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人物 > 愛慕內衣擬上市:內憂外患中的張榮明|艾問人物

愛慕內衣擬上市:內憂外患中的張榮明|艾問人物

歡迎來到本期艾問人物!

2021年1月29日,愛慕股份首次公開發行事項獲證監會通過。這意味著,不久後,資本市場將迎來第10家與內衣相關的企業,愛慕股份也將成為繼都市麗人(2298.HK)、匯潔股份(002763.SZ)、安莉芳控股(1388.HK)之後又一家中國內衣品牌上市企業。

截至本招股說明書籤署日,愛慕內衣的創始人張榮明直接持有公司163,323,229股股份,占公司股份總數的45.37%,為公司的控股股東。同時,張榮明通過愛慕投資持有公司67,246,734股股份,間接控制公司18.68%的股份。張榮明直接和間接合計控制公司70.11%的股份,為公司的實際控制人。

(愛慕內衣創始人張榮明)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擁有「內衣第一股」之稱的都市麗人被曝「2020年上半年虧損額將不少於1.2億元」,緊接著,都市麗人又因為「關閉90%門店」登上微博熱搜。而在更早的2019年,都市麗人虧損12.98億元,同比下降443.4%,創2014年上市來新低。

另一方面的海外內衣品牌巨頭維多利亞的秘密,也在2020年6月被迫宣布英國分公司破產,母公司隨後賣身給了私募基金。

愛慕內衣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迎難而上,積極籌備衝擊資本市場。而這番「你方唱罷我登場」的戲碼背後,又藏著怎樣的故事?

研發

張榮明剛從北京鋼鐵學院(現已改名北京科技大學)畢業後被分配到了首鋼大學當教師,除了教書,張榮明也在學校做一些科研工作。1991年,有鋼圈的文胸還不常見,張榮明研發出了超彈性記憶合金文胸底托。2年後,愛慕牌內衣出現在北京市場。不過,當時全國內衣行業最火熱的地方,還是在廣東。

1987年,鄭敏泰在深圳創辦了第一家內衣品牌——安莉芳內衣;1996年,林升智、林升江兄弟在廣東汕頭成立了曼妮芬服裝有限公司從事內衣生產,這家公司在後來發展成如今的匯潔股份;1998年,300多公里外的深圳,福建小伙鄭耀南看準了內衣市場並成立了都市麗人;1999年,曾做過減肥食品生意的老闆周楓也把目標瞄準功能女性內衣市場,緊接著,婷美成立。

這5家公司分別佔據著國內內衣行業五強的位置,也書寫了中國內衣行業從無到有的歷史:電視廣告循環播放,分店開遍大街小巷。愛慕、曼妮芬和安莉芳為了樹立中高端品牌形象,一般會在商場、購物中心開店;都市麗人則靠著街邊店,席捲下沉市場。這之中,愛慕在女性內衣線下零售渠道的市場綜合佔有率排名第一。

早期的內衣生意大多是家庭作坊式的生意模式。和大眾的想像不一樣,簡單的文胸背後實際上是量產服裝中工藝最複雜、耗時最久的內衣產業:在機器無法全鏈條覆蓋的情況下,一件文胸的製作大約需要30—40道工序,如果一個人負責其中一道工序,一條流水線就需要幾十個人。

上世紀90年代至本世紀初,內衣市場供不應求,隨著行業的東風生長,繁瑣的工藝背後,老一代內衣品牌就算只生產基本款帶鋼圈的文胸,也足以支撐經營。

隨著時代的更迭和社會的開放,女性的地位實現提高,觀念得以轉變無,這些因素無一不推動著內衣市場的擴張。內衣歷史從無到有,市場蛋糕越做越大,這同時也意味著競爭愈發激烈,迫使本該繁瑣的生產流水線不斷縮短。

(圖源:來自網路)

2008年,張榮明接受《商業文化》採訪時說:「公司產品的生存周期只有6個月,這一季要是開發得不好,就會很被動。因為一旦存貨周轉速度顯著低於同行業水平,或者出現大面積滯銷,則會增加存貨減值的風險,而計提存貨減值將減少公司的凈利潤。」

