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人物 > 【獨家】艾誠對話奉佑生:行業不斷更迭,但直播會永遠存在|艾問人物

【獨家】艾誠對話奉佑生:行業不斷更迭,但直播會永遠存在|艾問人物

艾問每日人物音頻?第1077期

喜馬拉雅FM/36氪/?愛音斯坦FM/鳳凰FM

蜻蜓FM/網易雲音樂/十點讀書/酷狗音樂/荔枝FM

這幾天,映客好消息不斷。先是在Clubhouse爆火吹起的語音社交風潮下,僅用6天時間火速完成語音社交APP 「對話吧」的研發測試,並率先於除夕當天同步上線蘋果和安卓應用商店,被稱為「中國版Clubhouse」並迅速刷屏走紅出圈;2月25日,映客又發布了盈利預喜公告。

公告稱,預期截至 2020 年 12 月 31 日,映客集團營收規模達約人民幣 46-50 億元,較 2019 年的約人民幣 32.69 億元增長約 41%-53%,其中,2020 年下半年營收同比增長超過約 50%;稅後凈利潤較去年同期增長超過約 200%。集團化發展戰略大獲成功。

據悉,映客在其成立的2015年就已經實現盈利,到2021年已經實現連續6年盈利。

在公告中,映客還宣布,將繼續踐行 「互動社交」的戰略布局,不斷創新,隨著集團產品矩陣不斷豐富及新產品孵化模式趨向成熟,營收規模預計將繼續實現高速增長。

映客方面表示,在目前多元化產品業務基礎上,未來將繼續尋找細分賽道機遇,打造全場景新娛樂平台;舉辦更多線上線下標杆式活動,加速文化破圈;同時通過品牌營銷、流量投放等方式,提升服務專業性及用戶體驗。

回溯映客走過的6年,從22個人的小團隊開始起步創業,曾經歷過千播大戰洗刷、也曾面臨被收購、到2018年7月成功在香港上市成為港交所娛樂直播第一股,再到如今隨著技術發展內容行業爆髮帶來直播行業越來越激烈和複雜的現狀和趨勢,映客見證並參與了中國直播行業的發展和變遷,可以說,映客的歷史,幾乎就是半部中國直播史。

在2018年7月12日港交所上市敲鐘現場,奉佑生曾發言稱,2015年創辦映客的初衷,是希望通過視頻直播將天南地北的年輕人連接起來,通過直播看到更廣闊的世界。而此後的映客,把「互動娛樂 社交」作為主要的戰略方向,在堅守「直播第一股」直播第一戰線的同時,也在產品層面進行創新,陸續推出了積木、對緣等以社交為方向的APP,並形成產品矩陣。在2月25日發布的盈利預喜公告中,映客稱,2021 年映客還將繼續開拓音視頻社交賽道。

在眾多企業被疫情衝擊叫苦不迭的時候,映客為直播行業一線玩家,2020年上半年,映客實現整體營收2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8%,經調整後凈利潤8300萬元,除映客APP外,其他創新業務線業績變現也較為亮眼,在總營收中佔比達36.6%,共同推動映客營收業績大幅增長。

儘管映客在營收上表現穩定,但不可否認的是,近年來短視頻的迅速崛起,爭奪用戶碎片時間,對直播平台造成衝擊,此外,包括京東、淘寶、抖音、快手、嗶哩嗶哩等在內的不少平台也基於自身業務規劃布局直播,直入直播平台腹地。在此背景下,直播平檯面臨用戶整體下滑、主播出走等,甚至在生存危機中關停倒閉。

短視頻行業的崛起對直播行業的影響有多大,這是直播人和投資人都普遍關心的問題;此外,作為為數不多的在千播大戰洗禮後依然能存活下來並一路高歌猛進的直播平台,映客到底有著什麼樣的秘密?直播行業和映客的未來將如何?《艾問人物》曾與奉佑生有過探討。

艾誠:這幾年很多直播平台都宣布倒閉或者停運,您是覺得這個行業太年輕了?還是太傳統了,都開始進入了一輪生死起伏的大潮輪迴了?

奉佑生:這是一個正常的現象,企業也好,人也好,都有一個正常的生命周期。阿里也才20年,對不對?中國其實很少存在上百年的企業,這個邏輯是一樣的,大家看到互聯網本質下,通過資本市場快速催熟一個公司或者一個行業,但其實很少有人關注一個公司背後它的經營現金流和健康情況怎麼樣,這是很關鍵的。

其實現在國內大量的互聯網公司都處於沒有盈利的邊緣,或者盈利還相當艱辛。而且往往容易形成馬太效應,壟斷性的頭部企業把利潤都給賺走了。

回到個體企業來講,最終一個企業是否良性健康,要關注它的生態,關注它的用戶,關注它整個的經營現金流跟它的利潤是不是真正能支撐一個企業長久的發展。

艾誠:但伴隨著短視頻行業的迅速崛起,有人說短視頻是直播的終結者,您怎麼看?

