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229.在娑婆世界上方的振音世界中,四聖諦有這四百億十千的名字|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229.在娑婆世界上方的振音世界中,四聖諦有這四百億十千的名字|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229

諸佛子。此娑婆世界,所言苦聖諦者。彼振音世界中,或名匿疵。或名世間。或名所依。或名傲慢。或名染著性。或名駛流。或名不可樂。或名覆藏。或名速滅。或名難調。

文殊菩薩稱一聲諸佛子!在娑婆世界中,所說苦聖諦,有很多名字。在振音世界(上方世界)中,也有很多名字。簡單來說,有十個名字。

或名為匿疵:就是匿藏自己所犯的毛病。一切不正當的習氣毛病,都叫疵。

或名為世間:世間就是苦,苦就是世間。

或名為所依:煩惱所依處,就是苦。有多大煩惱,就有多大的苦。

或名為傲慢:有了驕傲或我慢,就有苦。

或名為染著性:自性本來是清凈。一旦有了染汚,就便為不清凈,便生出貪心,瞋心、痴心。

或名為駛流:駕駛生死,流轉不停。

或名為不可樂:因為習氣毛病的關係,一切顚倒,一切放逸。以苦為樂,認賊為子。出家人修行,將來得到究竟的快樂,就是常、樂、我、凈的湼槃四德。但是,人人不願意去找真正的快樂而願意找暫時性的苦中之樂,不知還有樂中之樂。

有人說:「出家之後,對父母兄弟沒有什麼幫助。」這是一種錯誤的觀念。出家修道,才是真正孝順父母,真正幫助兄弟哩!所謂「一子得道,九祖升天」。一個兒子得道,九祖不會在地獄受苦,而能升到天上去。不但一世九祖如此,就是從前生生世世的父母,都能出離三界,離苦得樂。

或名為覆藏:凡是作錯一件事,不懺悔而覆藏於心,總覺是罪過而痛苦。有人提倡撥無因果的邪說:「人不應該自己覺得有罪過,那是虐待自己」。如果人人不覺得自己有罪過,那麼,可以弒父弒母,殺人放火,無惡不為,反認為沒有罪過。這樣,家庭不和,社會不安,天下大亂矣!如果人人覺得所作所行,要對得起天地鬼神,要對得起祖宗三代。凡是不合法的事,不合理的事,絕對不去做。有這種思想,修行才有希望。能改邪歸正,便有改過自新的機會。

或名為速滅:速滅一切樂,增加一切苦。或名為難調:剛強眾生,難調難伏,所以受苦。

諸佛子。所言苦集聖諦者。彼振音世界中,或名須制伏。或名心趣。或名能縛。或名隨念起。或名至後邊。或名共和合。或名分別。或名門。或名飄動。或名隱覆。

文殊菩薩稱一聲諸佛子!在娑婆世界中,所說的苦聖諦,有很多的名字。在振音世界中,也有很多名字。簡單來說,有十個名字。

或名為須制伏:必須制伏這個煩惱苦,應該知道離苦,然後才能得到快樂。我們每次講經前,有請法人,要求離苦得樂。可是人人不願離苦,也不願得樂,為什麼?這就是人性的怪處。越教他離苦,他越要接近苦。

