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探索 > 亞洲鉗嘴鸛,大嘴如同一把鉗子,專吃河蚌福壽螺,正不斷遷居我國

亞洲鉗嘴鸛,大嘴如同一把鉗子,專吃河蚌福壽螺,正不斷遷居我國

在我國西南地區的野外,有些朋友可能見過一種嘴巴酷似大鉗子的大鳥,這種鳥個頭很大,身體前半部分羽毛為白色或灰白色,後半部分為黑色,翅膀也是,硬長羽都是黑色,還有一雙粉紅色的大長腿,最奇葩的是它的棕色大嘴,就像一把長嘴鉗子一樣,比丹頂鶴的嘴巴還長,但下喙有凹陷,喙閉合時多有明顯缺口,不過這種鳥可不是鶴類,它的名字叫亞洲鉗嘴鸛,正是由於它鉗子般的嘴巴而得名。

亞洲鉗嘴鸛是一種大型涉禽,成年身高可超過80厘米,兩翼展開1.3~1.5米,嘴巴長度近20厘米,體重在5~9公斤之間,這種鳥常被誤認為是蒼鷺,實際上鉗嘴鸛的體型更為修長。

這種鳥主要生活在低緯度的東南亞和南亞地區,喜歡炎熱濕潤的氣候,棲息地通常都位於河流、湖泊、濕地地帶,水稻田中也常有它們的身影,但鳥巢大都築在高大的樹木上,繁殖和育雛基本遵循「一夫一妻制」。

但無論是覓食、休息、還是築巢育雛,它們都喜歡集群行動,所以當看到這種鳥類的時候,通常都不會是一隻,而是一群,有時甚至會多達幾十上百隻。

亞洲鉗嘴鸛以淺水中的魚蝦、河蚌、青蛙、蛇、水生甲殼類和福壽螺等為食,它的嘴巴能弄開福壽螺的外殼,因此尤其喜歡以福壽螺為食。

不過這種鳥大都是候鳥,先前並不常住我國,只有在夏季的時候才會飛到我國西南、南方以及北方某些地區,最北端有時會飛到陝西、山西一帶,但夏季主要活動區還是在雲南、貴州、四川、廣西等地區。

但是近些年來,可能由於我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做得好,在我國雲南、廣西某些地方出現了這種鳥類常駐當地的情況,它們從東南亞和南亞某些地區飛來,移居在當地繁衍生息,夏季的時候有的會往北方繁殖,越冬時就飛到雲南、廣西等地,成了我國的常駐鳥類。

亞洲鉗嘴鸛本是世界瀕危鳥類,但如今的數量已經相當多,移居我國的事情是近些年才發生的,最早出現於2006年,在最近幾年數量越來越多,2015年雲南蒙自出現1100多隻的大群,2020年四五月份的時候雲南硯山發現上千隻,9月份的時候,雲南普洱市孟連縣發現約500隻鉗嘴鸛定居,都說明這種鳥類已經成了我國的「常住公民」。

參考資料:

《中國新聞網》2020年9月22日文章《約500隻亞洲鉗嘴鸛「定居」雲南孟連》

《陝西日報》2020年11月10日文章《首次發現!鉗嘴鸛「到訪」洋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普大世界 的精彩文章:

史上最大巨龜,《西遊記》里的神龜都沒它大,重量堪比4輛小汽車
英國要造全球首座核聚變發電站,已展開全國選址,卻或被我國甩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