奉佑生:你看大家所認為的長視頻會顛覆電視,但其實電視仍然存在,只不過現在社會熱點轉移的非常快,這也符合互聯網特質,符合整個科技行業,就是「摩爾定律」。它更新速度非常非常快,原來三年,現在可能一年一個熱點,這是社會發展加速度的一個現象。

直播慢慢演變成互聯網裡面的一個工具也好,一個商業模式也好,一個形態也好,它照樣存在在這個形態裡面。長視頻到直播,到短視頻,甚至到未來可能的各種視頻,但是它照樣在它的那個生態裡面存在的還是很好的。

艾誠:所以你相信直播永遠會存在?

奉佑生:對,永遠會存在。

2005年,36歲的奉佑生離開多米音樂創辦映客,據了解,最早的映客團隊脫胎於多米,大都跟奉佑生共同經歷過那段艱難的時光,這讓他們在面對那場千播大戰時,內部無比團結。

值得一提的是,與處於同一梯隊的虎牙、鬥魚相比,映客沒有BAT巨頭的背書,而這也是奉佑生後來最為「津津樂道」的一點。他在上市前發布的內部信中稱,「我們沒有BAT的加持和站隊,是憑藉自己不斷進步的產品和技術創新能力,在最慘烈的千播大戰中笑到了最後」。同時在信中,他感性地說道,「我並不是一個善於侃侃而談的人,但常在一個人的時候打開映客app,看我們平台的主播們實時表演,分享感受和他們的生活方式,那些時刻讓我感受到:每一個靈魂都期待尋找共鳴,屏幕上的每一次點亮,不只是冰冷的數據,是數千萬真實而孤獨的心,他們在這裡找到了陪伴和慰藉」。

艾誠:2018年7月,映客在香港上市,在「千播大戰」中笑到了最後。我記得您對團隊有一個講話,說我們沒有BAT的加持,但是我們通過自己的技術創新和努力,笑到了千播大戰的最後。

奉佑生:對,這其實是說這個過程,對於很多創業者來講,把公司一步一步做成規模,活下來,然後再去IPO,這是很多創業者的一個夢想,對吧?其實這個過程中,我認為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一個結果,這也證明了團隊在殘酷的這種競爭下,你能活下來,給自己的一個嘉獎。最終上完市之後,又是回到一個創業的狀態和心態。

艾誠:今天去看千播大戰裡面那些掛掉的、關閉的,或者正在萎縮的這些直播公司,您覺得他們做錯了什麼?

奉佑生:首先是第一個,在市場已經白熱化的時候,那麼多創業公司衝進來,這完全是一個選擇的錯誤,就是當一個時間窗口已經形成的時候,你再去追別人,你自認為比別人聰明一點,想去追這條路,完全朝著別人去走的時候,99%的情況下死路一條。

至於說已經在這個賽道裡面的人,有很好的資源,很好的背景,也拿了很多錢的這些公司。大多數都是因為沒有關注現金流,然後拿了一筆資金就在裡面各種搶資源,掠奪資源,製造行業混亂,但忽略了一個公司它真正的經營的本質,你是不是獲客成本足夠低,有足夠的用戶增長,足夠好的商業模型,你能支撐多久?你下一步的路線怎麼樣?

其實很多人在競爭階段也來不及思考這麼多,所有人都在想,是不是能夠競爭一塊市場下來,能不能到下一輪融資,能不能再搞下一輪,大多數其實都是基於這樣一個思路。

艾誠:為快樂付錢是沒有上限的。

奉佑生:對。我們當機立斷就把這個東西做升級,音頻已經證明了這個商業模式的存在,基於手機視頻這種直播一定存在這樣的機會,至少它的商業模式是清晰的。

預見映客的未來十年,奉佑生對《艾問人物》表示, 「讓快樂更簡單」是映客不變的初心,「十年之後,可以想像5G基本上已經很成熟,我們更希望在新的這種技術條件下能創造一種更全新的,互動和娛樂的方式,能夠給人帶來一種非常便捷的體驗。」

誰是《艾問·頂級人物》?

該欄目是一檔針對頂級創業者、投資人、企業家等眾多行業標杆領袖的人物訪談節目,旨在對話政商領袖,捕捉時代最鮮活的熱議話題、最新潮的經濟現象、最前驅的時代動向,向頂級人物致敬。受訪嘉賓包括董明珠、曹德旺、車建新、周鴻禕、李斌、賈國龍、張磊、何伯權、沈南鵬、衛哲、蓋特納(Tim Geithner)、陸克文(Kevin Rudd)、凱文·凱利(Kevin Kelly)等商界及創投圈代表人物。截至目前,節目在包括電視台、OTT電視大屏、高端雜誌、音頻平台、網路視頻、機場大屏、高端餐廳、圖文媒體、全國廣播台等全平台媒體矩陣播出,累計曝光量超過30億。

艾誠是誰?

艾誠,艾問創始人、投資合伙人、全球創始人大會發起人,哈佛大學和北京大學傑出校友,黃山形象大使,小紅裙公益發起人。被稱為「創投女神」,「女版福布斯」。曾任央視駐紐約財經評論員,是《福布斯》雜誌「30位30歲以下亞洲人物」的唯一上榜華人主持。

END

編輯:Amelia

圖編:萬姍紅

轉了嗎

贊了嗎

在看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艾問iAsk 的精彩文章:

艾誠對話栗浩洋:AI瘋狂執念破除「寒門難出貴子」?
愛泊車擬科創板上市,閆軍的「千億」目標能實現嗎?|艾問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