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最新研究:康復患者再次感染新冠的幾率是健康群體的1/5

最新研究:康復患者再次感染新冠的幾率是健康群體的1/5

pixabay.com

撰文 | 唐金藝

編輯 | 湯佩蘭

康復患者是否可以免於再次感染?保護程度如何?自新冠疫情暴發以來,這一問題始終受到科學家和大眾的關注。

如今已有多項研究表明,中和抗體滴度和保護性呈顯著正相關。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關於康復的新冠患者血清抗體的動力學變化,目前已基本明確:患者在感染後的2到3周內,中和抗體水平持續增加,1個月左右到達頂峰後開始緩慢下降,前3個月下降相對較快,3個月後下降速度放緩,6到8個月後仍能在多數人中檢測到中和抗體,此後抗體水平繼續緩慢下降,可能持續1到2年,有小部分抗體反應較弱的患者在3個月後就會下降到檢測不到的水平。

抗體水平會下降,那麼康復患者再次感染的保護性程度如何?這個問題需要嚴謹的實驗設計來回答,不僅要對目標群體進行長期追蹤和定期檢測,更重要的是滿足他們所處環境和活動範圍基本一致,即感染風險基本一致;感染後也需詳細檢測病毒RNA和抗體的水平,如有條件還應對病毒進行基因組測序。然而,在早期公共衛生突髮狀況下,科研人員很難設計以上實驗,因此無法對相關問題作出嚴謹的回答。

隨著疫情的發展,研究人員已經開始儘可能地設計實驗解答上述問題。2021年1月29日,西奈山醫學院在預印本?medRxiv?上公布了 「海軍陸戰隊模型」?[4],該研究對2436名18到20歲的海軍陸戰隊新兵進行6周的追蹤,每兩周做三次核酸檢測,並對此前的康復患者以及後續感染者進行中和抗體檢測。第一次檢測後有189名血清陽性的康復患者,2247名未感染者。在隨後的6周追蹤內,有19名康復患者(10.1%)至少檢測出一次核酸陽性,而未感染者中,有1079人核酸陽性(48%),發病率比為0.18(95%置信區間 0.11到0.28),意味著在一定條件下,康復患者再次感染的幾率約為健康群體的1/5。

重要的是,康復患者中,19名再次感染者中僅有6名(31.6%)在第一次檢測時檢測到中和抗體滴度,而未再次感染者中則有約83.3%的人可以檢測到中和抗體滴度,且水平顯著高於再感染者,該結果再次證明了中和抗體滴度和保護水平呈顯著正相關;並且在後續感染的人中,康復患者的病毒載量明顯低於此前未感染者的病毒載量,且表現出核酸陽性持續時間更短和臨床癥狀更輕的趨勢。

該模型研究對象均為年輕男性,但康復患者人數和感染風險均適中,仍然能夠證明康復患者對再次感染具有一定的抵抗能力(和中和抗體滴度顯著相關)。但也同時表明了康復患者還是有一定幾率會再次感染,尤其是對於抗體反應較弱的患者以及康複數月後的群體。

實際上關於康復患者再次感染的話題,除了 「海軍陸戰隊模型」 外,也曾有過其他研究模型。早在2020年8月,「漁船模型」 就為相關問題提供了初步的證據?[1],華盛頓大學描述了一艘受新冠病毒感染的漁船情況,出海前研究人員對漁船上的120人進行了血清學和病毒RNA檢測,發現其中3人呈抗體陽性,意味著他們此前曾被感染。一段時間後再次檢測(中位隨訪時間32.5天),發現有104人核酸陽性或血清陽性,意味著有85.2%的都被感染。對感染者中的39人進行基因組測序分析,發現病毒全部來源於同一譜系,這表明這艘漁船是一個相對封閉的高風險感染模型。重要的是,出海前抗體陽性的3名康復患者均未被再次感染,也未出現癥狀,且後續檢測時的抗體仍然具有中和活性。雖然本研究康復患者較少,但人群中感染風險較高,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康復患者在1個月內具有保護性的初步證據。

