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解決過敏性鼻炎的實用經方

解決過敏性鼻炎的實用經方

悅讀中醫

每天

11:30

推送最新鮮的

中醫藥權威精品知識

喜歡,就為我標星

小編導讀

新春已經來到,最近逐漸回暖的氣溫讓大家切實感受到了一絲春天的感覺。可春暖花開雖好,但對於患有過敏性鼻炎的人來說,花粉增加的季節卻不太好過。在醫聖張仲景的《傷寒論》中,有一張治療「漏汗」的經方,在現代臨床中被用於治療過敏性鼻炎具有良好效果,一起來學習下吧——

方葯組成

桂枝10g,芍藥10g,甘草6g,生薑10g,大棗30g,附子10g。

用法

原方,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

現代,水煎溫服。

運用要點

證屬汗漏津傷,陽虛失固。症見出汗不止,惡風,肢體拘急或疼痛,小便難,手足欠溫,舌淡,苔白潤,脈浮大或沉細無力等。臨證以汗出不止、惡風、四肢拘急、小便難、脈浮大無力為運用眼目。

六經方證病位

主治太陽病過汗而漏,以致津傷,劃歸太陽少陰合病之方。

方證辨析

本方出自《傷寒論》。方中桂枝湯調和營衛,解肌祛風;附子溫經復陽,助氣以止汗。諸葯合用,共達調和營衛、溫陽固表之功。

臨證札記與拾遺

桂枝加附子湯見於《傷寒論》20條:「太陽病,發汗,遂漏不止,其人惡風,小便難,四肢微急,難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湯主之。」

1

方葯組成

本方為桂枝湯加附子而成,既具備桂枝湯方證的主要特徵,又具附子的葯證。其中:

附子:《神農本草經》載錄:「味辛,溫。主治風寒咳逆,邪氣,溫中,金創,破癥堅積聚,血瘕,寒濕踒躄,拘攣,膝痛不能行走。」

桂枝湯證和桂枝加附子湯證均可見惡風,但桂枝加附子湯證的惡風程度更重,即便無自然界外部之風吹襲,亦感肌肉、骨節空空如也,厚衣棉被溫覆亦有晰晰之感。另外,有關方證中小便難、四肢微急,代表津傷的嚴重程度。其中小便難,提示氣血水津周流循環障礙。四肢微急,提示津傷,筋脈、肌膚、骨節失養。倘若再加重,則會出現肢體的痙攣。

同時,從藥量上看,桂枝湯中桂枝、芍藥用三兩,甘草二兩;桂枝加附子湯則桂枝、芍藥、甘草均為三兩。筆者體會,汗出過多,如再漏下不止,在一定程度上會同時損及心陽之氣。因心中陽氣受損,故重用甘草甘溫益氣,合桂枝辛甘化陽,以助心中陽氣復生,從而達陽復而陰濟之功。

2

漏汗概念

漏汗屬證名,見於《傷寒論》中,指因表證發汗太過,以致陽氣受傷,衛虛不固,汗液漏出不止的現象,以漏而言,形容出汗之多。漏汗的發生,不僅有陽氣不足的表現,同時還存在津液急劇耗損的現象,故臨床常伴有小便短少、排尿困難、四肢微拘急、關節屈伸不利等癥狀。

臨床上,其他如乳溢、崩漏、帶下淋漓不盡、鼻炎發作時清涕如水不止等,凡符合桂枝加附子湯證的,均可參此辨證使用本方,不唯漏汗。

3

津液與陽氣的關係

有關桂枝加附子湯證中津液與陽氣的關係,近代中醫大家陸淵雷先生在註解本條的按語時,曾有著名的論斷:「津傷而陽不亡者,其津自能再生。陽亡而津不傷者,其津亦無後繼。是以良工治病,不患津之傷而患陽之亡。陽明之津液乾枯,陽亡而津不繼也,回其陽則津自生;少陰病之津液乾枯,陽亡而津不繼也,回其陽則津自生。」

