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被同事挑出錯誤後主動撤稿,他為什麼要這樣做?

被同事挑出錯誤後主動撤稿,他為什麼要這樣做?

本文作者Ben de Haas是一位在德國從事神經科學研究的青年科學家,還沒拿到終身教職。他最近經歷了一次論文撤稿——是自己主動要求的。

原文作者:Ben de Haas

疫情期間,我收到了一封郵件。郵件問我是否還保留了我在 2014 年發表的一篇論文的實驗數據。3 個月後,我主動要求將這篇論文撤稿。這次經歷並沒有讓我懷恨在心——如果真有什麼影響的話,就是它讓我找回了做科研的初心。

郵件中問的是一項我引以為豪的工作。我的同事和我讓幾十位腦成像實驗的參與者做一個視覺任務——有些任務簡單有些任務很難。我們想知道的是:注意力分散會如何影響大腦對不相干刺激物的處理。我們的結果顯示,注意力分散會模糊大腦視覺皮質呈現的圖像,誘導某種神經隧道視覺(tunnel vision)。這個結果當時把我們激動壞了,但最後發現,這可能是個統計上的假象。

Ben de Haas

我其實認識指出問題的人,她是倫敦大學學院神經科學家 Sam Schwarzkopf 的博士研究生 Susanne Stoll。2019 年在布魯塞爾的一次會議上,我們討論過她得到一組很奇怪的研究結果,她的這些結果正是基於我博士階段的這項工作,是她和 Sam 還有其他人一起完成的。

Susanne 和她的合作者從來沒懷疑過我,他們把我當成一條船上的同事。我們都想知道,她那不符合預期的結果究竟出了什麼問題。他們告訴我,數據分析上的一個問題可能會影響我的研究(以及其他許多研究)。這個問題與均值回歸有關:反覆測量雜訊數據時,一開始看起來的極端值會向均值靠攏。這讓我心生懷疑,因為我論文中的效應恰恰相反:參數值離均值越來越遠。

我們組織了一次視頻會議,一致同意讓 Susanne 重新模擬一遍,我也檢查一下我之前的數據——前提是我能把它們找出來。這確實有點難。就在一個月前,我所在的大學剛剛遭受網路攻擊,一開始我怎麼都打不開備份盤。其實,直接告訴別人數據沒了就能敷衍了事(這種情況太常發生)。

但是 Susanne 和 Sam 希望打破砂鍋問到底,他們的好奇心也傳染了我。我花了一周的時間把所有重要的文件集中起來,編碼了一個流水線,用來重現原始的研究結果。可怕的是,我居然重現了 Susanne 發現的那個問題。原來問題主要出在我把相同的數據用來做選擇和比較,這個循環反覆地出現。在 Susanne 發現問題前,我和我的同事或是領域內的任何人,都沒有意識到這在我們的研究中可能會出問題。結果導致的偏差和教科書中的例子相去甚遠,只有在模擬和數據的壓力測試下才會顯露出來

忽然之間,每件事都嚴肅了起來。我立即概括了一下我的發現,發送給我的共同作者們,同時附上了第一版的撤稿通知。我的博士生導師是倫敦大學學院的 Geraint Rees,我永遠也忘不了他的回信。「我們堅持不懈地理解我們的方法和研究結果,真好!」他鼓勵我再仔細研究一番,做一次無偏分析(unbiased analysis)。這次我得到了我們原始的趨勢,但比我們預期的要弱很多。

所以,我們還是決定撤稿。我們在撤稿通知中解釋了事情經過,並推薦了 Susanne 寫的一篇技術性論文,以便其他讀者可以吸取我們的教訓(S. Stollet al.Preprint at bioRxivhttps://doi.org/fqs8; 2020)。多年來,神經成像領域發現了不少潛在陷阱,也已相應改變了研究實踐。我的希望是,我們可以為領域的演化發展出一份力,指出需要改進的地方,比如用模擬數據進行合理性檢查(sanity check)。

然而,這次的教訓不僅僅是技術上的教訓。

我相信大部分科學家都願意批判性地對待自己的數據和結論,因為激勵他們的是對知識的簡單渴望。但是,我們所處的職業環境並不獎勵挑出錯誤和陰性結果。目前而言,我的共同作者和我還沒有遇到撤稿事件帶來的不良影響,但我們願意冒這個風險。作為一名沒有終身教職的初級首席研究員,一邊是疫情下要給孩子在家上課,一邊是遠程辦公,我深知重新分析和撤稿於時間於履歷都是沉重的代價。在學生時代,曾有人告訴我絕不要在發表前去重複。但這不是我想要的志業——幸運的是,我的博士生導師從沒有這麼教我。

我們需要的激勵措施能激發研究人員的開放度和好奇心,鼓勵我們先把研究人員的本職工作做好。把對方想像成惡人,吹噓或掩蓋數據,或是進行學術迫害,只會在這個方向上適得其反。

把對方當成同道中人才是雙贏之舉。我從 2017 年開始公開發表我的數據和代碼,這是因為我相信如果別人也這麼做的話,我自己的研究也能受益匪淺。正是這種求知慾讓 Susanne 沒有放過一個可疑的結果,讓我重新分析了我的數據,也得到了我們同事的全力相助。

科學進展永遠離不開發現錯誤和改正錯誤。一些終身教職評審委員會和資助機構已經開始詢問申請人是否會踐行開放科學。我建議他們再多加一條:「你從你的錯誤中學到了什麼?」

(ID:Nature-Research)

點個「在看」,分享給更多的小夥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研圈 的精彩文章:

《絕密:二戰引發對癌戰爭》|化療的「毒」歷史
曹原以共一兼通訊再發Nature:三層扭轉石墨烯誕生,具備更穩定超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