2020年12月,《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發表的 「牛津大學醫院模型」 為此提供了更有說服力的證據?[2],該研究對12541名牛津大學醫院的醫護人員進行了為期31周(約7個月)的追蹤,每兩周做一次核酸檢測,每兩月測一次抗體反應。以抗S蛋白的IgG為標準,在第一次檢測後,發現1177人為抗體陽性的康復患者,其餘11364人呈抗體陰性。追蹤後的結果顯示,在抗體陰性的11364人中,有223人核酸檢測陽性(123人有癥狀、100人無癥狀);在1265名康復患者中,僅有2名核酸陽性的無癥狀再感染患者,且均在距第一次檢測後約6個月後檢測到。該研究表明康復患者在6個月內的再感染比例很低,即便6個月後再次感染可能也傾向於輕症。

另一項 「紐卡斯爾泰恩醫院模型」 也對醫護工作者進行持續檢測?[3],2020年3月到7月的第一波疫情高峰時,該醫院曾對醫護工作者進行檢測,隨後 在2020年7月到11月的第二波疫情高峰後的篩查中,出現癥狀的2243人(128人第一波感染過,2115人此前未感染過)中,分別有0/128和290/2115人核酸陽性;無癥狀主動篩查的481人(106人第一波感染過,375人此前未感染過)中,分別有0/106和22/375人核酸陽性。該研究也說明了在一定時間內,康復患者對再次感染仍然具有很好的保護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感染條件也對再次感染有一定影響,如接觸病毒的滴度不同,或是感染了其他的突變病毒株等。已有多項研究對巴西馬瑙斯進行分析,該地區此前通過自然感染即將達到 「群體免疫」,但情況仍未好轉,感染和死亡人數每天仍在增多,可能與康復後時間過長以及新出現的突變毒株有關?[5-7]。相反,近期以色列感染和死亡人數都明顯下降,可能和大規模接種新冠疫苗有關?[8-9]。

這就意味著,對於康復患者來說,疫情的防範仍然不能掉以輕心。同時對於包括康復患者在內的所有人,尤其是高風險人群來說,應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儘快主動接種疫苗。

參考資料

1. Addetia A., et al. Neutralizing Antibodies Correlate with Protection from SARS-CoV-2 in Humans during a Fishery Vessel Outbreak with a High Attack Rate. J Clin Microbiol. 2020 Oct 21;58(11):e02107-20.

2. Lumley SF., et al. Oxford University Hospitals Staff Testing Group. Antibody Status and Incidence of SARS-CoV-2 Infection in Health Care Workers. N Engl J Med. 2020 Dec 23:NEJMoa2034545. doi: 10.1056/NEJMoa2034545.

3. Hanrath AT., et al. Prior SARS-CoV-2 infection is associated with protection against symptomatic reinfection. J Infect. 2020 Dec 26:S0163-4453(20)30781-7.

4. Andrew G., et al. SARS-CoV-2 seropositivity and subsequent infection risk in healthy young adults: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medRxiv. doi: https://doi.org/10.1101/2021.01.26.21250535

5. Buss LF., et al. Three-quarters attack rate of SARS-CoV-2 in the Brazilian Amazon during a largely unmitigated epidemic. Science. 2021 Jan 15;371(6526):288-292.

6. Sridhar D, Gurdasani D. Herd immunity by infection is not an option. Science. 2021 Jan 15;371(6526):230-231.

7. Sabino EC., et al. Resurgence of COVID-19 in Manaus, Brazil, despite high seroprevalence. Lancet. 2021 Jan 27:S0140-6736(21)00183-5.

8. Chodick G., et al.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first dose of BNT162b2 vaccine in reducing SARS-CoV-2 infection 13-24 days after immunization: real-world evidence. medRxiv. doi: https://doi.org/10.1101/2021.01.27.21250612

9. Rossman H., et al. Patterns-of-covid-19-pandemic-dynamics-following-deployment-of-a-broad-national-immunization-program. https://mashupmd.com/hrossman-patterns-of-covid-19-pandemic-dynamics-following-deployment-of-a-broad-national-immunization-program/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分子 的精彩文章:

欣賞科學之美無關大小,評價科學也可以從孩子開始
重度自閉症少年寫出暢銷書?30年前的謊言又重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