為了搶佔市場份額,愛慕走上研發之路:張榮明先後投資成立了「北服·愛慕內衣研究院」和「首體·愛慕運動機能服裝研究中心」,並領先行業設計了利用磨具在對應乳房下部的模杯上衝壓兩排3mm「透氣孔洞」,和X型結構運動內衣(專利號:201510959599.6)。

(圖源:來自愛慕內衣官網)

「科技融於產品」,「從中國製造到中國創造」,愛慕內衣很快就摘下了多項榮譽桂冠。據中國商業聯合會和中華全國商業信息中心對線下零售渠道的檢測數據顯示,2017年—2019年,愛慕股份旗下的愛慕、蘭卡文、愛慕先生分別在女性內衣、高端女性內衣、男性內衣中市場綜合佔有率連續排名第一。

擠壓

華麗的背後,龍捲風呼嘯而來。

2015年左右,維密的積壓庫存通過層層轉手流入中國,市場上的內衣消費格局突然出現了鬆動。本土消費者也是第一次意識到,除了愛慕內衣和都市麗人,原來還有別的「高檔貨」。

2017年,維密解決好產權問題後官宣進入國內市場,世人矚目的維密大秀也於當年在上海舉辦,奚夢瑤驚天一摔上了微博熱搜。隨後,維密店鋪在國內落地。淮海路上的絕佳地段,力寶廣場的一層LV店鋪,也被維密取代。

(圖源:來自網路)

一瞬間,多年如一日走「高端定位」的愛慕被隔壁動輒上千元的維密內衣襯得黯然失色。

張榮明曾經公開表示過內衣行業內存貨周轉速度的重要性,然而,2017年—2020年上半年,愛慕的存貨周轉天數由348天上漲至378天,這意味著一件內衣從生產到出售,已經經歷了一年多,新款可能已經變成舊款。

為了和以維密為首的競爭對手們開戰,張榮明開啟了「擴張政策2.0時代」。2017年—2020年上半年,愛慕的門店數量分別為2322個、2472個、2414個和2256個,整體規模相對穩定,其中直營店鋪佔比接近80%。

(圖源:來自網路)

海外巨頭維密的擠壓之下,瘋狂擴張愛慕仍然穩住了「行業第一」的寶座。2017—2019年,營業收入分別為29.47億元、31.19億元、33.18億元,2018年較2017年增長5.84%,2019年較2018年增長6.38%。

然而,擴張的另一面利刃,是不斷攀升的營業成本,和不斷下滑的毛利率。2017年至2019年,愛慕股份銷售費用占營收的比重,從39%上升至47%。在銷售費用中,佔大頭的正是線下門店相關的費用。

此外,逐年攀升的業績背後,在營收增加的同時,愛慕股份的凈利潤卻在持續下滑。從財務數據來看,愛慕股份已經陷入「增收不增利」的境地:2017—2019年,愛慕實現凈利潤分別為5.56億元、4.49億元、3.34億元;2018年和2019年,愛慕股份凈利潤同比增幅分別為-19.28%、-25.54%。

兩年時間少賺2億多。

之後的事情發生得太快,維密利潤率大跌,英國店鋪破產,母公司L Brands出售股權,連引以為傲的天使大秀也不辦了。這個海外巨頭來得太快走得太快,就像龍捲風,徒留為與之角逐而瘋狂擴張開店的本土內衣品牌們一地雞毛。

2019年,愛慕的老對手都市麗人虧損12.98億元,同比下降443.4%,創2014年上市來新低;2020年,都市麗人又因為「關閉90%門店」登上微博熱搜。

蠶食

危機的背後,野蠻人又紛沓而至。

內衣行業可以說是服裝領域的最後一片極樂土,Euromonitor數據顯示,2012年—2019年,中國女性內衣市場零售額的複合增長率為8.26%,遠高於鞋服行業的平均水平;2022年,其市場規模預計將增長至1973億元。新生的「80後」、「90後」入局者,都像當初的張榮明、鄭耀男等人一樣,瞄準了這塊蛋糕。