或名為心趣:凡夫俗子的心,趣向煩惱。教他到快樂地方去,他不修行,總想到惡趣處去。

或名為能縛:能把眾生的智慧遮住,能把眾生的神通綁住。

或名為隨念起;煩惱是隨著心念而起的。妄念一生,便有煩惱。若無妄念,便無煩惱。我常說:「事事都好去,煩惱溶化了,無明永不生,罪業就沒了」。

或名為至後邊:集是到後邊三惡道去,道是前邊四聖處去。

或名為共和合:善惡混雜在一起,共同和合。有善惡就有煩惱,有煩惱就有業障。

或名為分別:有分別心,便有煩惱。

或名為門:眾苦之門,煩惱之門。

或名為飄動:飄蕩動搖不定性。

或名為隱覆:把自己的過錯,隱藏覆蓋起來,不叫人知道。

諸佛子。所言苦滅聖諦者。彼振音世界中,或名無依處。或名為不可取。或名轉還。或名離諍。或名小。或名大。或名善凈。或名無盡。或名廣博。或名無等價。

文殊菩薩稱一聲諸佛子!在娑婆世界中,所說的苦滅聖諦,有很多名字,在振音世界中,也有很多名字。簡單來說,有十個名字。

或名為無依處:煩惱沒有所依靠的地方,也就是斷了煩惱。

或名為不可取:因為煩惱斷了,所以不可取,不可舍,不可得。

或名為轉還:就是返本還原,轉還回來了。

或名為離諍:離開諍論,到了滅的程度,一切不生,一切不滅,就沒有諍論。

或名為小:小如微塵,小而無內,不容一物。

或名為大:已經返本還原,得到本體。這是大而無外,法界之性。

或名為善凈:到了真善真凈的境界。

或名為無盡:是沒有窮盡,永久存在。

或名為廣博:這個滅諦的道理,既廣且博。

或名為無等價:是無價之寶,價值連城,沒有可比它再有價值。

諸佛子。所言苦滅道聖諦者。彼振音世界中,或名觀察。或名能摧敵。或名了知印。或名能入性。或名難敵對。或名無限義。或名能入智。或名和合道。或名恆不動。或名殊勝義。

文殊菩薩稱一聲諸佛子!在娑婆世界中,所說苦滅道聖諦,有很多名字,在振音世界中,也有很多名字。簡單來說,有十個名字。

或名為觀察:能觀察諸法實相。

或名為能摧敵:能摧伏一切苦的敵,而得到快樂。

或名為了知印:明了這個寶印,能印證你知道的一切道理。

或名為能入性:能入佛性,能明佛性。我們每人都有個家。什麼家?是佛家。修行成功,和佛住在一起,這才是真正的家。現在的家,是凡夫家,是暫時性,不究竟的。

或名為難敵對:這個道的功能,能破一切惑,而不被一切惑所破,所以為難敵對。

或名為無限義:這道包含無限量的義理,我們為什麼要修道?因為要出離三界,不受生死。如果一天到晚打妄想,盡未來際,也不能出三界,仍然在輪迴中受苦。

或名為能入智:按照這道的義理去修行,便能入佛智。

或名為和合道:一切都和合,到圓融無礙的境界。

或名為恆不動:恆常不動,恆常不變。

或名為殊勝義:這道的義理是最殊義,最真實。

諸位!聽經聞法,必須依法修行,必須深入經藏,必須生大信心。要具足這三個條件,才有大用。不要把聽經當作聽故事。如果是那樣,就大錯特錯!要知道自無量劫以來,我們生生世世,每死一次,便把那一生的身體不要了。要是把這些身體集聚起來,比須彌山還要高。

常言道:「人吃土,土吃人」人活的時候,吃土中所生的五穀雜糧。人死的時候,將身體還歸於土。我們的身體不知被土所吃了多少?還是迷迷茫茫,常發神經,常發瘋狂。為什麼?就因為沒有修道,沒有摧伏敵人。

我們的敵人是誰?就是貪、瞋、痴三毒。這三毒麻醉我們身心,使令顚倒,使我們以是為非,以非為是:以白為黑,以黑為白;以苦為樂,以樂為苦。我們修道人的敵人,就是淫慾。不能斷欲,不能去愛,就不能修道。所以說它是最大的障礙物,最大的絆腳石。一定要消滅它,一定要克服它,不讓它興風作浪,而令修道人喪失開悟的機會。

諸佛子。振音世界,說四聖諦。有如是等,四百億十千名。隨眾生心,悉令調伏。

文殊菩薩稱一聲諸佛子!在振音世界中,所說四聖諦的名字,像前邊所說等等。要詳細來說,有四百億萬那樣多的名字,雖然名字不同,但是義理是一樣。隨眾生歡喜心,便令眾生完全得到調伏,而發菩提心,修無上道。

諸佛子。如此娑婆世界中,說四聖諦。有四百億十千名。如是東方百千億、無數、無量、無邊、無等、不可數、不可稱、不可思、不可量、不可說。盡法界、虛空界,所有世界。彼一一世界中,說四聖諦。亦各有四百億十千名。隨眾生心,悉令調伏。如東方。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

文殊師利菩薩,又稱一聲諸位佛的弟子!好像在這個娑婆世界中,所說的四聖諦的名字,有四百億萬那樣之多。像這樣在東方世界中,也有百千億,沒有數目、沒有稱量、沒有邊際、沒有可比。不可數其數有多少?不可稱其數有多少?不可用心來思,不可用意來量,簡直是不可說的!

盡十方法界,盡十方虛空界,盡所有的世界。在東方所有每一個世界中,說四聖諦的名字,都有四百億萬名字。隨順眾生的心念,都得到調伏的利益。東方世界是這種情形,其他南方、西方、北方,和四維上下餘九方,也是這樣,有那樣多的名字。

諸佛子。如娑婆世界,有如上所說十方世界。彼一切世界,亦各有如是十方世界。一一世界中,說苦聖諦。有百億萬種名。說集聖諦、滅聖諦、道聖諦。亦各有百億萬種名。皆隨眾生心之所樂,令其調伏。

文殊師利菩薩,又稱一聲諸位佛的弟子!好像在娑婆世界中,有前邊所說的十方世界。在那一切世界中,每一個世界,都有十方世界。在每一個世界中的十方世界,所說苦聖諦,皆有百億萬種名字。所說集聖諦,有百億萬種名字。所說滅聖諦,有百億萬種名字。所說道聖諦,有百億萬種名字。這些名字,隨順眾生心所歡喜所樂意,使其聞名開悟,反迷歸覺。調伏其心,令無明停止,不生顚倒,返本還原。

明天(一九七六年四月十二日)舉行一個西方人所不了解的法門——放生。因為西方人沒有見過放生的儀式,所以不明白放生的意義。為什麼要放生?因為放生,可以令被放生的眾生的壽命增長,而放生者也能得長壽的果報。

世界為什麼有戰爭?因為殺業太重的緣故。今生我殺你,來生你殺我,互相殘殺。人殺畜生,來世人為畜生,畜生作人,又互相殺害,永不停止。這樣小殺來不及,就發生戰爭,來一場大屠殺。在戰場上的人,發狂到極點,你殺一個,我殺十個,互相報復——這是前世的殺業,而引起今生的報應。

放生是減少殺業。放生多了,殺業便減少了,戰爭自然而然就沒有了。我們不是反對戰爭,我們是不戰爭,所以不殺生而放生。這是真正消滅戰爭的法門,也是消災延壽的法門。放生的功德是無量,不但眾生壽命延長,而且能令自己也無疾病,身體健康,能安心修道。

我們放生的目的,就是希望一切眾生平息殺業,互相保護生命的安全。放生是佛教慈悲的法門。希望大家認清楚放生的真義。人人都要保護動物。我到泰國和越南去弘法,見泰國遍ˋ地是蛤蟆,見越南遍地是老鼠——這都是業障所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正法明 的精彩文章:

虛雲老和尚:修行人要先除我相
531.人有佛道、有畜生道、有餓鬼道、有修羅道,怎麼看呢?|妙法蓮華經淺釋