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園藝 > 中山公園元宵節花卉賞析—和您聊聊蠟梅與梅花的那些事

中山公園元宵節花卉賞析—和您聊聊蠟梅與梅花的那些事

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又稱上元節、元夜、燈節。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當隨著社會和時代的變遷,元宵節的風俗習慣早已有了較大的變化,但至今仍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正月十五這一天晚上,中國人素有賞花燈、吃元宵、猜燈謎等一系列傳統民俗活動。

正月十五也是家人團圓,遊園賞景的好日子!冬去春又來,我們即將迎來百花開放的季節,在現在這個時候,大家最先想到的總是梅花。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梅花的那些事兒!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梅花大抵是人們心中最傲雪的花卉了,然而大家都誤會啦!梅花其實是一個「怕冷之輩」,它並不是花卉中第一個開放的植物。最先開的還要說是蠟梅(臘梅),蠟梅和平日所說的梅可不是一回事,它開放時間要早於梅花,為百花之首。 蠟梅的「蠟」是因它的花如「蜜蠟」並非是它在臘月開花。如果還是分不清,沒關係!今兒小編就帶大家把蠟梅和梅花區分開。

蠟梅(蠟梅科蠟梅屬植物)

蠟梅的「蠟」,很多人都一直以為是「臘」。這是因為蠟梅大多會在臘月開放,人們就開始誤用成「臘」,而這種誤用也逐步被人們認可,所以變成了「臘梅」。其實臘梅以前一直是蟲字旁,古代文獻上都有記載。而且蠟梅和梅花並不是一回事,在北京蠟梅大多是冬天開的,而梅花大多是春天開。

又因蠟梅花入冬初放,冬盡而結實,伴著冬天,故又名冬梅。

蠟梅別名:金梅、臘梅、蠟花、黃梅花、香梅。

是中國特產的傳統名貴觀賞花木。

落葉叢生灌木,在暖地葉半常綠。

葉對生,橢圓狀卵形至卵狀披針形,葉半革質。

先花後葉。

性喜陽光,但亦略耐蔭,較耐寒耐旱,有「旱不死的臘梅」之說。對土質要求不嚴,但以排水良好的輕壤土為宜。

蠟梅以素心梅和磬口梅較為珍貴,大體有以下幾種:

素心蠟梅:

花瓣長橢圓形,向後反卷,內外輪花被片均為純黃,有濃香,多為蠟梅中較名貴的品種。

磬口蠟梅:

花較大,徑3-3.5cm,外輪花被片淡黃色,內輪花被片有濃紅紫色邊緣和條紋。

狗牙蠟梅:

也叫紅心蠟梅、狗蠅梅、狗英梅。花小,花被狹而尖,外輪黃色,內輪有紫斑,淡香。因花九出,又稱「九英梅」,抗性強。

梅花(薔薇科、李屬)

小喬木

葉互生、葉緣有細尖鋸齒。

先花後葉

花瓣倒卵形,白色至粉紅色。

是中國十大名花之一。

與蘭、竹、菊一起列為四君子。與松、竹並稱為「歲寒三友」。

多以斜、橫、疏、瘦與老枝、奇形者為貴。

中山公園梅園位於蕙芳園南側,社稷壇西南側,面積4000平方米。可以分為杏梅種系、櫻李梅種系和真梅種系三種,共有梅花30多種,110餘株。品種有『中山杏』梅、『單粉垂枝』、『江梅』、『豐後』、『變綠萼』、『早種硃砂』、『多萼宮粉』、『美人梅』、『昆明小跳枝』等,其中『中山杏』梅為公園的特有品種,其枝葉略似杏,開杏型花,花托腫大,有微香。

冬季的梅園春季的梅園

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各種類的梅花吧!

豐後淡豐後江梅江南素白台閣武藏野紅須硃砂『美人』梅單粉垂枝

蠟梅和梅花的區分

蠟梅與梅花兩者在植物學上既不同科也不同屬,花色、花型、株形等均不相同,只因同是一個「梅」字,香味又略有相似處,因此往往被人誤認為是同種。

蠟梅落葉或半常綠灌木。萼片和花瓣無明顯區別,外輪黃色,內輪常有紫褐色條紋,具蠟質,香氣濃。

蠟梅與梅花有相似之處,兩者都是先開花後長葉,開花期均在冬、春季節,而且均具芳香氣。

花朵顏色不同:

蠟梅以蠟黃色為主;梅花有白、粉、深紅、紫紅等色。

花期不同:

蠟梅花期一般比梅花要早1個多月。

樹形不同:

上蠟梅為灌木、枝叢生、高2--4米

下梅花有主幹,屬小喬木,高4--10米

葉不同:

蠟梅葉對生、全緣無齒

梅花葉互生、葉緣有細尖鋸齒

花香不同:

蠟梅的花香是清香,香味較濃。

梅花的花香是暗香,若有若無。

果實不同

蠟梅的果實梅果實

看,蠟梅和梅花是不是區別很大呢?這回您分清了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蠟梅 的精彩文章:

蠟梅開啦!東湖梅園元旦開園迎客
蠟梅未謝,早梅已開!世紀公園春節期間可「雙梅共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