分明顯。

烏克蘭在歷史上都是歐洲或者說東歐的糧倉,烏克蘭有廣袤的可耕地面積。在這一個問題上,即便是我們也希望與烏克蘭,簽訂土地租借和糧食採購協議,更何況在當時整個歐洲都是列強,並且極其看重作為戰備物資的產糧之地烏克蘭。

在蘇聯剛剛建立的時候,蘇聯的國內是很困難的,而能夠出產糧食的除了中亞地區以外,就是烏克蘭等地區,而這些地區的糧食出產也確實供應了整個蘇聯,幫助蘇聯渡過難關。但是斯大林是一個要將國內革命推向世界的人,他想要解放全人類,所以斯大林掌控下的蘇聯大規模儲備戰略物資,希望於能夠在未來的世界革命中保證蘇聯有著足夠的戰略資源和戰略支撐。

但是隨著國際形勢的變化,蘇聯斯大林感到越來越無奈。因為世界革命越來越遙遠,越來越不符合實際,而國家與國家之間的利益衝突卻越來越緊張,當時的蘇聯想要快速地爆發自己的制度優勢,所以不遺一切餘力與西方願意於蘇聯合作的國家進行各種技術交換。不要過於吹噓蘇聯的五年計劃,因為這個五年計劃是建立在國內,尤其是烏克蘭民眾的血液基礎之上的。

蘇聯建立的時候是一個落後的工業國家,但是在短短數年裡,它之所以能夠成為工業強國,主要是因為西方國家的援助。因為當時的蘇聯是各國通吃的,納粹德國希望於蘇聯好,而英國,法國自然也不甘落後。自然他們本質上都不是為了蘇聯的發展著想,而只不過是想找一個盟友相互壓制對方而已。但是蘇聯的斯大林卻坐收漁翁之利,而斯大林唯一能夠拿得出手的交換的東西就是烏克蘭的糧食。

為此,蘇聯要求烏克蘭等其他地區盡最大的可能交出手中的糧食,以滿足於西歐各國進行技術交換的談判條件,從而也導致了糧食供應緊張。但是隨後這種技術交換確實給蘇聯帶來了巨大的經濟發展效益和動能。隨著國際局勢的轉變,大家更多的是關注到歐洲國家之間勢力範圍的水火不容上來,而針對這一方面的解釋主要在二戰之間以及二戰爆發以後的諸多歷史講解中都有涉及。

在蘇聯最終與德國簽訂互不侵犯條約以後,蘇聯與西歐國家的戰略平衡被打破了,再加上蘇聯要準備在必將爆發的這場世界大戰中加緊準備儲備物資。多徵收上來的物資都用於技術交換了,所以剩下的物資缺口必須要在當時極短的時期內保證供應。對於烏克蘭的壓榨和民眾糧食的掠奪到達了一個歷史高峰。而恰巧又在二戰之前,烏克蘭經歷了一次大雪和局部地區的自然災害,這些災害本身就會對烏克蘭的糧食出產造成影響。

但可惜的是,以斯大林為首的蘇聯政府不僅沒有救災,而且認為這種情況是謊報,瞞報要求烏克蘭繼續加大對蘇聯政府的糧食供應。同時對烏克蘭國內的事物不管不問。此外,一些烏克蘭國內還有美國的專家記者也試圖進入烏克蘭了解真實情況,但這都被蘇聯全部封鎖。從而導致烏克蘭被餓死凍死者數百萬計。

當蘇聯解體以後,烏克蘭認為這是國恥。每年都會像我們的12月一樣建立國家公祭日,去紀念這場因為人類暴行而導致的數百萬烏克蘭人口的消失。很多人說這是西方國家對蘇聯的污衊,是為了詆毀蘇聯。但是最有資格講述這一段悲慘歷史的並不是蘇聯,也不是西方,而是烏克蘭的本國民眾。烏克蘭每年都會為過去數百萬的死傷人口去紀念點蠟燭送花圈,這足以說明一切,說明這一慘劇的真實性,這也是為什麼當納粹德國踏上波蘭領土,進攻蘇聯人的時候,烏克蘭人夾道歡迎,單食壺漿以迎王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世界史圖鑑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現在很多人反感辯證法?理性最終還是讓位於無知與狂妄!
權力世襲與財富世襲,誰更能接受?都不接受只是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