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動物 > 從科學的角度看,蛇為什麼喜歡盤起來休息?

從科學的角度看,蛇為什麼喜歡盤起來休息?

蛇在休息時確實會盤成一團,不過也有個例外,那就是在進食完畢時,這是因為蛇沒有可以咀嚼的牙齒,只能「囫圇吞棗」,而獵物沒進過咀嚼通常需要長達2天的消化時間,此時的蛇是無法將身體盤起來的。那麼,為什麼蛇在休息時大都是盤著身體呢?有三個主要原因,下面我們分別來說一下。

第一,習性

任何動物都有著自己的習性,比如馬喜歡站著睡覺,蝙蝠喜歡倒掛著睡覺,人喜歡躺著睡覺等等,這些睡覺姿勢其實就是動物的習性之一,而對於蛇來說,盤著休息也是它們的習性之一。當然,動物的習性也是受環境、個體的影響慢慢形成的,比如馬站在睡覺能夠隨時地醒過來逃走,以免對突發事件,比如食肉動物的捕殺,而我們人類之所以會躺著睡覺是因為這個姿勢全身的肌肉是最放鬆的,能夠得到充分的休息。那麼蛇是如何形成的這個習性呢?

蛇都有「眠」的習性,生活在熱帶的蛇會「夏眠」,其他地區的蛇都會冬眠,而在冬/夏眠地點的選擇上,蛇的要求比較的苛刻。首先,蛇是一種變溫動物,它們無法調節自己的體溫,因此冬眠的地點必須溫度相對較高,而且恆定,而夏眠的蛇也需要一個涼爽且溫度恆定的地點,這就讓蛇只能在地下選擇冬眠或者夏眠的棲息之所。

但是,對於沒有挖掘工具的蛇來說,進入地下並不容易,所以它們就只能是「鳩佔鵲巢」了,殺死一些挖洞動物後(比如老鼠)後,它們就有了冬眠(夏眠)場所了。但是,這些洞穴的通道大都比較的狹長,底部雖然較為寬闊,但是也不夠蛇舒展身體的,所以,在洞中,蛇盤起身體來是最舒服的。

第二,應變能力

既然在長達幾個月的時間內,蛇已經形成了盤踞的習性,它們就可能把這個習性帶到陸地上來。此時,另一項因素讓它們不得不把這個習性帶到日常生活中,那就是應變能力。

蛇是一種爬行動物,它們的脖子幾乎沒有轉動的能力,所以在爬行狀態時,它們只能了解前方的情況,對後方的危險一無所知。在休息時也是一樣的,如果蛇就那麼直直的休息,那麼後方有危險的話,它們是毫無逃跑能力的。

但是,將身體盤起來就不一樣了,盤起來後蛇的視野更加的寬闊,而且在遇到危險時,它可以向任何一個地方逃走,就不用再掉轉身體了。而且在面對對手時,盤起來的身體就像一根彈簧一樣,在攻擊時速度也更快。因此,在地面上盤著休息,對危險的應變能力會更強。

第三,休息程度

休息是為了更好的活動,這句話對於蛇來說也是一樣的。我們假設蛇是直挺挺地趴在地上休息的,表面上看,沒有什麼問題。但是,蛇的心臟在什麼位置?蛇的心臟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七寸」,它位於蛇的腹部,從整個體長算,就是離頭部約3/10的位置。這個位置在蛇完全趴在地面上時,會受到身體壓迫,從而給心臟造成負擔。

但是,盤著身體的話,蛇身體的3/10是在整個身體上的,這樣對心臟的壓迫較小,相比較而言,這種姿勢對於蛇來說休息的也會更好一些。

第四就是體溫了

蛇是一種變溫動物,它們無法調節自己的體溫,因此體溫會隨著環境的變化而變化,在變化的過程中,有一個較為關鍵的因素,就是身體與空氣的接觸面積。這個很好理解,我們在天冷的時候,身體會自然地縮起來,這就是為了減少身體熱量的流失。

對於蛇來說也是一樣的,由於休息時新陳代謝很低,體溫被空氣同化的速度會更快,所以,它盤起來有利於保持體溫的恆定。這一點從雌蛇孵卵就能看出來,蛇在孵卵時就會盤起身子了,溫度較低時,它們還會利用反覆的肌肉收縮來提高體溫,而肌肉反覆收縮這個動作在身體直挺挺的時候是很難的,反而在身體盤起來之後,會更加的容易(收緊放鬆,類似於蛇纏繞的方式)。

總結

蛇在休息時之所以會選擇將身體盤起來有四個原因,其中冬眠或者夏眠的習性是成因,面對危險的應變能力更強、利於保持體溫以及能夠得到更好的休息是輔因,最終讓蛇選擇了這個許多動物都認為是「高難度」的動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獵奇動物社 的精彩文章:

紅火蟻入侵到底有多恐怖?有什麼應對的方法?
海豹的演化方向會不是跟鯨類越來越接近?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