伴隨著直播和電商的蓬勃發展,互聯網孕育的新品牌向一種傳統行業發起突圍賽。從2016年到2020年,集中度稍顯提升的中國內衣行業在短短4年內,被內外、蕉內、Ubras等為首的新內衣品牌再度打散。

蕉內和Ubras錨定年輕人,兩者均綁定頭部主播。前者讓李佳琦在直播間脫下了鞋子展示自己的襪子,後者不僅讓歐陽娜娜穿上了背心文胸,也讓薇婭在直播中屢次稱讚。

《艾問人物》認為,市場重現高度分散化的格局:文胸、無鋼圈內衣、運動內衣等,每個細分品類都迎來了成長空間。不僅6sixty 8ight、內外、華歌爾等品牌漸趨佳境,就連優衣庫、Zara等快時尚品牌也盯上了這個市場。

Euromonitor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女性內衣品牌多達3000個以上,格局分散,市場前五名愛慕、都市麗人、匯潔、安莉芳和婷美的市場集中度僅為9%,遠低於同期日本、美國、英國市場前五名 66%、58%和19%的市場集中度。

(數據來源:愛慕股份招股書)

有人說,「2020年是女性內衣市場的噩夢」。2020年的夏天,維密跌落神壇敗走中國市場,而傳統的本土內衣品牌剛與之斗得元氣大損。但實際上,這場龍捲風更像一個幌子,給新銳的本土品牌留足了窗口期,他們摩肩擦踵蓄勢待發,從野蠻生長的邊緣走到了資本舞台中心。2021年,將是新銳品牌和傳統內衣巨頭的混戰。

「龍捲風」來了又走,「野蠻人」紛沓而至,內衣行業跌宕30年,張榮明深知,時局隨時會變,唯一不變的,是資本的注視。

2020年10月,張榮明與愛慕股份的股東眾海嘉信、十月海昌、江蘇晨暉、十月聖祥和晏小平簽署了《增資協議之補充協議》,與愛慕股份的股東盈潤匯民簽署了《股份轉讓協議之補充協議》。上述協議對眾海嘉信等6名投資者投資愛慕股份的權利保障事宜進行了約定,分別包括回購條款、優先權利條款中的一項或幾項。

《艾問人物》(iask-media.com)認為,此番對賭的實質是:如果愛慕股份能成功上市,則這些風險投資將持有上市公司的股權,可以從A股市場高價賣出,實現套利;如果愛慕股份不能上市,則可以把股權變為年化收益率為7%的「債券」。不管愛慕股份上市與否,這些以私募基金為代表的風險投資都可立於「不敗之地」。

一個有趣的現象是,這些生產女性內衣的巨頭們都是男士。2021年1月29日,剛簽完「對賭」協議的張榮明宣布了愛慕股份有限公司IPO首發獲通過的消息。內衣江湖,不進則退,又將出現怎樣的風聲?

2021年「女性力量」影響力100強榜單評選正式啟動,將誕生最具榜樣力量女性創始人50 強榜單和最具賦能女性力量品牌50 強榜單兩大榜單。

榜單評選維度與流程

【評選維度】

[1] 創始人物影響力維度

[2] 企業效率影響力維度

[3] 行業創新影響力維度

[4] 社會責任影響力維度

[5] 未來變革影響力維度

以上五大評選維度在兩大榜單中會按不同的權重分配

【評選流程】

籌備階段:2021年1月16日-2月20日

提名階段:2021年1月26日-2月20日

評審階段:2021年2月20日-3月5日

發布階段:2021年3月7日-3月15日

此次參評會根據評選結果陸續公布獲獎嘉賓人物以及獲獎品牌

END

作者:黑皮猴

編輯:Amelia

圖編:萬姍紅

轉了嗎

贊了嗎

在看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艾問iAsk 的精彩文章:

【節目預告】艾誠對話胡郁訪談實錄:人機協同是未來AI的進化方向
《中國日報》報道艾問6周年 展望2021全球創始人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