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花130塊僱人圍觀自己學習一小時,他們為何願意這樣做?

花130塊僱人圍觀自己學習一小時,他們為何願意這樣做?

有的人上網划水摸魚,有的人上網直播學習,還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花錢請人圍觀自己學習——提供線上學習監督的美國初創公司 Caveday 向用戶收取每課時 20 美元(約合人民幣 130 元)的「監督」費用,還在今年迎來了 8 倍的用戶增長;而在中國,2018 年 bilibili 的學習直播次數就已經達到了 103 萬次。

圖片來源:Unsplash

撰文 ?李姍珊

編輯 ?魏瀟

當 Chloe Tomalin 沉浸在工作中時,時常不由自主地唱歌、捻弄自己的頭髮。她總是忘記屏幕對面還坐著一群國際觀眾。

「有時我會擔心,要是我不小心點下某個按鈕,會有 30 多個人看見我在他們的屏幕角落唱歌,」她說道。

自由市場經理人 Tomalin 是美國初創公司「穴居生活」(Caveday)的用戶。這家公司聲稱他們提供的「深度專註」服務能提升人們的工作效率。註冊 1-3 個課時的服務,穴居生活將把你拉進一個多人 Zoom 小組。你將向組內的陌生成員分享在接下來的時間裡計劃完成什麼任務,隨後進入工作:攝像頭保持開啟狀態,麥克風靜音。

在 50 分鐘的「高效」工作後,你的「穴居嚮導」將提醒你回到 Zoom 小組中分享進度、休息放鬆。在工作過程中,你可以將 Zoom 頁面最小化——僅僅意識到陌生人正通過電腦攝像頭進行「監督」就能讓你對自己的工作效率產生責任感。許多「穴居生活」的用戶都表示,在「穴居」工作中,他們的工作效率能達到平時的 2~3 倍。為了這種效率提升,他們情願支付每課時 20 美元的「監督費」。

近年來,互聯網世界湧現出一眾批與「穴居生活」類似的初創公司,他們通過線上視頻平台為用戶搭建自習室,協助他們進行遠程工作——Focusmate、The Work Gym 以及 Order in Club 等都是其中的代表。在疫情隔離政策的助推下,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加入這樣的線上工作空間。穴居生活表示,在 2020 年的一年間,其用戶量上漲了 8 倍。

「Study with me」產業

線上學習還擴散到了我們更為熟悉的線上平台中——很多視頻博主會進行學習直播或發布學習視頻,這種「和我一起學」 (study with me)的模式也逐漸迎來了高人氣。線上學習視頻與普通的線上授課極為不同:這類視頻時長大多 3-4 小時,內容單一,畫面中往往是主播坐在書桌前安靜自習的場景。在直播間中,觀眾也可以上傳自己的學習視頻。有些主播還會和自己的粉絲互動,根據他們的「出勤情況」給送出咖啡賀卡或者書。

把自己長達幾個小時的普通學習場景上傳到互聯網中供大家觀看,聽起來非常符合人們對 Z 世代年輕人的刻板印象。但表達內容較少、獲得收入的幾率也較低的學習類視頻與其他的直播類型或許仍存在界限。一些視頻博主們認為,學習類視頻的走紅可能迎合的是一些文化中對群體學習(group study)氛圍的偏好。短視頻博主 Anuj Pachhel 表示,冗長的學習視頻在印度的人氣遠不如其他國家,他認為這與印度文化中對於群體學習的傾向性不高。

這類視頻的內容聽起來無趣,卻在全球各地視頻網站上獲得了極高的人氣。以視頻網站 bilibili 為例:2018 年,b 站播出的學習類直播達到 103 萬次,直播學習的時長達 146 萬小時。海外的視頻平台(YouTube)則在疫情的影響下出現了直播學習的小高潮:2020 年上半年,進行學習直播的人數上漲了 45%。

線上學習圖什麼

人們加入線上學習隊伍的動機各有不同,但最終目的多是通過他人監督的方式提高學習的動力。用戶名為 SN 的印度學習視頻博主在一次考試不及格後決定走上這條道路,她希望能通過這種方式進行自我監督。SN 表示,「我是一個非常懶惰的人。在成為學習視頻博主之前,每天學習 10 個小時對我而言是非常艱難的事情。」而如今,她能堅持每天發布 10 個小時的學習視頻。

無論是採取直播還是企業服務的形式,線上監督者似乎都能有效提高部分用戶的工作效率。線上學習的用戶 Mahak Malviya 表示,有旁觀者在場時,自己的工作效率變得極高。「當攝像機開啟的時候,你很難再繼續拖延。」

此外,參與線上自習,還能排解用戶的孤獨感,讓他們產生共鳴,在陪伴中獲得學習動力。韓國高人氣視頻主播「與我一同學習的人」(The man sitting next to me [study with me])是在備考過程中決定進行直播學習的,他想以這種方式緩解自學的寂寞。「與他人一同學習的滿足感能有效緩解人們的孤獨。」 他認為通過這些視頻,他與自己的觀眾建立起了一個相互支持的社群。

多數人參與線上學習都是為了短期備考或解決疫情期間遠程工作效率低下的問題,線上學習更像是達成短期目的手段。但穴居生活表示,這種在幾個小時內專註於一項工作的訓練可能幫助用戶掙脫現代生活中多線程任務(multi-tasking)的習慣,對用戶帶來積極的長期影響。

另一種打工人文化?

儘管學習直播傳遞的是一種積極進取的形象,但這些視頻博主也收到了不少批評的聲音。許多人認為他們試圖傳播將高強度的學習作為常態的生活理念,從而製造了緊張氛圍。Shweta Mahajan 是一名博士研究生,她曾在 YouTube 上發布了記錄她連續學習 15 小時的視頻,獲得了 30 萬次的觀看。Mahajan 表示,發布這個視頻後,不少人對她提出了指責。「在我發布視頻的留言中,有些人認為我誇大了研究生的學習負荷,這可能勸退不少有志加入研究領域的年輕學生。一天的學習時間超出 15 小時確實算是特殊情況,但我認為學習的重點不在於時間程度,而是完成後你學到的知識與獲得的感受。」

SN 則指出,指責他們為這類緊張氛圍推波助瀾是不公平的,他也不過只是洪流中渺小的一份子。「創造這種競爭氛圍的是考試,以及根據學習、工作的組織來定義個體價值的社會氛圍。我只不過是一個想在這樣的環境中成功的普通人而已。」

參考鏈接:

[1] https://www.wired.co.uk/article/productivity-nanny-work-smarter?utm

[2] https://www.businessinsider.com/youtubers-study-video-gongbang-studying-focus-youtube-trend-2019-2

[3]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xCW2YzSVAQab_channel=Insider

[5] https://timesofindia.indiatimes.com/india/why-watching-people-study-on-youtube-is-a-thing/articleshow/80421148.cms

點個「在看」,分享給更多的小夥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研圈 的精彩文章:

單身學者 「工作-生活」平衡更差|Higher Education
2007圖靈獎得主Edmund Clarke因新冠逝世,曾為模型檢測開發作出重要貢獻|科研圈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