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職場 > 「人有福氣,一看就知」:那些福氣越厚的人,往往越會有這個特徵

「人有福氣,一看就知」:那些福氣越厚的人,往往越會有這個特徵

曾經,有一位智者告訴我說:「人有福氣,一看就知」,那些福氣越厚的人,往往越會有這個特徵!智者所說的這個特徵,指的就是——知足寡慾!

智者指出,正如老子所言「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做人,知道滿足的富足平衡心理,是永遠的富足。一個人,在知足中才容易享受到快樂與陽光,在寡慾中才能擺脫一分世俗和獲得一分靜謐與輕鬆,最終收穫命好福厚的美滿人生!

智者說:「知足,才能活得不累。」

生活中,有不少人生旅途一帆風順,斷無生計之憂與養家糊口之慮者,仍在喊「活得累」,他們的「累」除了生活節奏的加快,人際關係的複雜外,主觀上主要是慾望之累。

有道是「慾壑難填」。大凡說「活得累」者,都與慾望過奢有關。有些人比下有餘,卻總想著比上不足,於是便生出許多不滿足:官不夠大,錢不夠多,而這些不滿足不是轉化為積極上進、參與競爭的動力,而是怨天尤人。在這種精神狀態的支配下,當然不會「心想事成」、「萬事如意」,於是只有嘆息「活得累」了。

其實,很多時候,財富、地位等並不能給你帶來幸福,幸福之門能否打開,關鍵是要看你是否拿對了鑰匙——懂得知足。

正所謂知足者常樂,不知足者常憂。一個人,要是不知足,就永遠不可能獲得幸福;他要是知足,幸福就會不請自到!

智者說:「寡慾,就會沒有煩惱。」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無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世上的事本應如此,簡簡單單平平淡淡。是你的終歸是你的,不是你的就算強求你也求不到。沒有慾望,就沒有煩惱。慾望越多,煩惱也就接踵而來。可是現實生活中,又有幾人能做到無欲無求?

因此,人類一切煩惱都是以執我為根源。正如《菩提道次弟略論》卷四說:「由我貪增上,以我愛執持,從無始生死直至於今,生起種種不可欲樂,雖欲作一自利圓滿,執自利為主要,以行非方便故,雖經無數劫,自他義利皆悉無成,非但不成而已,且純為苦所逼迫。」眾生執我,原為我的幸福,然因為執我故,帶來了人生的種種煩惱。

從人生幸福的意義上說,應該是心靈健康第一重要,身體健康第二重要,財富的擁有為第三。然而現代人捨本逐末,他們看不到心靈健康對人生幸福的重要意義,為了追求財富用盡心思。有了財富又盡情的放縱自己,使得整個心靈處在高度的破碎狀態中。在這個社會中有錢人多得很,但有錢的人自己感覺幸福的沒有幾個,因為他們缺少健全的心態,他們沒有心情享受快樂。

世人想超脫,希望瀟洒走一回。很多人以為有錢,一擲千金,是瀟洒;有人以為穿名牌,是瀟洒;有人以為一餐飯吃上幾萬元,就瀟洒。其實這是風光,不是瀟洒,瀟洒是建立在超脫基礎上的。我們倘能處處以般若智慧去觀照人生,不住於相,隨緣自在,不為物役,那才是真正的瀟洒。

智者說:「生活,原本在簡單中。」

人生如粗飯劣餚,心中罵嘴裡嚼,誰不想快活到老,茫茫人海渺渺,歲月又不輕饒,一生得幾回年少,又何苦庸人自擾,一生得幾回年少,倦鳥終歸要回巢,紅塵路走過幾遭,花開又花落,世事難預料,笑一笑,往事隨風飄……這就是我們夢寐以求的幸福嚮往。

那麼幸福是什麼?幸福來源於「簡單生活」。物質財富只是外在的榮光,真正的幸福來自於發現真實獨特的自我,保持心靈的寧靜。

記住經常保持一種內心的寧靜,這樣,當你遇到不快時,你的智慧和常識就會告訴你該怎麼做。

追求簡簡單單的幸福應該是每一個人的目標。生活在簡單中的人,就能夠朝目標邁進,不至於誤入歧途,而使我們喪失自我的偉大一面。

簡單的意義,不是幻想生活而是面對生活,祈求心靈的寧靜。何須費心尋覓呢?它不在千里之外的島嶼上,而是存在你的心中。

靜坐常思己過,閑談莫論人非,能受苦乃為志士,肯吃虧不是痴人,敬君子方顯有德,怕小人不算無能,退一步天高地闊,讓三分心平氣和,欲進步需思退步,若著手先慮放手,如得意不宜重往,凡做事應有餘步。持黃金為珍貴,知安樂方值千金,事臨頭三思為妙,怒上心忍讓最高。切勿貪意外之財,知足者人心常樂。若能以此去處事,一生安樂任逍遙。

朋友們,智者說:「人有福氣,一看就知」,那些福氣越厚的人,往往越會有「知足寡慾」這個特徵!對此,你怎麼看?歡迎留言,大家一起討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百家慧 的精彩文章:

心理學:為什麼你活得那麼累?因為你不懂得這樣放鬆自己!
「懂得低頭,才能出頭」:越能成大事者,往往越有這3種低調錶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