事實上,陸氏把本方看作僅偏養其陽,而達養津之功。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津液和陽氣互生互長、唇亡齒寒的關係,但也忽略了桂枝湯本就能補津虛的功能。方中桂枝湯與附子相合,津虛可補,陽虛可溫,二者互生互長,生化無窮。表固汗止則津液自回,津回陽復則小便自利,四肢拘急自伸。臨證既屬對證之方,又為治本之法。

驗案解構

李某,男,21歲,2011年10月13日初診。反覆流涕、鼻塞2年余。自幼體弱,2年來每接觸粉塵或冷空氣出現流涕。曾作過敏源檢測及中西藥治療,癥狀反覆發作不解,且因服用氯雷他定、撲爾敏等葯後頭昏、記憶力下降而來診。刻診:流涕,以白色水樣清涕為主,嚴重時如水流漓,噴嚏交作,伴頭昏,乏力,四肢酸痛,素惡風寒,喜溫多寐,納食一般,二便尚可,舌淡,苔白潤,脈細無力。外觀形體偏瘦。

六經辨證思維及診治

流涕,以白色水樣清涕為主,嚴重時如水流漓,噴嚏交作,頭昏,乏力,四肢酸痛,惡風寒,為太陰病,太陰中風,表虛不固。

喜溫多寐,舌淡,苔白潤,脈細無力,為少陰病,陽虛失溫。

四診合參,共為太陰少陰合病,證屬太陰中風,陽虛失溫。治宜補虛以疏風,溫陽以固表,據證處以桂枝加附子湯加味:桂枝10g,赤芍10g,炙甘草6g,大棗20g,生薑10g,炮附子10g(先煎),防風10g,羌活6g,仙鶴草30g。6劑,水煎。葯後諸症悉減,前後三診,方中附子依次加量為15g、20g,共服18劑而愈。

本案雖無汗漏不止之主證,但汗、水、津、血同源。且患者涕流如水,形似汗出不止。又《傷寒論》274條「太陰中風,四肢煩疼,脈陽微陰澀而長者,為欲愈」。281條「少陰之為病,脈微細,但欲寐也」。故以桂枝湯補虛固表以祛風,附子溫陽,羌、防疏風通竅,仙鶴草收斂補虛。

經方醫學好書

《六經方證觀心鑒》

點進封面進入悅醫家·中醫書院購買此書

掃碼免費試讀

本書以經典經方和名老中醫的傳世驗方為主,並經筆者臨床實證,對寒、溫、時、驗諸方的六經病位,主要依據主治疾病的病因病機,結合方證的整體功能、葯證的特殊證治方向、各葯在方中的主次地位等來分類,同時還參照傳統約定俗成等綜合劃歸。以《傷寒》六經方證觀思維去辨析、解構和運用溫病方、時驗方,觀點新穎,貼近實際,內容可讀性強,適合中醫專業人士及愛好和學習中醫者閱讀參考。

溫馨提示:受疫情影響,中醫書院發貨物流暫停,具體恢復時間待定。歡迎您掃描上方二維碼購買悅醫家正版電子書,微信端直接閱讀,一次購買、無限回看。

往期精彩推薦

RECOMMEND

咖喱中的美味關鍵,更是經典的活血行氣葯

解決便秘的耳穴治療妙法

每天認識一味中藥——香附

版權聲明

本文部分內容選自《六經方證觀心鑒》(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徐鳳新著),最終解釋權歸原作者所有,由悅讀中醫(微信號ydzhongyi)推薦發表。封面及文中圖片來源於攝圖網,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點擊「閱讀原文」立即購買本文推薦好書

好文,必須「在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悅讀中醫 的精彩文章:

安全快速治面癱的中醫妙法
神秘的52張心理學卡牌!最後留下的,就是你內心最深的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